安邑(安邑和大梁现在在何处)学到了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疆域包含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疆域包含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值得注意的是,魏国一开始的都城在安邑,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不过,在魏惠王在位时,选择将魏国的都城迁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那么,问题来了,魏国为什么要迁都大梁?真是因为害怕秦国吗?
一首先,就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在历史上存在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九年(公元前361年)、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分别见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史料就目前来看,不少史学家倾向于魏惠王六年,也即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的说法。
就魏国从西边的安邑迁都到中原地区的大梁,存在魏国害怕秦国的说法也即魏国是因为惧怕强大的秦国,所以才迁都到东边的大梁不过,在笔者看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一说法却很难站住脚跟
二具体来说,按照魏惠王六年,也即公元前364年魏国迁都大梁的说法,彼时的秦国显然还不够强大众所周知,战国初期的秦国相对弱小,在和魏国的交战中屡战屡败而这一情况的改变,是因为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商鞅进入秦国后,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由此,从时间上来看,是先有魏国迁都大梁,而商鞅变法是在这之后发生由此,就魏国来说,迁都大梁显然不是惧怕当时的秦国
三对此,在笔者看来,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是因为魏国希望将重心放在中原地区,也即希望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在魏国定都安邑,也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时,魏国因为已经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这个时候向北发展则是人烟稀少之地,而向西则需要彻底消灭秦国。
就当时的形势来说,魏国想要彻底消灭秦国,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背景下,将都城迁到富饶的中原地区,一是因为当时的大梁(今河南开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地形,二是因为魏国要和齐国争夺中原霸主之位
四最后,在魏惠王即位时,周边的大国,比如齐国、赵国、楚国等都在崛起对于这些大国来说,已经对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形成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拥有山海鱼盐之利的齐国,成为魏国当时最大的威胁由此,如果魏国继续定都安邑的话,因为距离中原地区比较遥远,显然不如大梁更方便控制中原地区,也不利于和齐国的争霸。
在此基础上,魏国选择从安邑迁都大梁,以此和齐国、赵国、楚国等大国争霸总的来说,在魏惠王时期,魏国是把齐国当作主要的对手的,于是采取团结赵、韩,缓和与秦国对立的策略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一策略可能是魏国衰落的原因之一,在秦国崛起,夺回河西之地后,魏国也在和齐国的争霸中落败,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文/情怀历史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旅游攻略)难以置信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南部,这里森林繁茂,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佛教氛围浓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仅大的景区就有19个,景点有800多个,那么有…
-
花桥(花桥聊天交友)全程干货
诠释幸福的维度,不只一面。多年来,花桥坚持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丰富群众的多元生活,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 汉诺威(汉诺威热水器售后维修电话)一篇读懂
-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哪里)学会了吗
- 圣马丁(圣马丁腻子咋样)一看就会
- 天津海洋馆(天津海洋馆门票多少钱一张)硬核推荐
- 吕四(吕四港镇一日游攻略)怎么可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