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癯(清癯矍铄的意思)没想到
在中国文坛之上,李清照是享有盛名的才女,她的易安词清丽深奇,意境悠长,典雅工整,又有女性独特的细腻。但是,有些人也认为,李清照的词,在内容方面比
在中国文坛之上,李清照是享有盛名的才女,她的易安词清丽深奇,意境悠长,典雅工整,又有女性独特的细腻但是,有些人也认为,李清照的词,在内容方面比较单一,前期是闺怨哀愁,后期感怀国破家亡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多说两句。
作为一个女子,尤其是古代女子,李清照的生活轨迹是比较单一的。尽管她的经历还算是比较丰富的,但又怎么能和当时的男性相比?要以李白、杜甫、苏轼他们的内容来比较,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随着对于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深入,又发现了一些疑似为李清照的诗词虽然还有一定的争议,但它们却丰富了易安词的内容比如下面这首《新荷叶•薄露初零》: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这首词完全不是易安词的内容和风格,它的内容是一首祝寿词上阙以清理出奇的风格,讲述了寿宴的场景:当薄露刚刚洒落的时候,昼夜正好时间相当的时候,在环水而建的高楼亭阁之中,我仿佛来来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州这样的海上仙岛。
淡雅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奉献给寿星,一向幽静的庭院也人声鼎沸,达官显贵身上的鲜艳衣服与寒儒名士的素雅布衣相映生辉侍女们像花儿一样柔媚,又像玉一样白净,她们捧着觞穿行在人群中向客人敬酒祝寿的诗词很多,写寿宴场景的诗词也不少,最大的通病就是容易写得庸俗。
这种题材,最容易就是写成迎合奉承之作,虽然是一片好意,但极容易变成向寿星邀功请赏的意味这么写也没错,但毕竟显得过于俗气,不免落于下乘然而在这首词中,我们却更多地品味到那些宴会之上的高雅之气
如果上阙只是风格清丽,下阙则更多的感情流露它以对主人的祝愿起手:祝您如同松鹤一般清癯矍铄,如青松一样耐寒长青,愿您的精神康健能与秋月比肩,要知道您的道德文章历来是名动京城,独领风骚的谢安虽然隐居于东山,然而他却声动朝野,即使是王侯将相,又有哪一个能与之匹敌?您一定要向谢安一样早早复出,避免奸佞误国,挽救危亡之中的国家啊!。
下阙之中,流露出作者的爱国热情,词人不光是祝寿,更是寄希望于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希望他能够出来主持大局,匡扶社稷。这里作者连续运用了多个典故,我们着重说一下“东山高蹈”、“安石须起”。
东山高蹈,在宋朝,人们习惯性地将齐州一带叫做东山,而在晋朝时谢安就隐居在会稽东山虽然此东山非彼东山,但李清照巧妙地运用了这个典故而且据考证,主人就是苏轼的高徒晁补之李清照很小的时候,晁补之就对其诗文才华赞不绝口,也曾从中指点,因此李清照对晁补之是满怀崇敬之情的。
安石须起,在这里“安石”并非王安石,而是谢安的字,所以还是指的谢安。《世说新语•排调》之中就曾经说过,当时谢安隐居不出,天下人都流传“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这也是“天下苍生望谢安”的由来。
词人反复将主人与谢安作比,不仅将二者共同的高洁形象捆绑,而且还充满着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同时代的词人朱敦儒所作,二十世纪后,在明朝的手抄本《诗渊》中发现,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经过考证,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之作。
其实,到底是不是,确实已经是一笔糊涂账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佛光(佛光普照)怎么可以错过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照亮了,把贪嗔痴消灭除尽,把黑暗照成光明,息灭八万四千…
-
寡廉鲜耻(寡廉鲜耻形容什么人)硬核推荐
做人知敬畏守底线。
- 寡廉鲜耻(寡廉鲜耻形容什么人)难以置信
- 男德(男德是什么内容)这样也行?
- 男德(男德是什么内容)这都可以?
- 娑婆(娑婆by诗无茶百度资源)干货满满
- 二更(二更天的读音)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