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肥遗(肥遗山海经)学会了吗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

肥遗(肥遗山海经)学会了吗

 

肥遗(féi yí)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肥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灾的征兆,根据《山海经》中记载共有三种形态,分别是:两种能引发旱灾的蛇和一种能治病防虫的鸟;【第一种形态:六足四翼蛇】

形状和大小与普通的蛇一样,却长有六只脚和四个翅膀;只要出现哪里,那个地方就会有旱灾,平常居住在太华山;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中:“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第二种形态:一首两身蛇】

形状和大小与普通的蛇一样,虽然只有一个头,却长有两个身体;只要出现在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会有旱灾,平常居住在浑夕山;记载于《山海经·北山经》中:“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

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第三种形态:黄身红嘴鸟】

形状和大小与鹌鹑一样,全身的羽毛均为黄色,喙是红色的,没有引发旱灾的能力,平常居住在英山;根据《山海经》记载,食用肥遗肉不经能够治愈麻风病,而且还能杀死身体里的寄生虫;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中:“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

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正史记载】明朝万历年朱国桢曾在“《诵幢小品》卷三一”中记载:万历十四年(即1586年),建昌乡(今江西永修县)农民进山砍柴时,在山林中碰见一条长着六只脚的大蛇,与传说中的肥遗相似;根据历史记载,同年此地出现旱灾。

明朝末“《京山县志》卷一”中也曾记载记载:明崇祯六年(即1633年),湖北京山县一个民宅的水沟中,也曾发现长六尺,红绿色的六足怪蛇;结果同年此地发生大旱灾。【常见形象】【六足四翼】

【一首两身】

【黄身红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