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中山纪念堂座位图)奔走相告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

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中山纪念堂座位图)奔走相告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

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

纪念堂正面抱厦上下檐间,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蕴意深刻: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吕彦直采用一种新的手法,在大型会堂建筑这一中国史无前例的建筑类型设计上,通过对西方建筑原型造型要素作相应中国风格的变形,以实现中国化和现代化的双重目标。

中山纪念堂是这一方法的集中表现

矗立在纪念堂前正中央的孙中山铜像纪念堂内部结构异常坚固,全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大堂内空间极大,舞台前上、下两层有4729个席位,而中无一柱遮挡,全由隐蔽在墙壁间的八根大柱支撑,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堂内采光通透,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并有11个门口,进出方便。

舞台宽阔,可作大型会议和艺术演出堂外三面为宽阔石阶,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一对花岗岩雕成的云鹤华表,耸立其中,显得格外雄伟和庄严;四周红棉高屹,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

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坊整个中山纪念堂占地6公顷

请点击此鼎是1930年由广东南海一陶瓷厂陶制 纪念堂采用木桩基础,钢架和 中山纪念堂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的大厅设计了30米跨的钢桁架,大屋顶由八排钢桁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四角墙壁为厚达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以期能负荷屋顶的全部重量。

楼座以钢桁架悬臂挑出,楼板则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屋顶则用一大可四个合抱的呈椭圆形的圆柱压顶

请点进入堂内,可见中山先生这幅著名的肖像,和这付著名的对联 大厅跨度30米,内无一柱,体积达50000立方米,有5000个座位,空间高大、雄伟、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

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请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屋顶由四个大跨度钢桁架支撑,传至下面墙内的四棵柱子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