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会引起溶血性中毒吗)快来看

云南老百姓的两大“致命杀手”

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会引起溶血性中毒吗)快来看

 

我们不期而遇

世间百态品味人生  2 0 2 0 年     景 谷 微 生 活

来源丨 网络 若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进入雨季,云南省又到了一年一度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同时也是野生菌年中毒高发季节7月2日,记者从云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于误食亚稀褶红菇和剧毒鹅膏菌造成的,。

它们不愧为夏季云南老百姓的两大“致命杀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已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为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的亚稀褶红菇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近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事件,。

中毒病死率可达70%以上,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误食亚稀褶红菇后,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

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6-12小时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中毒严重者12小时即出现死亡。

剧毒鹅膏菌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的中毒主要为急性肝肾损害型,通常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1—2天后中毒症状消失,进入所谓的“假性痊愈期”。

1—3天后,病情又突然恶化,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或症状,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如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以上。

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要特别注意吃“鸡枞”中毒?其实,鸡枞是无毒的,中毒是因为误食了形态与鸡枞很相似的毒菌,如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拟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捡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蘑菇世界很多彩,野生蘑菇有风险。人工栽培食用蘑菇(食用菌),因菌种已驯化,可放心食用。但野生野长的蘑菇,不是每一种都可以吃。

我国南方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特别多发的部分品种  》  (每个品种均有多次致死多人的记录)灰花纹鹅膏中毒事件特别多发菌体灰褐色貌似食用菌变绿红菇、隐花青鹅膏等,被误认误食造成中毒情况经常发生如湖南、江西1972~1996年共发生36起该菌中毒事件,。

359人中毒,86人死亡。其中湖南某县一家7人误食此菌中毒,7人全部死亡。

致命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仅2000~2013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76人中毒,27人死亡。

裂皮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如2015年7月,温州永嘉县桥下镇潘老伯家6人误食此菌,在医院抢救无效陆续全部死亡;2016年5月,东莞两家5人中毒,全部死亡。

淡玫红鹅膏  中毒事件多发。如2011年8月,7名青年在泰山采食此菌中毒,死亡3人。

鳞柄白毒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如丹东2005年7月~8月中毒105人,死亡11人,与此菌及裂皮鹅膏有关。

假褐云斑鹅膏  肉质肥厚,与红菇科一些食用菌品种外形非常相似,中毒事件特别多发。

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2005年~2010年,湖南发生3起,22人中毒,4人死亡。

黄盖鹅膏原变种  中毒事件多发。2016年6月,三峡地区一家4人中毒,全部死亡。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中毒事件多发。

亚黑红菇  此菌肉质肥厚、颜色朴素,极易与红菇科一些食用菌混淆。近年来,仅湖南、湖北发生14起此菌中毒事件,中毒88人,死亡45人,其中一起8人中毒,7人死亡。

铅绿褶菇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有较多的相似种, 特别容易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相混淆。2000年~2013年,仅广州市96人中毒。

毒红菇  中毒事件多发。

秋生盔孢伞  中毒事件多发。1993年四川12人中毒,6人死亡。

褐鳞环柄菇  中毒事件多发。

肉褐鳞环柄菇  中毒事件多发。2014年7月,上海浦东发生一起2人中毒,2人死亡。2014年8月,新疆发生一起,7人中毒,2人死亡。

毒沟褶菌  30多年来,云南一些偏远山区及半山区陆续出现一种不明原因猝死疾病,400多人死亡,多数病例死前有头晕、恶心、心悸、晕厥、昏迷等症状,现代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症与此菌有关。

为预防与控制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特提醒广大群众:有毒野生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野生菌不仅危害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威胁财产安全。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野生菌逐渐进入生长旺季,采食野生菌引起中毒的风险随之增大为预防与控制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提醒广大群众:一、食用野生菌中毒者会出现以下症状:1.神经精神型。

表现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2.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

如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3.胃肠炎型中毒,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二、切勿采、食野生菌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菌有食用野生菌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野生菌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菌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菌,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菌。

三、进食野生菌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取措施: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