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绝密使命电视剧剧情介绍(绝密使命电视剧剧情介绍大结局)这样也行?

看完《绝密使命》,想不到一直萦绕心头的竟是每集都要出现的片尾曲。也许因为出现的频率很高,它留下的印象,就比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有震撼力,更直抵内心。

绝密使命电视剧剧情介绍(绝密使命电视剧剧情介绍大结局)这样也行?

 

“使命”崇高  “使命”必达颜纯钧(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看完《绝密使命》,想不到一直萦绕心头的竟是每集都要出现的片尾曲也许因为出现的频率很高,它留下的印象,就比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有震撼力,更直抵内心。

从低沉、浑厚的男声组唱开始,一个乐段结束后,随即是高吭、结实的男高音引入无论是歌词、曲调、节奏、旋律,都是递进式的,都在逐步提升境界,增强悲壮感和力量感尽管惊心动魄的故事确实吸引人,但感性的音乐还是对情感情绪更起到烘托作用和渲染作用——那确实就是意犹未尽、回音绕梁的感觉。

片尾曲甚至也多次伴随着故事出现比如留苏的七个大学生抱怨住宿的条件太差,而忍受委屈的交通员照样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当大学生们从一路的艰辛中感受到他们的不易,并试图表示感谢时,一回头交通员们已经默默掉头离去片尾曲在这一组画面中又一次响起,尤其是一开始那个低沉的、压抑的男声,对他们隐忍、刚毅和无怨无悔的精神作出了有力的诠释——那果真是令人动容!还有一次,面对突遇的险情,邹叔宝的三弟挺身而出、引开敌人并最终壮烈牺牲。

此时片尾曲同样配合一组快剪的画面,谱写成一曲英雄的赞歌,不由得让人热血沸腾这首片尾曲的力量有点出乎意料,在渐起的、悲壮的歌曲声中,潘雨青、邹叔宝、华山、彭庚年、孙同阶,还有西诺、秋莲等交通员的形象,才象浮雕一般地浮现出来。

《绝密使命》的片名确实起得好从一开始,以潘雨青、邹叔宝为首的地下交通员,作为一个集体被有力刻画的,就是那种崇高的使命感他们形象各异、性格有别,但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却是其共同的特征在这个隐形战线,一群闽西乡间的共产党人,没有建功立业的野心,也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他们要去完成的,只是情报、物资和人员的护送——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确实是太不起眼的事情。

但他们却将之视为共同的使命,不管是险象环生,还是艰苦跋涉;不管是生离死别,还是舍家弃亲,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个使命,就是要保住这条交通线的安全和畅通不管执行什么任务,面临怎样的险情,他们想得最先、最多、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危及这条交通线,不能让交通线遭遇哪怕是一点的不测。

不管是营救战友或亲人,还是惩治叛徒或敌人,身边的人提出的要求都无可非议,但潘雨青和邹叔宝的拒绝都是同一个理由就象潘雨青说的:“除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否则什么也不能做这是纪律,也是交通线的命”尤其是当全国三千公里的交通线被国民党破坏殆尽,这一条从上海、香港、汕头、闽西到达苏区的交通线,变成中共的中央机关和闽赣的中央苏区之间唯一的通道。

而伯公凹这个小站,不仅有“一脚跨两省”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整条交通线不可或缺的一环潘雨青们所体验到的使命感,不是青溪中站和伯公凹小站,而是生死存亡的革命事业交通线承担的任务,没有一个是小的情报、物资、人员,每一次的护送都牵连着战事和政局。

从伯公凹的小站,到青溪镇的中站,汕头的大站、香港的总站,这里布下的是一个分线路、又分层次的严密网络每一个交通站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事关革命的成败得失每当遇到险情和突发事故,交通线的各级领导首先想到的都是向上海打电报,向香港总站寻求支援。

这条隐形的战线,这个撒下的大网,构成国共两党政治和军事斗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这条交通线跟宏阔的革命斗争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使命崇高、使命必达,这就是交通线上共产党人共同的信念《绝密使命》不是一个只想让观众品味惊险的故事。

关于交通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影片《51号兵站》《地下航线》等,都属于同一类交通线的题材它们或者围绕一个仓库,或者围绕一艘江轮,一样把故事讲得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绝密使命》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满足于惊险的情节,而是通过人物关系的布局,把伯公凹这样的小站和整条交通线,和整个战局关联在一起。

这就从一方面让观众认识到交通线存在的重大意义,也从另一方面带出了那个年代的整体图景这条交通线建立之前,从中央苏区所在的瑞金,到中共中央所在的上海,一次联络少则几个月,多则甚至半年;交通线一建立,时间便缩短到剩下七天。

这个时间的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怎么评估都是不过份的从情报到物资,从上海中央机关的伍豪(周恩来)、“大表哥”这样的中共高层,到进入中央苏区的留苏学生、无线电专家和洋人顾问,潘雨青和邹叔宝们的使命之重大,就是通过所接受的一个个任务去攻坚克难、拼死完成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全部撤离,往中央苏区集中这个战略性的决策因为这个战略性的决策,中央机关和中央苏区得以合为一体,政治和军事得以统一指挥而大规模的人员迁徙,被分解成一个、几个或一个小组,沿着这条看不见的交通线,实现了战略的转移——这就是使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由此,不难联想到从万里长征、建立延安根据地、挺进东北、解放全中国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伯公凹这个小站,青溪这个中站的使命,就有了更深刻、也更重大的意义《绝密使命》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当属共产党交通线青溪中站站长潘雨青和国民党侦缉队大埔中站站长曹瑞瑛。

他们组织层次相当,使命感同样强烈,个性也各有迷人之处,这就让性格的冲突充满戏剧性的张力相比之下,潘雨青的形象更为丰满,性格也更为多侧面他意志坚定、思想冷静、反应灵活、情感丰富,而且更多时候在表演的处理上都能做到恰到好处。

面对险情,他临危不乱,又临危不惧;面对责难,他选择隐忍,又据理力争;与敌周旋,他谈笑自如,又应付裕如;为党献身,他披肝沥胆,又一腔赤诚有两个细节的处理令人叫绝:一次是当赖寿章副官暗示“大表哥”很快就会释放时,潘雨青一开始反应平平,继而下巴隐约有点抖动,随即又转身狂奔而去。

这个内心情绪的波动,以一种层次分明又渐次放大的处理,通过表情和动作极为准确地呈现出来还有一次是他妻子假扮“大表哥”的亲戚,出面去把“大表哥”接出来潘雨青回到家后,深情地拥抱她,甚至把她整个抱起来在院子里打转。

这里面,既有任务完成的喜悦,又有妻子变成战友加深的情感尤其是在最后,他把妻子抱在手里走进屋子,暗示着两个人之间的一场鱼水之欢,这一笔更有点睛之妙表现革命人的夫妻生活,在影视剧中一直是个难题,要么避而不提,要么羞羞搭搭。

当潘雨青把斗争胜利的激动、妻子完成任务的激动和深藏内心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共产党人的儿女情长,其实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总的来看,曹瑞瑛的性格没有潘雨青那么张力十足,但《绝密使命》并没有把各种人性的污点集于一身,把他塑造成阴险、毒辣、无恶不作、卑鄙下流的形象。

效忠“党国”、不负使命同样是他性格的核心;甚至汕头站站长吕文超暗示他前途无量时,他仍坦承自己想的不是升官发财他自有可以体会的崇高感,只不过是站在错的一方,而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管时而也会暴怒,但更经常的,还是对上级、地方武装、地方首脑的彬彬有礼,而且看不出任何的虚与委蛇,而是他坚持的处事准则。

即使碰到再大的难事,他始终冷静、善于克制、肯动脑子,体恤下属,甚至经常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自省和自责诸如“破了一个站,断不了他们的线”之类的哀叹,表明了他性格中冷静、沉稳的一面他还经常赤身穿马甲,露出结实的胸肌和胳膊,让人意识到他的自制力也有过人之处。

这是近年来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相当成功的一个案例扮演潘雨青和曹瑞瑛的两个演员,既不属一线明星,更不是流量明星,他们在表演上的功力,甚至远在许多小鲜肉之上,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未来的上升空间有更多的期待相对而言,邹叔宝的形象就会稍弱一些,这个形象似乎想和潘雨青等乡民的形象拉开一点距离,其用心固然可贵,但人物关系多少显得不搭。

在邹家四兄弟中,他的谈吐、装束、面容等都过于刺眼;在大山深处的造纸作坊,他更象一个外人,如何能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更何况他正是国民党张贴布告在搜寻的要人“周成”而从他嘴里时常吐出的豪言壮语,听上去也不如交通线上更多的乡民那么朴实。

把一百多块大洋裹在受伤的手臂,然后敲开来撒在桌上,其行为固然英勇,却也略显夸张和失真邹叔宝和西诺的爱情,应该说是设计得不错的,分分合合,都是痛苦,也都把痛苦掩藏得很深,而爱却一样的矢志不移从邹叔宝和西诺的关系,辐射出去的一条线是镇上的富贵人家,又牵连出神秘人物赖寿章副官。

正邪双方,有了一个中介的环节来连通,这在故事的构思中也属常见而赖寿章最后通过姑妈和组织重新建立联系,其设计难免过于奇巧,用“枯藤老树昏鸦”这么熟悉的小令作为接头暗号,也多少显得不太聪明凝屏长思来时路赖仲文(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党建部)

5月14日晚,央视1套播出30多集电视连续剧《绝密使命》的大结局屏幕定格在一长串秘密交通员的名字上我凝屏长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剧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生死场面,彻底击穿了我的泪腺,眼泪随翻腾的心情不止地流淌。

“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道有没有归途”,“即使我们全家牺牲,也要确保您的安全”,“你是一条真正的汉子,可惜只有你一个人”(民团团长开枪前对隐藏在他身边,却忠贞不渝的失散党员赖寿章说的话)!一段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让人热血沸腾,仰天长啸。

这些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壮士,尤如启明星般闪耀,是他们的光芒开启了新中国的曙光从一开场,主人公赌场救险到最后一出潘雨青携妻子奔向新的征程,每集都有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上演长达三千公里的地下交通线,时间跨度达三年多的漫漫征途,护送一百多人和不计其数的重要文件、物质,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没有耽误过一次,其凶险程度不啻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是怎样的信仰和初心,怎样的艰苦卓绝和大智大勇,才能完成的任务与使命!期间,一个个勇士的倒下,一次次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不屈不挠,又是多么的让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变成朋友、变成师长,甚至改变人生观、价值观。

看完《绝密使命》,我似乎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这就是:只有把个人的生命置于全体人民的利益之中,才能体现生命个体的价值,才能让生命变得强大、永恒“绝”剧中的英雄,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客家农民,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忠贞的信仰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从这一点来说,初心和使命,可以战胜一切,可以光照千秋。

此时此刻,我作为客家人,作为剧中反复出现的“合溪”人,我感到万分的自豪,又萌发出几分惭愧惭愧自己在前辈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平庸文艺作品是思想和情感的产品,难免会有瑕疵和缺陷作为土生土长的闽西人,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乃至一草一木可谓耳熟能详、了如指掌,但剧中的人物性格、场景道具,说话方式,等等,皆有许多不尽合理,甚至匪夷所思的地方;有些剧情的设计也有人为造作、假大空的嫌疑。

但瑕不掩瑜,只要故事的岁月真实,情感真实,艺术家的辛勤付出就能够获得观众的尊重和认可我要说,这是一部还原峥嵘岁月,催人觉醒奋进的不朽之作

主编:林秀美投稿文章需提供作者单位、姓名及联系方式,有照片需提供原图。未按要求,则不予采用。微信平台投稿:fjszxxx@sina.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