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伯牙与子期的成语)不看后悔
《列子》,又名《冲虚经》,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道家重要典籍。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思想与《庄子》相似。
教学目标1.美读文章,学会停顿。2.讲述故事,了解大意。(重点)3.深思文章,体味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二、文学常识《列子》,又名《冲虚经》,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道家重要典籍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思想与《庄子》相似。
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杨布打狗》《愚公移山》 列子,名列御寇,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寓言家。
三、实践活动一美读文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é)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yuán)琴/而鼓之初为/霖(lín)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zhé)穷其趣伯牙/乃舍(shě)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fú)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四、实践活动二讲述故事,了解大意方法指导: 结合课下注释 ,圈画重难点字词解释讲述故事重点词语检测1. 重点实词(1)志在高山志:(2)钟子期必得之得:(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 (4)乃援琴而鼓之援: 。
(5)初为霖雨之操操: (6)更造崩山之音造: (7)钟子期辄穷其趣辄: 穷:趣: (8)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9)吾于何逃声哉何: 逃: 2. 通假字:
卒逢暴雨3.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伯牙善鼓琴 4. 一词多义:伯牙善鼓琴善哉 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石下,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起先是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啊。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
五、实践活动三深思话题,体味道理1、文章是紧扣哪个字来写的? “善”伯牙和子期各自“善”什么?文中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善”的?(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5)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6)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2.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3.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何为 “知音”,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知音”是指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人4.(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节选(2)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在子期墓碑前吟诵的一首短歌)。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六、温故知新(交友之道)成语:总角之交、忘年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七、课堂小结本文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述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作业设计一.基础题——初显身手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1)志在高山 _______(2)卒逢暴雨_______(3)于何逃声_______(4)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2.翻译句子(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吾于何逃声哉?二、能力题——挑战自我1.下列划横线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B.舍琴而叹 太丘舍去C.初为霖雨之操 子之听夫志
D.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又叫列御寇,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学派的代表人B.《伯牙善鼓琴》中,伯牙与子期都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所以二人才情投意合,惺惺相惜。
C.“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出自《伯牙善鼓琴》这篇文章,比喻知音或知己,也形容乐曲高妙。D.《伯牙善鼓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得,知己难求。我们一定要用一颗诚挚的心与他人交往,珍惜友谊。
策划:黄 敏
编辑:郭晓艳
推送:薛帅乐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中国建投(中国建投是干什么的)硬核推荐
股票市场,某个公司的换手率等于成交量占发行总股数的比例,换手率指标是反映市场交投活跃程度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A股市场,目前究…
-
伯牙与子期(伯牙与子期的成语)奔走相告
伯牙与子期的传说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吕氏春秋》中的《伯牙绝弦》一文也出现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
- 十月一去哪旅游好(十月以后去哪旅游好)不看后悔
- 辉发那拉氏(乾隆的继后是乌拉那拉氏还是辉发那拉氏)居然可以这样
- 十月一去哪旅游好(十月以后去哪旅游好)奔走相告
-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制造商)居然可以这样
- 文武教师网(文武教师网江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