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李世民的皇后(李世民的皇后名字长孙无垢)干货分享

一个女人能有的,她全都有了,显赫的出身,完美的丈夫,尊贵的身份,还有聪明的孩子,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李世民的皇后(李世民的皇后名字长孙无垢)干货分享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点击上方右侧绿色声波听音频

历史胡辣汤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祐宁欢迎您来到今天的历史胡辣汤在某乎上有人问:历史上的皇帝后宫,有没有快乐并且得善终的人一个高赞回答是,长孙皇后后宫的快乐完全来自于皇帝的恩宠历史上,能得到君主宠爱的不少,但能善终的却不多。

汉高祖刘邦的爱姬戚夫人,盛宠一时,却在刘邦死后,被吕后做成了人彘;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专宠多年,最后被逼自杀,后面我们要讲到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在马嵬坡哗变中被唐玄宗无奈赐死上期讲到的独孤皇后,受隋文帝杨坚专宠,快乐当然是快乐的,但她身后评价并不高,有人因她杀了被杨坚宠幸的宫女,而评价她是天下第一妒妇,这也不算是善终吧。

而长孙皇后不同,她跟唐太宗李世民原配夫妻,虽然李世民没为她虚设六宫,但一直对她盛宠不衰,她也深受朝臣敬重,后世对她全无差评这才是真正的善终啊,可以说,她的一生满足了所有女人对人生的梦想她出身尊贵,母亲高氏是北齐皇族,父亲长孙晟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是成语“一箭双雕”的主人公。

连隋炀帝杨广在被突厥部队围困时都感叹:“如果长孙晟还活着,我怎会如此狼狈”,可见长孙晟的神勇长孙皇后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钟鸣鼎食,家世山河,她一出生就是别人的天花板“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本身就在罗马,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就在别人向往的地方。

有人考证说她的名字叫长孙无垢八岁那年,她父亲长孙晟去世,异母兄长把她和母亲、哥哥赶出家门,好在亲舅舅高士廉收留了她们,善待有加这段经历让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对她独立自主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13岁那年,她依约嫁给了唐国公的二公子,16岁的李世民高士廉对外甥女一家很负责任,不仅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对孩子的前途也费心思量,外甥女长孙无垢成了皇后,外甥长孙无忌成了重臣,他功不可没唐太宗李世民对此非常感念,还曾亲自去探望过病榻上的高士廉,这对皇帝来说是极其罕见的举动,可见他对长孙皇后的情谊。

长孙无垢嫁给李世民时,李渊还是隋朝臣子长孙恪守媳妇本分,对上恭敬谨慎,对下爱护有加,对公公李渊尤其孝敬周到,深受家人和丈夫喜爱李世民常年征战,腥风血雨,自然有脾气急躁,有行事冲动的时候,总是她在背后稳妥善后,可以说李世民用命拼得功绩,而她用心为他攒下人脉。

李世民对这个结发妻子又爱又敬,不仅因为她始终恪守本分,还因为她的卓然见识,她从不出面干预政事,始终站在夫君的身后但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早晨, 她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众将士面前,从容冷静,亲自慰勉,将士们无不感念,更加奋发无畏。

当时这场政变,是李世民生死存亡的一搏,是在跟王权对抗,是一招险棋,胜则百年,败则身灭长孙无垢这个当时只有25岁的年轻女子,面对骤然而至的情势,义无反顾地跟选择跟夫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当她出现在众将士面前,就表明在她心里,她先是李世民的妻,然后才是唐王朝的臣,危难时刻,她心里想的是,为你,我甘愿赌上自己,不计生死。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回到后宫免不了要跟她说起朝堂之事,但她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认为“牝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总是不发表见解,李世民坚持要听她的看法,她也很少对具体问题给出意见,只是说“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

其实,她并不是对李世民无从劝谏,相反,她劝谏的方式要高明得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朝服贺谏外,还有一次,李世民心爱的一匹马死掉了,盛怒之下,他要杀掉养马人长孙皇后没有直接阻止,而是跟他回忆起了他们都读过的一则故事,说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说,那好,请国君允许我说下养马人的罪过吧:你养的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你让国君因马死而杀人,老百姓知道了,必定埋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

话未说完,李世民情绪消解了大半,也自然赦免了养马人这让人想起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恼怒于敦亲王向他施压,要为其生母追封,但忌惮于敦亲王与手握重兵的年羹尧过从甚密,觉得此时出手并无胜算,可又觉得咽不下这口气,恼恨地说自己是个窝囊皇帝。

在一旁的甄嬛见状,并未直接就事说事,而是说,当年汉景帝为平七国之乱,不得已杀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晁错;汉光武帝刘秀,受制于人时,连自己的兄长被杀也要装作若无其事,登基后因江山未稳,连自己心爱的发妻阴丽华都不能封为皇后,但他们后来都开创了盛世。

大丈夫能屈能伸,皇上忍一时之痛,才能为朝政谋万世之全,这并非窝囊,只是曲己为政这一番话说下来,别说是皇帝,便是连观众都听得舒服

有人说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其实,会说话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情商高的人,有出众的共情能力,他们始终能看见对方的情绪,对方的苦衷,和对方的内在需求,他们总是能敏锐地找到角度与之共情,在圆融中有坚持,在平和中有定力,比起魏征那些动不动让李世民气得咬牙切齿的直臣们来说高明得太多了,这样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同时还要有学识、见识和胆识做支撑。

李世民不是隋文帝杨坚,他从未对长孙无垢应允过虚置后宫,他后宫人数众多,子嗣也很多,儿子就有14个但他的后宫没有出现争宠之事,史书里当然说长孙皇后厚待嫔妃,率先垂范,没有什么特别手段其实,嫔妃的关系,就是帝后关系的映射,长孙是李世民心尖上的人,就凭这个,她根本就不用什么手段来治理后宫,因为她犯不上。

她跟李世民始终伉俪情深,在怀着小女儿时,他们到九成宫避暑,俩人像寻常夫妻一样,牵手散步,喁喁细语,行之一处,发现泥土异常湿润李世民拿手杖朝地深凿了几下,地下竟冒出了泉水俩人又惊又喜,急忙找来魏征和欧阳询,又是撰文又是刻碑,神情竟与少年夫妻无二。

这时候的两人都已经是40岁的中年人了,仍然恩爱和谐贞观10年,跟李世民一起生活了23年的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不仅满天下寻医问药,还用尽一切方式为她祈福,遗憾的是药石无用,她于当年去世,享年36岁两个人的感情,验证的是彼此的质地,长孙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她拥有一代圣主的深深爱恋就可以得知,她的成功难以复制,她手握一手好牌,又打得极好,这一切,既源自于她纯良质朴的本色,也依赖于与她出身密不可分的学识、胆识和见识,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让她成为唐太宗眼前的白月光、胸口的朱砂痣,让她成为人们心中零差评的一代贤后。

好,朋友们,今天的历史胡辣汤就到这里,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传播吧,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让我知道你在看

历史胡辣汤61:气得皇帝离家出走的皇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胡辣汤60:资深驴友谢灵运:鲜衣怒马的高门大户,其实是个迷路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