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理论(列昂惕夫产业结构理论)没想到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由是他的投入产出经济分析方法。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由是他的投入产出经济分析方法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06-1999),出生于彼得堡,毕业于柏林大学,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25年,
他发表《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投入产出思想1928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获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名誉会员称号;1967年获授纽约大学终身教授职衔;著有《美国经济的结构,。
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等作品;1973年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
贺辞:里昂惕夫教授是投入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事实表明,投入产出分析不只在各种长期及。
短期预测和计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适用于不同经济制度下的预测和计划,无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还是中央计划经济里昂惕夫于1906年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19岁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为助教。
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他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1924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他一边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书籍1927年他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
1925年他在柏林大学读书时就在德国《世界经济》杂志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总体而言,里昂惕夫的工作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期间,他的工作重点是编制美国的投入产出表,并建立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体系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把投入产出分析看做是经济分析的全能工具所以,他在解决了一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问题后,便进一步探索运用这一方法深入研究不同局部或个别环节的途径。
1966年他将自己的理论系统整理后出版了《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这部书是一个重要的总结同年,他又出版了《经济学论文集:理论和理论的形成》1967年,里昂惕夫被纽约大学授予终身教授职衔1958年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
;同年又被聘为法国工业委员会通讯员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他的学说有了更大的发展,据1979年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89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这一理论1987年他随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很欣赏中国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高度地评价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里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家所推崇,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已被世界广泛采用据西方报刊报道,1979年运用投入产出理论编制和发表投入产出表的国家已有80多个,联合国社会经济部门建议成员国把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里昂惕夫将投入产出方法娴熟地运用于经济学的许多学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投入产出方法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许多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学者开始使用投入产出方法编制投入产出表1974年,联合国委托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模型。
,以研究二十世纪最后20多年中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与国际社会能够采取的方案《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便是里昂惕夫进行此项研究的一个成果里昂惕夫力图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来帮助实现联合国的国际发展战略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调整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保证稳定地促进现代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帮助联合国的会员国制定减轻贫困和失业的措施,同时,又保持甚至改善全球环境免受污染,达到既定经济目标。
由于里昂惕夫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1973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的主要著作:《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年》(1941,1951);《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合著,1953);《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1966);《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与推理)》第一卷(1976);《经济论文集(理论、事实和政策)》第二卷(1977);《世界经济和未来》(合著,1977)。
除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获得的奖励及荣誉有:1953年比萨大学授予他查理—包姆勋章;1967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1968年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他还曾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名誉会员。
他的学术贡献:1、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里昂惕夫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投入产出法的研究工作1936年他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文中阐述了有关第一张美国1919年。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投入产出理论和相应的模型以及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1941年出版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本专著《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需要一个相当科学和精确的计算工具。
投入产出法逐渐引起美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重视美国劳工部为了研究美国战后的生产和就业问题,聘任里昂惕夫指导编制1939年的美国投入产出表历时5年,于1944年完成后,美国劳工部立即用该表来预测美国1945年12月的就业情况,并对1950年美国充分就业情况下各经济部门的产出做了预计。
后来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证实了预测的准确性于是在1949年,美国空军和美国劳工部协作,组织了一个有70多人参加的编制组,花费了150万美元经费,到1952年秋,编制出了1947年的包含200个部门的美国投入产出表。
此后,美国政府定期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决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和优点是能够用来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它是从数量上系统地研究一个复杂经济实体的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这个经济实体可以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小到一个省、市或企业部门的经济。
进行经济预测,是投入产出法最广泛的应用研究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也是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还可用于一些专门的社会问题研究,如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世界经济结构问题等2、
“里昂惕夫之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及资本流动的国际扩展,不但隐含着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而且也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就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
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但问题在于,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3、产品周期理论直到弗农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才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
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看得更清楚。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政府就加大了对研发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1~1995年28%以上,1996年接近35%,从1986~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2%上升到42%。
4、对《资本论》的看法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他指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甚至我还敢说,再加上托斯丹·凡勃伦的所有论文集当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张闻素2023年4月5日 摘录整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txt之梦电子书论坛(txt之梦电子书论坛网)干货分享
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个…
-
产业结构理论(列昂惕夫产业结构理论)一看就会
一、产业结构概念界定在此期间,里昂惕夫、赤松要、克拉克等学者对其做出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且贡献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后,二十…
- 恒驰4(恒驰车标图片)新鲜出炉
- 恒驰4(恒驰车标图片)墙裂推荐
- 中国皇家风水网(皇家葬法风水讲解)硬核推荐
- 基德网(基德网咖)学到了吗
- 程咬金的老婆(程咬金老婆是哪位)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