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社会人是什么意思(学校里的社会人是什么意思)不要告诉别人

如果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人的意义,从《社会人》当中得到人生启发,那么“社会人”就会是一个非常多采多姿的而富有生命力的身份。

社会人是什么意思(学校里的社会人是什么意思)不要告诉别人

 

  不知曾几何时,咱们社会学突然就找到了属于自身的吉祥物、搭配这个吉祥物的口号,以及更重要的,我们专属的江湖浑名。

  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咱这江湖浑名啊,竟然还曾经在德国社会学界引发一场江湖大论战,至今都还于波荡漾  这得从一位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alf G. Dahrendorf,1929~2009),说起。

达伦多夫……不过可惜是中间那位,而不是左边那一位

  今天中国社会学界讲到达伦多夫,好像就只会想到社会冲突论是啦,他的确以社会冲突论扬名国际但咱社会学老祖宗齐美尔就告诉过我们,想要够潮,就要既跟别人一样、又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咱虽然要谈大家都一样会谈的达伦多夫,但当然咱们不谈冲突论,而是要谈点别人没有谈过的东西。

要知道,达伦多夫作为一位德国社会学家,虽然在国际上以冲突论出名;但在他最初在德国突然爆红,其实并不是依靠冲突论,而是起因于他扩充自某次演讲而在1959年(当时他还只是一位刚满30岁的学术小鲜肉)出版的小书,《社会人》。

  《社会人》在说啥嘞?  其实《社会人》的书名Homo Sociologicus是拉丁文,严谨点来说应该翻译成“社会学的人”达伦多夫在这本书当中想要讨论一件事:每个学科都会对它的研究对象有预设的想像,比方经济学预设人类是一种“经济人”,觉得人都是爱钱的;政治学觉得人类是一种“政治人”(或政治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心理学把人看成“心理人”,觉得人不过是心理机制的产物。

那社会学要研究的当然就是社会人  但社会人是啥?  来,想像一下假设我们社会学家现在要来研究一位名叫“朱江”的人可以这样直接研究朱江吗?好像不太行,没头没尾;而且更重要的是,咱们可能会问:“朱江是谁?他有啥好研究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是谁,想要用社会学的想像力来研究他,首先得必须把他放进某个社会角色的位置当中,例如 “辅导员”、“高个儿帅哥”、“男神”。

而且,然后我们就可以把他当作教育领域、经济收入、颜值变迁等等社会学主题的研究对象一变成某个社会角色,我们突然好像就认识朱江了,朱江就突然变得可以用社会学来研究了  任何人,必定扮演某个或数个社会角色;而且一旦把这个人置入社会角色,突然我们好像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也知道该怎么用社会学讨论这个人。

所以达伦多夫就说了,“社会人”,我们社会学对于人类的预设想像,其实就是社会角色承担者。

  达伦多夫至此的说法其实没啥特别的,因为这就是咱们大一社会学概论就学到的社会角色理论嘛一个很简单的常识是,“角色”这个概念是在美国的社会学界搞起来的,最初是人类学家林顿(Ralph Linton)把这个戏剧相关的词汇拿到社会科学界里用,然后社会学当中由帕森斯和象征互动论发扬光大,变成社会学基本词汇。

  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那里,认为社会角色是一套由规范设定好的行为模式,角色扮演得好,大家开开心心;扮演不好,就是越轨行为所以这取径就是研究大家戏有没有演好,或是一人分饰多角时如果产生角色冲突时该怎么办。

比方,扮演学霸时,得努力读书;但扮演男朋友时,同时又被女朋友要求陪她看电影,那遇上这样的角色冲突该怎么办?喔,不对,首先你要有女朋友  在象征互动论那里,就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所以象征互动论取径就会研究咱们一堆戏精是怎么阳奉阴违的。

  当时,达伦多夫出版这本《社会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介绍美国社会学当时的前沿概念因为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整个被打烂掉,社会学都停摆了而达伦多夫博士刚毕业时跑去英国进修,学到美国最新概念,所以拿回德国炫耀一下。

  然而,德国人脑袋不知道用什么装的。同样一个“社会角色”的概念拿到德国,突然画风全变了。

《社会人》2010年第十七版封面(竟然再版16次啊!!!)

  达伦多夫在《社会人》里头一开始谈到社会人就是角色扮演者,还好好的聊社会角色理论;但讲没几页,他突然提到:咱们社会人也太可怜了,从一出生,就开始被交代一堆角色要演在家要演好子女的角色,高中要演好不能早恋的学霸的角色,大学要演好单身狗的角色,毕业突然就变成被催结婚生小孩的角色。

然后,我自己呢??从来没有一个角色叫做“我自己”,从来都是得演好别人分配的角色偶尔可能想要坚持一下不要按剧本走,却可能身边叔伯姨婶会突然就通通围过来指指点点,逼着爹爹得跟大家说“请你们原谅她,我一定会好好管教。

樱珞,快跪下道歉!”  讲着讲着,达伦多夫一个激动(天知道达伦多夫到底是遭遇了什么故事……),就把这个现象取名为“令人超不爽的社会事实”(ärgerliche Tatsache der Gesellschaft)。

并且最后达伦多夫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这个“令人超不爽的社会事实”当中,我们社会人永远没法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们永远都活不成自己;我们社会人永远都处在“异化”的状态里。

  在美国好好的一个角色概念,拿到德国突然就变成“令人超不爽的社会事实”,突然就骂人了这瞬间就让德国社会学界炸锅了,全德国社会学家开始通通围着《社会人》吵了起来而且德国学术大辩论可不是几个大佬隔空各自商榷、其他小咖吃瓜看戏而已,而是老老少少吵在一起(比如主事人达伦多夫自己当时也就才刚满30岁而已)。

  许多当时已经是超级大咖的学者,比方普雷斯纳(Helmuth Plessner, 1892-1985),就很不客气地指责达伦多夫的说法图样图森破,质问达伦多夫:难道咱们社会人就没有一些主动性、创造性、自我实现可言吗?看看人家魏樱珞,不就从个绣坊宫女跳槽成皇贵妃了吗?角色难道不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让我们可以用来自我实现的基础吗?

  但当时正值潇洒男神阶段的哈贝马斯(当然他现在已经老到掉渣了就是)就站在了达伦多夫那一边,呛大佬说:不要拿那个特例来当常态不是每个人都会不爽别人唧唧歪歪、那么有办法对付别人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当中,我们的确都从原本的家族背景当中被抽离出来、被安置在各个社会角色当中了。

以前我们可能的确比较像“社群人”,但现在的确都已经变成永远异化的“社会人”了不然普雷斯纳你自己试试看,如果你没车没房,没有扮演好一位“有为青年”的角色,你讨得到老婆吗?

正值潇洒男神阶段的哈贝马斯  当然,社会人究竟是永远异化的,还是有主动性的,这根本吵不完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后来在德国社会学史上被称作“角色之争”(Rollendebatte)的德国战后社会学界第一次学术大辩论当中,大家吵着吵着,竟也慢慢确认过眼神,发现大家都是同路人。

大家发现,原来咱德国人有一点跟美国佬不一样,就是针对一个概念,不会只想着怎么拿来当作统计变量,而是首先会去思考背后的人生意义(所以美国社会学界从来没有角色之争;连《社会人》这本书至今都还没有英译本)这带来了德国社会学在战后的大融合,让德国社会学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的、以人生意义为核心关怀的自身道路。

  不过,除了吵出感情、吵出认同感之外,“令人不爽的社会事实”无论如何倒是真有点道理大家都知道,暑假过了,表示寒假就快来了;而寒假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回老家遇到亲戚,被问“你读啥的啊?社会学???读社会学可以做什么?怎么不学点电脑或搞点金融的啊?”彷佛我们在扮演的角色不对劲、永远都会出问题似的。

这够令人不爽了吧我们明明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干扰到他人,每种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我现在扮演社会学子的角色,是碍着谁了吗?但偏偏事实上我们永远都会被别人指指点点,甚至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会不经意地对别人指指点点。

这样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到底有没有毛病?面对这种令人不爽的社会事实时,该怎么办?

  有一本好玩的书,倒是可能可以在最后提供我们社会人一个参考;当代德国批判理论女性健将,耶姬(Rahel Jaeggi),在2013年出版的一本哲学著作《生活形式批判》(Kritik von Lebensformen)。

菈黑尔.耶姬,现在柏林社会哲学圈的偶像级学者  耶姬认为,我们的确不应该对别人的生活形式指指点点但难道生活就没有好坏之分了吗?耶姬说,有,但我们应该要把生活形式视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用问题解决与否来评断生活形式。

  这说法看起来有点不太好懂说的白话一点就是:重点不在于我们的生活怎么样,我们角色扮演得如何;重点应该在于,我们知不知道我们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更白话一点,社会人究竟是异化还是自我实现,端看自己有没有志向,能不能利用角色活出自我。

魏樱珞之所以一路走上皇贵妃之路,不是因为她好运(虽然她的确有主角威能啦……),而是因为她有目标,懂得善用她扮演的每一个角色(其实社会学界通常这时候会把刘强东拿出来当例子,但现在这例子会有点尴尬就是…)  从这点来看,过年时叔伯姨婶问“你读什么”其实是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重点从来不应该是一个人读什么、扮演了哪一种专业的学生,而是这个人喜欢什么、以后想用这个专业的角色做什么、过上什么生活。

但叔伯姨婶当然不会问我喜欢什么、我的人生观是什么,因为他们可能很多时候其实根本并不关心我是谁,不在乎我喜欢什么;他们只想用一个最不花脑袋的指标来满足自己以长辈身份指导晚辈的舒适感当然也不能说所有亲戚其实都不关心自己,但在“令人不爽的社会事实”当中,也许大家都渐渐忘记了关心一个人的真正方式,只记得用一个人的角色来评判一个人。

  而且重点是,在“令人不爽的社会事实”当中,我们可能也渐渐忘记了我们关心自己的方式,把别人无脑的指标当作评断自己的指标,只记得自己的角色而忘了自己是谁如果真的这样子,那才是真的异化了所以,不要跟着别人问说“学社会学能干麻”,而试应该要问“我要把社会学拿来干嘛”。

如果过年亲戚还真问“你读社会学以后可做啥”,你就可以回问“你关心我的喜好兴趣人生规划择偶条件三围身高体重吗?要知道,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怎样怎样,发展局势怎样怎样,而我正在往怎样怎样的生活方式前进,当中我要怎样怎样…………你知道我的鸿鹄之志吗?”,展现自己控制角色(而非被角色控制)的能力,包准吹到亲戚以后不敢再问。

  如果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人的意义,从《社会人》当中得到人生启发,那么“社会人”就会是一个非常多采多姿的而富有生命力的身份  来,最后大家来大声回答我一个问题: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谁~~~我们是谁~~~~。

文字:郑作彧图片:网络及社会学院的小可爱们排版:蒋斯琪华中大社会学院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