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全国高考作文(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学到了吗

主题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Ⅰ和200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对比分析费明富 河南

全国高考作文(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学到了吗

 

主题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Ⅰ和200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对比分析费明富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  465150关键词:主题作文  内容   价值观   时代背景   心理预期   

摘  要:全国新高考卷Ⅰ作文题,命设精度高,材料层次清晰,不仅便于引出作文主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作文的立意范围本文认为这道题是作文命题的新形式,即具有早期材料作文规定作文立意的特点,又有其后的“材料+话题”的外在形态,“以‘**’为主题”的表述又比“以‘**’为话题”表述更精准。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在继承中有创新作文题倡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鲜明地体现“铸魂育人”的价值追求,彰显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 注:此文发表于2020年第9期《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于1978年,是全国中语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已连续七年荣获“山西省一级期刊”称号,连续两届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历年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复印的篇幅数量均居同类报刊之首该刊深得追求专业发展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喜爱。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正文】对于这道作文题,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观点纷呈,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这是一道比较理想的高考作文题,也是一种作文命题的新形式一、题设精度高高考前,很多人(语文教师、高三学生、高考关注爱好者……)都对2020年高考作文题进行想象,涉疫情材料是较为普遍的认识高考本着保考生心理预期的命题精神,就有了这样的一道作文题。

材料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概括,从国家行动和人民行动两个方面介绍防控疫情的总体情况从“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国家)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再到“全国人民紧急行动”之间的关系看,前后存在因果关系,“全国人民紧急行动”是为了落实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而“果断采取防控措施”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特色。

第二、三段紧承“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分别从疫情中的距离与疫情中的联系两个方面对其扩展,材料丰富,扩展有力,考生一读即明这是我们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试题要求考生“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文章。

这里就有一个考生容易忽视的问题,即只见“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要求,而没有综合以上材料形成自己的总体认知,作文只谈“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内容,而没有在材料倾向性的指引下去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特色。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考生对“主题”的理解会出现偏颇,以为“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就是其作文的主旨了把“主题”等同于“主旨”的考场作文将不在少数所谓主题,《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内容体现出来的旨意或目的。

可见“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是主要内容,而借助这样的内容要表达什么主旨,即作文如何立意,尚需考生自己去发现与确定因为试题材料已经限定了立意的方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考前讨论高考作文命题,我曾经这样发表意见:疫情防控是题材,人民至上是主旨。

从备考的角度看,疫情防控素材积累、作文练习,问题不大;而人民至上则可能成为众多考生的短板所以我们要命题加以强调,进行重点训练六月份应邀为信阳市高一年级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命题,我还在这样命制:1.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真正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中,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2.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汇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大力量,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大疫如大考,如何答好“民生答卷”,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回答面对世界性新冠疫情,中国应对及时,防控有力,成效令世界瞩目。

以上就是疫情防控期间流行的千百条名言警句中的三则,现在重新阅读,定会触发你的心弦,复活你的记忆,引燃你更多的思考请基于此,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高一作文题与这道高考作文题贴近度很高二、继承中创新高考命题也是“高科技”试题要不断升级,就如通信由1G、2G已经发展到5G但是发展是继承中的创新作文命题也是这样由标题作文到材料作文,由材料作文到“材料+话题”作文,由“材料+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再由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发展到2020年的“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主题作文”,这一路走来,充分体现出作文命题在继承中创新的基本思路。

“材料作文”,一般来说,基本上规定了作文立意,所以那个时候提最佳立意,即考生作文的立意就是材料的核心旨意“材料+话题”作文中,材料已经不规定命题的立意,只是为了引出“话题”而存在“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新材料”,一是用来区别“材料作文”的材料,二是因为命题人借助新材料将话题(甚至是多话题)暗藏其中,三是新材料对作文立意的方向性有一定的规范性。

至于2020年的“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主题作文”则是对之前作文命题形式的集大成者高考前,某县二高高三备课组组长吴老师就作文命题与我交流,说高考是不会再考话题作文了我说,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话题作文实质上一直再考。

尽管有些老师说那不是话题作文,而是关键词作文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的作文题材料中暗藏有“法治”、“孝道”、“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话题,但是有些老师更愿意称其为关键词今年高考出现以“****”为主题写文章。

而所谓的“主题”是“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而所谓“话题”,360百科给出的解释是“谈话的题目;谈论的主题”可见,话题或为标题,或为主题而使用“以‘****’为主题”的说法,显然要比使用“以‘****’为话题”更容易避免被误解。

当然,“主题”也有其局限如主题是相对于副题、眉题的主题(主标题),还是和“思想”并用的主题,抑或是“主题阅读”、“主题团日活动”中的“主题”?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局限着实存在从作文命题的发展历史看,我们将其理解为“谈话的主要内容”,即作为“谈论的主题”的话题。

从这个意义上,这道作文题也可谓是新话题作文提到话题作文,尤其是受到“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影响,我更愿意将这道作文题与2000年全国卷那道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作文进行比较当年很多考生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当做自己作文的立意,整篇都是为了证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两三个例子不够字数,就写到七八个例子,而作文就只有一个层次。

所以见到今年这道作文题,我也担心很多考生将“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当做立意,材料都是对高考作文试题中的材料进行二度扩展,如将“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中的每一界别举出一个典型的人这样以来,立意上没有了区分度,阅读只能看作文形式上的因素了,有文艺腔、衡水体的作文卷面的考生很可能会成为高分人群这样的结果会为那些坚持文艺腔、衡水体为作文训练主体的教师带来优越感,促成新一轮的文艺腔、衡水体的操练。

我们不是说语言表达讲究一点、书写水平高一点有什么不好,而是为了文艺腔、衡水体而挤占了思维训练、价值判断的训练,最终也只是舍本逐末,贻误学生我还清楚地记得,2000年高考也有很多考生,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视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却不将其视为作文的立意所在。

他们的立意在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给人的启发或启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就不要仅仅满足于从一个角度得出一个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就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去否定他人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学会分析哪个答案是最适合自己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和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专业训练;等等。

这才是他们作文的立意表达这立意的文字尽管量少,但是效显很多考生800字作文前600字基本没有区别,而就在后两百字拉开了距离我想,今年山东考生也会出现这一问题高考前,我担心问题会出现在全国卷Ⅰ使用的省区基于。

疫情防控是题材,人民至上是主旨,四月份应著名教育家王后雄先生之邀,为其主编的《2020倍多分·高考作文猜想》一书撰稿,我命制这样一道作文题:龙华中学为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校党委和团委联合组织召开了一次以“民主”为话题的师生论坛。

论坛上,有些人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语)等古言俗语以阐释中国人关于民主的价值取向,有些人结合现实与人分享了新时代中国人自觉践行“以民为主”、“为民做主”和“由民做主”价值观的动人故事,有些人畅享未来展望中国人所秉持的民主观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更加光辉前景。

与会人员无不觉得受益匪浅,感慨颇多假如你参加了这次论坛,思想得到启发,心灵受到触动,从而对民主这一价值观及其在新时代的践行状况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思考,那就请你基于对“以民为主”、“为民做主”或“由民做主”的正确思考写一篇感想性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这道题是为了补学生短板结果总有出人意料之处,这样好的命题竟然没有配置到全国卷Ⅰ,而落在全国新高考卷Ⅰ里三、落实立德树人2020年6月19日,国家考试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考试中心主任孙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命题重点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三个方面开展。

铸魂育人是处于第一位的这道高考作文题充分体现这一核心价值的诉求这道高考作文题材料有三个部分,“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好比一棵大树的茂密枝叶,而“(国家)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就如大树粗壮的主干,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则是大树发达的根系作文主要内容在枝叶,而立意应该在主干、在根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作文立意的核心,它客观上要求考生在扩展“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时,要渗透这一核心思想,要体现这一核心思想从这个意义上,高考这堂课是对考生进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化育,让考生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族魂魄。

我们知道,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以民为主”、“为民做主”和“由民做主”为基本内涵的民主价值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还有一点,要特别强调,近些年来,自觉弘扬重民本的优良传统,强力培育践行以“以民为主”、“为民做主”和“由民做主”为基本内涵的民主价值观,也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2月21日习近平给西藏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们回信,“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这些直接关系到青年学子的寄语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所有中学团委都组织召开了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试题更符合考生们的心理预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