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我学会了做饭(我学会了做饭用英语怎么说)真没想到

2017年的第一篇文在闲聊中结束。

我学会了做饭(我学会了做饭用英语怎么说)真没想到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在育儿和学习两个题材中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写学习,喜欢看育儿文章的各位妈妈,稍等哦!我的几个闺蜜,每个都是厨艺高手,尤其是温州的小夕,厦门的鬼魅,都是能做一桌子饭菜招待客人的大厨。

前两天小夕在朋友圈里晒她的大餐,我说“好崇拜啊!”,她回我:“英语比不上你,厨艺还行”我说这两个不可比啊,其实都一样,入门最难,入门之后就不会觉得难了小夕说,学英语要有毅力,做饭只要用心即可这段对话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个入门的问题,学英语和学做饭,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难度。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去上海闺蜜家玩儿她做了一道凉面给我吃,并且我全程观看了她做凉面的步骤,觉得并无什么技术难点回到南京后,我就按照她的原料和过程重新来过一遍,可是味道就是不同,就是没她做的好吃。

类似的打击屡次发生,那些对做菜有兴趣有基础的朋友,看一眼别人做的菜回去就可以做出来,水平更高一些的人甚至可以拓展思路开发出新的菜品而我却几乎没有一次成功的美好体验,除了烤叉烧肉这道菜,基本上算一次成功之外,其余尝试都以失望告终。

通常来说,需要烤制的菜会更容易掌控,只要按配料把菜腌制好,放烤箱就行,火候或者时间之类的都不需要自己把握,配料也有严格数据但中餐的炒、蒸、煮、炸、汆、烩,则多多少少必须有厨师的个人经验才行生女儿之后我曾经想过钻研厨艺,买了菜谱回来对照着做,技能当然也有长进,做出来的菜能入口,但怎么都达不到好吃的境界。

这就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做菜的料子同时因为生活中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做菜这件事(请阿姨,还有厨艺稳定的老夏),所以也缺乏必须学会的动力没有天赋没有兴趣又不是必须,自然就很难坚持下去,至今我仍然是个厨房小白。

实际上如果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习,不厌其烦的练习,我相信做饭也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一定能够攻克这个难题只是相对于那些有兴趣有天赋的人来说,我这样的落后同学自然会产生自卑感而抵触做饭这事看到进步就会产生兴趣,产生进步会促进兴趣的提升,这样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反之,始终不得要领不能入门,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进入恶性循环

图片仍然是虎哥出品,每一张我都喜欢其实,学英语是一个道理很多同学都想学好英文,但一来生活工作中不是必须,二来因为基础比较差难以看到明显的进步,就会失去信心或产生抵触心理,三来作为英语小白很多同学对于学习方法感到无从下手,几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的情况就很普遍。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过程,英语基础很差,虽然想学好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始终看不到进步或者进步很微弱令人灰心丧气,于是慢慢就失去了兴趣,中断了学习我记得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四级考试因为我不是在校生,所以我作为社会人员去大学里报的名。

当时除了背四级词汇,不知道自己还能学什么,报了一个考前集训班,大约上了不到十次课,印象中什么都没学到,每次都是做真题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训练过自己的听力,作文也是零起点,我读中学的时候英文没有作文要求,考试也不考作文。

作为在职人员,住宿地点又很偏远,当时并没有网课也没有APP,下班后去补习班非常不方便,因此不具备上课的条件就这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四级考了58分这之后我的英文学习中断了几年,因为对自己感到没有信心,也不知道该怎么努力。

如果放到今天,我可以买网课,可以用扇贝练听力和阅读,从高中课程开始自学,不好高骛远,我相信四级肯定不是难题因为错过高中和大学的正规学习,全靠自学,所以刚开始学英文完全抓瞎,单纯背单词不仅记不住还特别容易放弃,因为完全体会不到乐趣。

当时就处在没办法入门的阶段,在门外徘徊了很久后来也自学过新概念2,因为要给在加拿大留学的闺蜜写email,她说她的电脑只装了英文系统,只能接收英文为了和她联系,我又开始了自学之旅听说把新概念背熟,英文就能学得很棒,我信心百倍豪情万丈地开始背新2。

但因为工作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英文,当时的主要学习重点又放在专业考试上,单纯背课文还是很难坚持,就这样背了一阶段后又放弃了但是那个阶段自觉英文还是有进步,给闺蜜写的信一次比一次长了到后来,女儿四五岁的时候,完全不报任何目的地开始给孩子读英文故事,从她喜欢的迪士尼故事开始,到后来各种绘本的朗读,反而觉得乐趣无穷。

有一个忠实听众和坚定的粉丝,不为考试不为拿证书,只为了享受朗读的过程,我才真正开始体会到英文学习的乐趣再后来知道了百词斩和扇贝,从基础开始学起,给女儿读的书也越来越长,不知不觉一只脚踏进了英文学习的门槛。

去年无意中建了英语学习群,在群友的鼓励、指导和分享下,知道了更多的学习方法,理清了学习思路,获得更多学习资源,这十个月是我英文学习进步最快的一段时期至此,我觉得我基本迈入了英文学习的门槛,判断的依据是我可以针对目前的水平制定学习计划,收集学习资源,摸到一点学习的门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和最初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学习相比,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状态,而这个状态的转变需要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可谓量变到质变吧再回到做饭的问题上,我始终没有完成第一阶段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今没有摸到做饭的门道这和我实践操作的缺乏,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有直接关系。

当然,我已经认识到做饭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所以也在尽量学习中如果家里没有阿姨,老夏也不会做饭,孩子等着我的饭菜长大,我此刻不说大厨至少也能算个厨娘了这些年老夏霸占了家里大厨的位置,我就开发了面包机、华夫饼、烤叉烧这些项目,自己也能炒几个蔬菜,总之如果没人管我一日三餐了,我也不会饿死自己。

小夕说的对也不对,做饭需要用心即可,学英文也一样,如果用心了,就会找到乐趣,不用坚持也能持续地学下去,最难的就是原始积累这个阶段再拓展到其他领域,实际上原始积累都是最痛苦的阶段,假如最初能有好的基础,比如较高的天赋、系统的学习等,事情自然会轻松许多。

到了成年还白手起家的人,比如从小不会做饭到三十岁才开始学厨艺的我,以及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英文学习二三十岁开始自学的我,事情会困难百倍但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兴趣有方法,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能把做饭和学英文烩一锅写,也是创举啊!不知道对厨房小白和英语小白是不是有帮助呢?

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张图是不是很应景?谢谢虎哥的照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