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花鸟鱼虫市场(花鸟鱼虫市场什么时候关门)不看后悔

最近,随着一场“史诗级交易”,沉寂许久的花地湾花鸟虫鱼市场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花鸟鱼虫市场(花鸟鱼虫市场什么时候关门)不看后悔

 

最近,随着一场“史诗级交易”,沉寂许久的花地湾花鸟虫鱼市场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时间重新回溯到20天前6月29日,万科以551亿元拿下广东国投资产包,其中共涵盖广州市区16宗、共计211万平方米的可开发土地,仅荔湾区花地湾地块中的

花鸟鱼虫市场,占地就有10万平方米广州花城之中,尽管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场遍地分布,但对于广州街坊来说,这里却依旧是他们节假日时最爱赏玩的地方之一:色彩缤纷的鱼儿、形形色色的鸟兽、种类繁多的鲜花……这些都让“花地湾”三个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从2001年1月到现在,不知不觉花鸟鱼虫市场已经伴随老广17个年头。

花鸟市场中色彩缤纷的金鱼。但万科此举却意味着,当花地湾地块重新进入开发程序之时,花鸟鱼虫市场将面临的是:搬 迁为了纪录下花鸟鱼虫市场的一天,7月12日早上6点30分,记者坐上了前往花地湾的早班地铁。

☀上午的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是繁忙的、新鲜的、略带咸腥味的。穿过喧嚣的水族区,你依旧能感受到,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观赏鱼批发市场。一半喧嚣,一半沉寂

花鸟鱼艺大世界·鱼

7:00清晨七点的广州,刚刚从梦中醒来不久,路上的行人不算多,但对于花鸟鱼虫市场里做水族生意的人们来说,却正是忙碌的时候:档主、批发商、运货工……在那条狭长的小道里,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时而砍价还价,时而嬉笑怒骂。

7点18分,水族八街的入口处,运货工准备将鱼袋搬去门外的车上在小道的两旁,摆满了齐齐整整的鱼袋:三文鱼、金鱼、孔雀鱼、罗汉鱼……鱼袋上清晰地标明了袋中幼鱼的条数以及单价,大多时候它们都是50条或100条。

地被装入塑胶袋中,充气、点数、记账、放入推车,最后再被推往门外的停车场。几个小时后,它们或许会登上火车,去往全国各地。

7点21分,货架上待售的鱼袋早已被档主一一分装好不过到了中午,这些用于批发的鱼袋则将会被替换成为玻璃缸,在那些玻璃缸的左上角,一般都清晰地标明了鱼的类别和单价——以便于零售“现在生意差了,一般都是把早上做批发,中午做零售。

现在批发做的都是熟人的生意,好一些都是从外地来的,买了好几年了”朱姐一边忙着将塑胶袋分放好,一边说:“但是批发的话,一条鱼其实只赚几毛钱,零售的话,一条鱼赚得多一些。”

10点22分,档主开始做起零售买卖,用小桶仔细地装鱼。

花鸟鱼艺大世界·鸟

7:30如果说水族区的前奏是人声鼎沸的,那么宠物雀鸟区的前奏便是清脆而欢快的一夜“没睡好觉”的胖兔子,红着眼睛四处张望;一早醒来的“猫店长”,虎着身子伸懒腰,朝它勾勾指头,它便立刻“喵喵”着跑到你的脚边开始撒娇;笼中挤成一团的鹦鹉,一大早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聊着“八卦”。

虎皮鹦鹉是在雀鸟区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鹦鹉方叔在雀鸟区工作了五六年,早已习惯了这样哄哄闹闹的环境,每天清晨在随意扒拉几口早饭后,他便开始给嗷嗷待哺的小雏鸟喂食了“谁还吃啊,还要不要啊?”方叔一边晃着手中的饲料管一边对着雏鸟们嘀咕。

这些幼鸟饲料大多是经热水冲泡过,一只鸟雀大约得吃两管饲料。“鸟都是吃到八分饱,张嘴就是要吃,等它们吃饱了也就不张嘴了!”说完,方叔便又给一只仰着小脑袋张着嘴的雏鸟喂了一口饲料。

7点55分,方叔用饲料管给小雏鸟喂食由于雀鸟区内的街道大多开阔,每日清晨前来雀鸟区遛鸟的老街坊很多,他们许多是在流花鸟苑拆除后转场来这儿的家住翠竹苑的张大爷便是其中一个如今他习惯每天早上推着自行车来这儿,车把手的两旁分别挂着一只鸟笼,里面蹦跶着两只八哥,看上去趣味十足!。

黄先生是住在花鸟市场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他习惯来越和跑步,顺便和雀鸟区的档主们吹吹水:“我在这里跑步已经有三四年了,经常会在这边顺便买鱼或者买一些植物,很方便如果这里之后真的搬了的话,那就太可惜了!”黄先生还透露,

花鸟鱼虫市场平日里早上和中午的人比较多,到了晚上六七点,这儿便会冷清不少。

10点50分,一位家长带小朋友来花鸟市场玩耍。

花鸟鱼艺大世界·花

8:30不同于水族区和雀鸟区的聒噪,园艺区则显得安静、清幽得多即便是晌午时分、太阳炽热,园艺区内也显得十分阴凉置身其中,伴随着清新的草木芳香,更使人倍觉心旷神怡相比之下,园艺区的店家也没有那么忙碌;顾客也大多闲庭信步,看对眼了便买上一两盆绿植带回家。

8点40分,店家开档,园艺区内的绿植新鲜可爱。

一对老夫妇正悉心挑选盆栽花鸟鱼艺大世界中的花商,大多都是以做零售生意为主“批发做得少,大部分还是会去岭南花卉市场(批发)”花城之中,最不缺的便是遍地的鲜花市场,而芳村更是有着“千年花乡”的美誉事实上,位于芳村的内街外巷都有着自己的“花名”:浣花路、红棉街、剑兰街、花蕾街……在这样的一个花卉集聚宝地,自然不止花地湾这一处鲜花市场:位于芳村。

滘口一带,有全国最早的花市天光墟,和全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岭南花卉市场;位于龙溪大道一带,有以展览和活动为主的芳村花博会,这些都是越和的竞争合作方但越和的花卉市场也有它自身的优势所在: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园艺区的客流量也能被一同带动起来。

“我们特地从海珠区过来的,这是第一次带她过来,她特别喜欢小动物,刚好放暑假,就带她过来看看”一大早,陈女士便特地带着刚放暑假的女儿来到了越和“我买了一株含羞草,还有一斤石头”小女孩晃着手中的“战利品”甜甜地说:。

“这里好好玩,我每天都想来~”

花鸟鱼艺大世界·艺

9:00民间工艺品、木雕、根雕、字画、陶瓷、水晶、竹制品……这些极具艺术收藏价值的物件,集聚在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的“工艺品区”它们做工精美、细腻,巧夺天工,以往是人们心目中“送礼”的佳品然而与花鸟鱼区的。

热闹喧大相径庭的是,工艺品区是开档最晚,关档最早的区域。

早上9点,工艺品区的商铺尚未开门,而水族区却已人山人海此外,工艺品区进行转租的商家也比其他区域要多李姐来自陕西,她和丈夫在越和做根雕工艺品生意已经九年了,然而从几个月前起,他们便在店铺门前贴上了“转租”的告示。

在提及到是不是由于万科收购而转租时,她说,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几年这里的生意很难做:“也不知道会不会搬迁,要是换了地方的话,肯定就客户都流失掉了嘛;如果真的要搬,那我们就只能回老家做咯”与“转租”字样相呼应的,还有“清仓”。

琉璃杯、木雕、陶瓷茶具、石雕……尽管这些物件被打上了“低价处理”的标签,但细细询问,价格却依旧不低,用李姐的话说,“毕竟本钱就在那里,我们基本上都不愿意再讲价的。”

工艺品区的店家,都忙着低价“清货”除了“转租”、“清仓”之外,工艺品区出现的另一个高频词还有“店面升级”——大大的广告布遮住了铺面,门口摆放着几盆绿植,似乎昭示着它们正为之后的“闪亮登场”蓄势待发“其实店里面早就搬空了,人都走了!”

林大爷透露,对面的店铺实际上已经“升级”大半年了:“挂‘店面升级’是怕别人把东西放在它门口,这些店都是已经关门了的,生意不好做嘛!”

处于转角地段的根雕店,半年前便挂上了“店面升级”的广告牌周三的工艺品区冷冷清清,健谈的林大爷索性让我们坐在他的店内,一边纳凉一边陪他聊天:“零几年的时候,其实生意蛮好;但是现在租金太贵,一个月六千多块,还加上一些员工的自己的费用嘛,开支太大了,周围好多店都走了!”。

为了节省开支,林大爷在店里放了一个电饭煲和开水壶,每天的午餐都尽量在店里解决:“外卖吃不习惯还贵,像我们老人家吃点面条就好一袋面条可以吃好久,水烧开再煮一下就好了!”除此之外,林大爷还在店里放了好几本书:。

“反正也没什么人,每天我在这里有时间就看看书。”

陪伴17年,故事几时完?商户:17年,我对这里很有感情的提及到“搬迁”这个话题,商户们的态度明显有些“两极分化”:一部分排斥搬迁,另一部分则表现得十分淡定“我01年就来了,在这里做了这么久,对这里当然很有感情的,没有感情不会做这么久了!”。

2001年,罗叔就来到了越和做字画笔砚生意,17年来,他在这里认识到了许多老朋友和老顾客,在他的店铺里,还留着许多买家送给他的笔墨,挂在门店内的最高处罗叔透露,最近两年的生意确实差了许多,不过在提到“搬迁”这两个字时,罗叔明显有些愠怒:。

“这里的商铺大多都是五年三年一签约,我今年又签了三年,反正三年内我肯定是不搬的”据记者了解,今年再续三年约的店铺还不少林大爷店铺的隔壁,是一家刚刚开业一个月的店铺,主营瓷器,店里的员工小文也刚工作一个月:。

“我们也是签的三年”买家:他们去哪儿,我们去哪儿不过,对于做水族器材生意的档主来说,他们对“搬迁”的态度却温和得多“做器材生意的都是以熟人为主,一天就那几个单,并且他们都有我的电话,要来买的时候,打个电话我就过来了。

”“快乐水族”器材店的档主赵叔一边开门一边说今天上午7:00,陈先生便和他的三位伙伴来到了器材店门口,给赵叔打电话催他拿货了:“我们是特地从深圳来的,这边的市场最大,东西也多!”这一次,他们准备花两万块再进一批水族器材。

“一个月大概得来这里一两次,如果真的要搬的话,我们也很被动,只能他们去哪儿我们去哪儿了。”

从深圳赶来买器材的陈先生,早上7:00便等在了器材店门外市民:难忘的广州花市,真得好好纪录!周三上午得闲,孙阿姨一早便和她的几位老朋友一起约着逛花鸟市场了“其实一年来得不多,也就一年两三次的样子”但在听说到这里可能会“搬迁”的一事后,孙阿姨立马显得非常惊讶:

“肯定不会年底搬的!做生意就得‘守’啊,守了好几年都很艰苦的,那得搬到哪儿去要是搬去像南沙那么远的地方,那估计就很不方便了,肯定就不去了呀”“难忘的广州花市,真的得好好纪录下来”在临近告别的时候,孙阿姨突然认真地对我们叮嘱了一句。

孙阿姨谈到若花鸟市场会搬去很远的别处,连忙摇手称:“肯定不会去啦!”☽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的傍晚来得格外早,夏日的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去,街区里便已沉寂一片,没有卖完的鱼,将回归渔场没有售完的货,将再度清仓这里的篇章,或许还能继续写下去

《广州日报》纪录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的17年2001-20171999年7月20日,当时已有13年历史的亚洲最大观赏鸟批发市场——广州流花鸟苑被全部拆迁,大部分迁移到了当时的“花地花鸟鱼虫市场”。

2000年9月18日花地湾购物中心关门;之后花地花鸟鱼虫市场逐渐从户外搬到了户内。

2000年12月29日,观赏鱼市场落户芳村,花鸟鱼虫市场形成一片聚集地。

2001年1月1日,花地花鸟鱼虫市场正式开业《广州日报》于2001年1月11日报道了当时方兴未艾的观赏鱼行业“当时花地湾的产品一半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北美,一半销往全国各省市,年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

每天的凌晨四点,天还未亮,花鸟鱼虫市场内便早已一片喧闹”

2002年11月5日,花鸟鱼虫市场被正式命名为“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

2013年4月23日,受“禽流感”影响,花鸟市场的飞禽区生意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014年2月28日,广钢新城土地激战,花鸟鱼艺大世界开始被传将会有“搬迁”的可能性。

17年前的花地湾购物中心,17年后的花鸟鱼艺大世界。以后的故事,我们会继续写下去!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吴子良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程依伦拍摄/剪辑:程依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