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这样也行?

主题词:人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题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这样也行?

 

主题词:人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命题人:  丁秋武  审题人:  郑良凯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8题,共54分,第Ⅱ卷为19-21题,共46分。

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S-32  Cu-64   K-39  Mg-24  Al-27  Zn-64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2、第Ⅰ卷、第Ⅱ卷均完成在答题纸上第Ⅰ卷 (本卷共计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54分)1.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冠状病毒的蛋白质与。

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酒精、84消毒液等的使用需防火灾、防爆炸、防中毒C.医治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研发的其中一个方向是通过化学合成物质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D.乙醚、75% 的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原理相同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可以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 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D.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3.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普通锌锰干电池不含环境污染物可以随意丢弃B.海带中含有 I-可用H2O2将其氧化成I2再用裂化汽油进行萃取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D.工业可用电解熔融的Al2O3或AlCl3制取单质铝4.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B.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之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C.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D. 单质的颜色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变化一定是同时发生的B. 化学变化的能量变化都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用量多少有关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6.下列说法正确的A.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B. 周期表中有八个主族,八个副族C. 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则X、Y不可能处于同一主族

D. 同一周期ⅡA和ⅢA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定是相差17.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

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 SO2为0.25 mol·L

-1C. SO2、SO3均为0.15 mol·L-1       D. SO3为0.4 mol·L-1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处于不同周期且X与W同一主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r(Z)>r(Y)>r(X)

B. 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C. 由Y、W组成的化合物只能含有离子键D. X与Y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两种酸

10. 将久置在空气中的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测得锌粒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O→a段由于是锌粒表面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所以未产生气体B. b→c。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大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C. c时刻之后产生氢气的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c(H+ )减小D. c时刻反应生成的H2的量最多11. 下列有关几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烯与苯都能与H

2加成,因为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B. CH4和

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C. 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除去D. 用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溴化钙的分子式:CaBr2               B. H2O2的电子式:C. 次氯酸的电子式:

          D. 原子核中有10 个中子的氧离子: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② 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 :1③ 非金属单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共价键④ 氯化氢溶于水断裂共价键,故过程为化学变化

⑤ 熔融AlCl3不导电,所以AlCl3是非电解质⑥ 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A. ①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⑥                     C. ① ② ⑥              D. ① ⑥

14.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① a-b=m-n;② 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③ 元素非金属性Z>R;④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A. ① ② ③        B. ②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 ② ③ ④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放热反应B.  2NO2(g)

⇌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C. 一定温度下,反应 N2(g)+3H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恒压,充入He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铜活泼性较弱,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16.                               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大试管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液体不分层。

B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C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KMnO4溶液褪色D将盛有1 mol CH4与5 mol Cl2的集气瓶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气体变无色,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18.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中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 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B. 步骤① 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C. 步骤 ③ 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四氯化碳或乙醇·D. 步骤 ④ 的操作是过滤第Ⅱ卷 (本卷共计46分)

二、填空题(共46分)19.(14分) A、B、C、D、E、F、G、H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七种元素,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元素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B阳离子与A阴离子电子数相同,且是所在周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

CC与B同周期,且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稀有气体除外)D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其氢化物有臭鸡蛋气味EE与D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FF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GG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HH是与D相邻的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半径:H>D(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与C以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2)A、C、E所形成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 ,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D、H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3)下列事实能证明D与E非金属性强弱的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a.E单质的熔点低于D单质。

                    b.氢化物的还原性:D > E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E > D     d.氢化物的酸性:E >D20、(16分)能源、资源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 直接利用物质燃烧提供热能在当今社会仍然占很大比重,但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CH4、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等质量的上述气体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填化学式)(2) 燃料电池将能量转化效率比直接燃烧效率高,如。

下图为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惰性电极①使用时,空气从口通入(填“A”或“B”);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a极的电极反应为: ;(3)某同学设计如右图的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导线中有3.01×1023个电子流过,溶液质量变化为 g。

                          1 mol/L CuSO4溶液     第20题,第(2)图           第20题,第(3)图(4)某温度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4 mol A 气体和 3 mol B 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2 A(g)+B(g)⇋ C(g)+x D(g),5 s 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 1 mol C,测定 D 的浓度为 1 mol·L-1① 求x= ;② 求这段时间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③ 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 mol A,同时生成1 mol CB. 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 mol B,同时生成1 mol CC.D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E.B、C 的浓度之比为 1:121.(16分)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经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得许多工业材料和日用品。乙烯能发生下列转化关系:

(1)A的分子式为,化合物D的官能团名称是(2)写出反应① 、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3)上述反应中,以生成有机产物为目标,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有(填序号)(4)实验室用B与D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分离提纯产品所用的试剂是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123456789DBCABABCB101112131415161718DBDCADCA

B19、(每空2分,共14分)(1)第三周期IIIA族 

 (2)Cl->O2->Na+     H2SeO4    H2O>H2Se>H2S   (3) b c20、(每空2分,共16分)(1)CH4     (2)① B   ② H2- 2e- +2OH-

= 2H2O(3)Cu2+ + 2e- = Cu    2(4)① 2 ;②0.2mol/(L·s) ;③BC21、(每空2分,共16分)(1)HCl   羧基 

 (2)① CH2=CH2+Cl2催化剂———→△ClCH2CH2Cl④ nCH2=CHCl催化剂———→△(3)

①④⑤(4)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催化剂、吸水剂     饱和Na2CO3溶液

关注微信公众号“化学铭师堂”,回复:“必修2综合测试”,即可下载       希望大家读完顺便点“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评论、满意、支持!都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RFf0k4Ex06qlzSBM1aDvQ 。

提取码: xfkq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