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索尼随身听(索尼随身听怎么充电)学到了

索尼错过了数字播放器。

索尼随身听(索尼随身听怎么充电)学到了

 

2019年,索尼Walkman上市四十周年,也可以说是随身听上市销售四十周年在今天,习惯了用手机来收听音乐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记事时开始听歌的样子,是CD,还是磁带?是MP3,还是手机?索尼,这个日本的电子巨头,从进入个人娱乐消费领域之后,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无论是游戏机,还是音乐,还是电影,索尼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日系企业最典型的代表。

1962年,荷兰公司飞利浦,站在德国人和美国人的身上,将磁带这个东西,缩小成“卡带式录音带”,并同步推出了第一台录音放音机之后,飞利浦在索尼的压力下决定免费发布卡式录音带格式的许可,使其后来在市场上占领主导地位。

彼时的索尼,在盛田昭夫的带领下,正以特有的能力,改变着个人娱乐消费市场1953年,还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索尼公司,从西屋电气拿到了晶体管的专利授权两年后,为了进入美国市场,而改名为“索尼”的新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晶体管的收音机——TR-52。

这台机器的出现,奠定了索尼帝国的基础在那个日系企业百花齐放的时代,索尼作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随时都可能发布新的技术应用,以及新的产品在有了TR-52的研发经验后,索尼的工程师们,将晶体管的使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1959 年,索尼为世界带来了第一台带8英寸屏幕的便携式晶体管电视机,这是当时尺寸最大的晶体管电视机1968年,索尼特丽珑彩电开售,特丽珑彩电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放映的规则,直到 2007 年停产,索尼一共卖了2.8亿台特丽珑彩电,以及采用该技术的电脑显示器。

1975年,索尼推出Betamax录像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性成功的家用录像带格式,Betamax把遥不可及的影像带入寻常百姓家。直到2016年3月停产。

1979年6月22日,经过了17年的准备和开发,Walkman正式发布,初代型号为TPS-L2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在以后的时间里,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这是其他设备从未真正做到过的,包括引领了时代的iPod以及iPhone,都没有达到他的高度。

TPS-L2的第一个销售版本及第二个销售版本都没有在TPS-L2前面加上Walkman的字样,上市后的第三个版本,才在机身上印有Walkman的字样TPS-L2的设计师是日本音乐家,前索尼音乐娱乐有限公司总裁大贺典雄,大贺典雄也是将索尼引入了数字化时代的领军人物,领导了世界上第一张激光唱片(俗称CD)的研发工作。

大贺典雄的团队努力争取将唱片的记录时间延长至74分钟,这刚好能记录下完整的一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奥地利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帮助推广了这一新的唱片格式CD格式的创建开启了未来DVD等光盘记录标准的大门。

大贺典雄亲自督导了索尼公司(Sony Corp.)的转型:索尼从一家晶体管收音机和磁带录音机制造商转型成为一个消费电子和内容制作巨头,旗下产品包括音乐、电影和电子游戏另一个被称为Walkman之父的灵魂人物是木原信敏,他指导了索尼对Walkman磁带录音、视频磁带以及数字图像的开发。

初代Walkman:TPS-L2在Walkman发布之前,立体声扬声器和便携式收音机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限于体积和听音乐的方式,这些产品并没有多少私密性而言而Walkman的出现,使得随身音乐成为了一种个人的私密体验,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让人们可以在家里以外的任何地方听音乐。

Walkman在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卖光了所有3万台备货——这是当时索尼市场部预计一年的销量据统计,在Walkman上市的最初两年内,其销量超过了一百万至此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索尼所生产的WALKAN成为西方社会一种现象级存在, 和滚筒溜冰鞋, 数字手表并列为当时最流行产品。

Walkman 的商标及logo在1979-1999年间,索尼的Walkman,加上同为日系的企业松下、爱华、夏普等跟进的日系厂商,几乎是躺着卖了20年的随身听而索尼作为随身听的最大赢家,自Walkman发布起,就一直占据着美国超过一半的市场,而同时期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也一直超过40%,而且,索尼的售价,比同时期的其他厂商要贵得多。

1981年,Walkman二代代表机型Walkman WM-2发布,这款经典机型,将索尼的Walkman系列带上了真正意义的正轨,同时,井深大及盛田昭夫打造的“Walkman”概念,正式走进历史“Walkman”这一单词被法国词典《petit Larousse》收录,Walkman从一种社会现象,正式被文化所承认。

这张将Walkman WM-2镶嵌到笔记本封面的海报,成为了索尼最经典的一幅广告,寓意着VM-2如同笔记本一般,方便,不可剥离,在数字产品还没有大行其道的时期,大小和笔记本差不多的电子产品,是很有吸引力的。

Walkman WM-21982年1月,刚进入公历的新年,索尼便推出了Walkman WM-2的升级版,WM-F2,简单说来,这款机器作为WM-2的升级型号,增加了收音功能,在延续了WM-2的经典设计和功能的情况下,将收音、录音、放音首次集成到了Walkman里面,是第一台收录放一体的随身听。

从此,收录放的历史就此打开,同时代的日系厂家,东芝也推出了同类型的产品——KT-VS1。

漂亮的WM-F2和WM-F2同步推出的WM-R2,这是索尼随身听历史上第一台功能完整的录音、放音功能的机型,之后录音、放音一体的配置,深刻的影响着所有的厂商,在之前的产品线中,录音机和放音机,基本上是分开的,集成到一台机子里面,便始于WM-R2。

完整包装的WM-R2 为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和WM-F2一同亮相的,还有索尼第一款专业级随身听——WM-D6索尼在这款机子里面,引入了Dolby-B音效降噪技术,后来这一技术基本贯穿了索尼所有Walkman产品。

据官方数据,该机型的走带精度达到了0.04%的抖晃率(WRMS)随后推出的WM-F5,是全球第一款运动型防水随身听WM-F5采用了高度耐冲击ABS塑料,所有控件均采用橡胶密封,防水性能一流,之后索尼的电子产品,在IPxx级防水防尘上,走得更深更远,直到现在,索尼的手机等产品的IPxx级防水防尘,都是领先世界的设计。

防水设计的WM-F5同年推出的Walkman WM-7,是第一款具备自动翻带功能的随身听,也是首次使用轻触式按键控制系统的随身听,之后,轻触式按键成为了随身听发展史上最经典的配置之一。

自动翻带——AUTO REVERSE是WM-7的卖点之一Dolby-B降噪技术、自动翻带、轻触式按键控制系统这三大技术性突破,不只是体现了索尼的技术井喷实力,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这几款机型的推出,也确定了索尼Walkman的命名规则:放音随身听为WM-数字、收音随身听为WM-F数字、录音随身听为WM-R数字以及专业随身听WM-D数字。

回过头来看今天电子领域的消费品命名规则,在30多年前,就已经被索尼玩透了,什么数字系列,X系列,V系列以及什么标准、专业版,在索尼面前,都是渣1983年10月,随身听史上,迎来了尺寸最小的产品——Walkman WM-20,这是全球首款具备伸缩性的随身听。

公开的数据显示,110.2x86.1x18.9mm的体积大小,仅仅和磁带大小差不多其在不装磁带时可以把磁带仓压缩一截,使其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薄的体积,当磁带插入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厚度薄,并没有改变WM-20随身听的本质,在一个磁带盒大小的机身里面,除了能放入磁带来进行听音乐,还能塞进去一节AA电池,以及电路板、磁带转头等等器件。

在今天处处说“轻薄”的背景下,WM-20依旧可以说是电子产品界的“轻薄”代表。

磁带大小的WM-201984年是索尼的收获年,索尼在这一年的6月推出了WM-30系列,包括WM-20的升级版本WM-30,WM-30的收音版本WM-F30,这一型号在WM-30的基础上增加了TV(伴音)/FM/AM收音功能。

TV/FM/AM/Dolby在WM-F30的外壳上标志都很明显1984年11月1日,索尼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之一,这个日子,索尼开创了CD Walkman系列的历史——DISC MAN正式发布这台被命名为DISC MAN D-50机器继承了1982年发布的家用CD机CDP-101中除了遥控和重复播放功能之外的所有功能,这款机子,奠定了索尼在后期CD随身听市场的霸主地位。

由于是初代产品,D-50的尺寸是偏大的,达到了127×36.9×132.5mm的规格,除了耳机之外,索尼还专门为D-50配置了有源外放音响,这对播放器材的组合,使得自发布之日起就取得了极好的销量。

初代CD Walkman D-50同时,索尼Walkman系列,累计销量超过千万台,这是历史上最早销售超过千万台的电子产品1985年,索尼继续在随身听研发的技术上狂奔用今天的话来说,索尼当时必然是“开挂”了,雷军动不动说的“黑科技”,在几十年前的索尼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不信,继续往下看看,什么叫黑科技,这还仅仅是应用到Walkman这一系列产品上的技术。

1985年10月,索尼推出WM-101及WM-F101,这是全球第一款使用新型口香糖造型电池的机子,官方标称电池续航时间达到120小时由于对口香糖电池的应用前景还存在一定的顾虑,索尼在设计电池使用模式的时候,采用了可拆卸电池盒的设计,来配合AA电池的使用,即把AA电池放入和口香糖电池一样大小的电池盒内,来满足口香糖电池和AA电池可共同使用,可拆卸电池的鼻祖,实际上是索尼。

而自动翻带、Dolby音效、录音、放音等功能,在机身盒上,也是一览无余。

WM-101及口香糖电池(放AA电池的口香糖电池盒)1986年4月,WM-F107推出,这款机子即使放到今天的技术背景下来看,都具有非常超现实意义的价值——太阳能充电,全球第一款太阳能充电的随身听产品,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将机器置于太阳下,照射4个小时,即可充满电!

同时,这款机子首次将口香糖电池设计到了机身内部,做到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次电池内置设计,这个设计,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是众多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的电池设计的首选方案。

WM-F107——这个机身太阳能充电是怎么实现的呢?六月,WALKMAN累计销售2000万台十月,WM-109上市,这是第一款带遥控器的随声听,配合遥控器使用的线控耳机,索尼则选择了4系里面当家花旦——MDR-E454RV,在MDR-E454RV的加持下,WM-109被爱好者们称之为“音美人”。

除了音质优秀外,为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索尼对该机型采用了烤漆外表设计的机身,想想30多年后的手机,动不动烤漆工艺加持,在很久很久以前,索尼就已经玩烂了。

拆盒后的WM-109黑色款这一年,Walkman一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Walkman的辉煌,从产品到文化,从社会到传承,才刚刚开始1987年6月,Walkman累计销售3000万台7月,WM-501/ WM-F501发布,这是首款加入了DBB(Dynamic Bass Boost)音效系统的Walkman,这一音效系统被索尼称为索尼随身听的超动态重低音提升音效。

这一产品的推出,标志着Walkman重低音音效时代的开始,之后,重低音成为了随身听的标配在DBB系统的加持下,WM-501的重低音效果得到了质的飞越,在那个摇滚盛行的时代,重低音与摇滚流行曲风的重合,成为了时代最潮的组合。

之后索尼的机型,几乎都会将机器的音效与时代流行的曲风进行优化,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选择与需求。

DBB音效、自动翻带的WM-501小米8、小米9的发布会上,雷军鼓吹的小米8、小米9探索版的透明机身,已经出现在1987年索尼的身上了,被称为“上古透视装”的WM-504,发布于1987年10月,机身采用了透明设计,自动翻带、Dolby音效一应俱全。

上古透视神装——WM-5041988年5月,WM-505上市,为了使续航时间得以加长,索尼首次使用了两节AA电池的设计,这和今天手机为增加续航,增加电池容量的方式如出一辙最主要的是,索尼为Walkman系列机器,首次配备了无线耳机。

是的,无线耳机——今天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蓝牙技术,到1989年才开始研究,而索尼1988年便已经采用了无线耳机其采用非全透的前壳、在前壳中增加了无线RF射频电路,使用无线耳机听音乐成为可能这个对于整个随身听世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把机器挂在腰上以外,机器放进包里,都可以实现无线收听。

无线耳机的出现,是索尼在随身听历史的重要贡献,两年后的WM-805利用该技术突破,实现了无线控制。

配置无线耳机的VM-5057月,Walkman销量累计超过4000万台1989年6月,WM-DD9上市,这款机器被索尼定义为磁带时代Walkman的封神之作,WM-DD9代表了索尼Walkman制造的颠峰水平:。

首先,WM-DD9搭载了改良型的EX-DBB音效系统,在今天看来就是DBB的2.0版本,由此可见其音效品质;其次,Dolby B/C NR降噪系统的叠加使用,使其音质更加纯正;第三,0.07%的抖晃率,完全可以比肩家用式专业卡座;

第四,WM-DD9是目前所知唯一将双马达直驱结构运用在磁带随身听上的机型,工作时,一只马达直接驱动附有橡胶圈的铜制飞轮,一方面直接带动压带轴,另一方面附有橡胶圈的铜制飞轮又用一条很粗的皮带驱动另一只铜制飞轮,这只飞轮驱动齿轮系统带动卷带轮,配合EX非晶态磁头,达到完美音质;

第五,总谐波失真1.0%,信噪比48 dB,频响范围20-20000Hz的技术指标,是所有随身听其他产品望尘莫及的同时,Walkman累计销量达到5000万台1990年,索尼发布Walkman的新系列:EX系列。

EX是选用单词Extra(特别的,非常的)这个字根的缩写,在型号前加上EX是为了表示此型号机器功能比以往更为强大此后,索尼开始在其单放Walkman前一律加上EX,同样,收放Walkman前加FX,收录放Walkman前加GX。

EX的首款机型,便是WM-EX80,它是第一款在磁带随身听上使用液晶线控的机型,同时支持AB自动翻面播放液晶线控的出现,使人们不用再拿出机子来进行调节,根据需要的需求,拿上耳机线的液晶控制面板,就能够对随身听完成调节,这个进步,是不是黑科技呀?。

LCD液晶控制在机身上便有详细体现,面板则直接融入到线控耳机,科技感十足的设计。

WM-EX801991年,MP3格式诞生,数位时代来临同年11月,索尼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以数码方式录音的MD随身听——MZ-1;MD系列,笔者会在另外文章中简单叙述,在此不再展开1992年,Walkman累计销售超过1亿台。

11月,WM-EX909诞生,这是第一款增加了自动跳过空白功能的随身听也是第一款采用双磁头(DUAL HEAN MECHANISM)设计的磁带随身听,并且还提供排插转3.5mm耳机的转换头!

三色可选的WM-EX909WM-EX909作为早期EX系列的优秀机型,在保持和延续WM-EX80的优势设计和功能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部分的改良,最主要的是该机型代表了WALKMAN设计新理念的出现——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追求倒带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省电。

1993年1月,Walkman累计销售达1亿台2月,索尼迎来了历史上第一台具有IC复读功能的Walkman——WM-EX99R复读功能至此进入随身听行业,10年后在步步高的努力下,风靡了整个中国WM-EX99R采用了四轨迹双声道磁头,以及双声道音频放大IC,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实现:。

1、手动复读,即手动操作放音、复读等功能;2、自动复读,即根据语音间隙,设置正常播放一遍,然后自动复读几遍;3、电脑录音,依靠内置音频解析芯片,实现电脑录音和播放对比;4、手动跟读对比/自动跟读对比

WM-EX99R在今天看来,这些功能实在是太水了,可是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这些技术无疑是领先于时代的,这可是1993年应用的技术!从按键上看,可能是按键最多的Walkman机型了7月,WM-EX808上市,这是第一款加入了AVLS(Limiting the volume AVLS (Volume Limit))自动音量调节系统,简而言之就是音量限制,这和今天大多数播放器所设定的统一声道、统一播放音量一样,只不过索尼提前几十年完成了。

同时,WM-EX808还是第一款采用不锈钢机身的随身听,还是说说雷军的小米,一个奥氏不锈钢外壳都能在发布会上吹半天,不知道当时索尼发售不锈钢WM-EX808的时候,有没有吹不锈钢外壳?由于采用了不锈钢作为外壳主体,加上索尼精湛的制造工艺,使得WM-EX808主机做的非常的薄,因此,WM-EX808得到了一个和“音美人”对应的外号——薄丈夫,而日语中“丈夫”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耐用,耐用品,薄丈夫的意思也意味着轻薄且耐用的产品。

官方认可“薄丈夫”,外号WM-FX808

1994年,Walkman问世15周年7月1日,索尼官方推出Walkman十五周年纪念机型——WM-EX1这是索尼历史上销量最大的单一机型,为了和前代划分出明显的区别,索尼将其命名为1,截止到WM-EX1发布之前,索尼总计推出了300多个随身听型号。

首先,这部机型融入了索尼最成熟和经典的技术,DOLBY-B/C、EX DBB、AVLS、36小时长时间播放、25倍高速搜索曲目、前后9首歌曲搜索、空白跳跃、单曲重复、防震设计、AB面识别以及5分钟快速充电等等。

到现在,你还以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是近年才出现的么?其次,该机使用带仓顶部开门的立盖式弹出设计,这种设计当时只有索尼应用到机器上,机身以铝合金烤漆制成,这样设计极大的压缩了机身体积和机身重量;

第三,机芯用料非常讲究,黄铜的磁带轴套,磨沙的磁带轴,纯铜的皮带倒轮,特殊处理的皮带,合金钢的机芯,钢制的翻带臂,特殊塑料制成的齿轮,还有多相保护机芯的设计。

外壳盾形按键保护滑盖,是区别WM-EX1的重要标识1996年4月,Walkman累计销售已达1.5亿台11月,WM-EX5推出,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这个称谓对于WM-EX5来说是名副其实的这一代的Walkman,抛弃了原有的DBB音效,采用了NORM(自然)/RV(Revive,高音)/MB(Mega Bass,超重低音)/GRV(Groove,up&down律动音效)的四种音效组合模式。

这是随身听历史上第一次采用集成音效模式的音效方式,在音质均衡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也是首次在随身听中加入了Groove音效均衡模式,开创了播放器均衡器新的历史另外,WM-EX5采用了“mirror face(镜面设计)”,被称为最漂亮的随身听。

WM-EX5还首次采用了EL冷光灯的蓝色背光,要知道这是1997年的机器,被传为经典的诺基亚手机8250采用的蓝色背光,已经是四年后的2001年了在那个照明还靠小灯泡,甚至煤油灯的时代,一块小LCD屏幕还带有背光,那是多么惊艳的设计。

蓝色背光的线控LCD屏WM-EX5还有一个外号——“镜のWALKMAN”,一款能让索尼自家吹“美”的产品,恐怕在索尼的历史上,也就只有这么一款了。

镜面设计的WM-EX51997年11月,Walkman历史上最后的经典——WM-EX7上市,WM-EX7重新回到了侧开门的设计,作为EX系列采用老式侧开门的唯一一款机型,在保证音质的情况下,WM-EX7回归复古设计,不失为绝对的经典。

1998年10月,索尼推出WM-EX9,这是索尼第一款QQ群变色机身外壳的随身听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外壳会展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红、紫红、蓝、绿等等,实际上还有一系列过渡颜色,所以有变色龙之称到今天,在“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背景下,外壳变色可比更换其他外壳有用得多。

同年,韩国世韩(SEA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 MAN MPF-10,随身听进入到了真正的数字时代磁带机,注定要被淘汰1999年,Walkman20周年,索尼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推出二十周年纪念款Walkman——WM-EX20,20的编号,便是20周年的寓意。

这是索尼磁带随身听最后的辉煌次年,索尼便推出了Network WalkmanWM-EX20做到了18.7mm的厚度,成为了当时最薄的随身听,它也是索尼在随身听上第二次采用不锈钢作为机身外壳,香槟金的配色,获得了“冷面杀手”的美誉。

为突出1979年Walkman正式上市的年份,在机器运行播放的时候,播放显示界面会来回循环“Walkman 1979”的字样,这也算是索尼为这台机器做的一个彩蛋设计了作为技术狂人索尼来说,经典的纪念机型没有“黑科技”怎么好意思拿出手呢?WM-EX20首次采用了座充!这个设计,整整影响了以后所有充电式电子产品的充电模式!。

座充设计WM-EX20

2000年,索尼推出其历史上第一款Network Walkman,使用了索尼自己开发的记忆棒作为存储介质随后,索尼公司向业界发布MD播放器的刻录新技术MDLP(Mini Disc Long Play),力图以此技术与MP3播放器一比高下。

也可以说,索尼在后期的随身音乐播放器大战中,因为路线和发展趋势的误判,错过了这场数字盛宴。

图片来源:Flickr如同诺基亚错过智能机时代,柯达错过数码相机时代,一个时代抛弃你,是没有任何预兆及声音的当我们在一件事物上能获得的东西越多,我们对它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分散当我们在随身听中获得极大的音乐满足之后,索尼的Walkman,注定会成为时代的印记,尤其是以磁带机为代表的Walkman。

磁带和Walkman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磁带,大多数只是存在在外语教材中了索尼自此错过了数字播放器当我们习惯性从口袋里面拿出播放器——可能是手机,也可能是iPod,也可能是MP3,然后接上耳机,可能是耳塞,可能是耳机,可能是无线耳机,按下播放,收听。

这些流程,不就是我们拿出随身听,放进磁带,带上耳机所遗传下来的,具有仪式感的东西么?仪式感让我们在使用依赖性较强的物件——比如手机等东西的时候只不过现在的人们,因为追求方便、因为慵懒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仪式感了,被这个忘却了的部分,成为了人们记忆中难以抹去的痕迹。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对音乐极尽全力的较真,手机里面的音乐软件,多如牛毛却找不到当初的感觉,各种只能是会员才能听到的高分辨率及保真度的音乐,根本让人们提不起兴趣来在各种流量明星的名字下面,我们已经很难找到让人为之一颤的音乐了,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音乐,已经被埋没在十几年前的时代,那个磁带、CD、胶片的时代了。

图片来源:Unsplash我们回顾索尼,只是想在情怀被淘汰,产品被淘汰之后,将仅有的记忆互相告知以便在某一天市场上没有Walkman的机子及磁带不再流通之后,更多人在记忆里能找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及意义“索尼大法”曾经代表的技术、做工、设计,已经远去,但是其遗留下来的后世影响,不锈钢、镜面、烤漆、Dolby、均衡器、背光等等设计,即便是放到今天,依旧极具时代感。

相对于已经过去了的工业时代,数字时代的便捷与精准,可以很清晰的找到人们的痛点,于是所有参与者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断的放弃和砍掉原有的业务、产品,即便还有维护的,也是多年才会进行更新Walkman所代表的随身听,和索尼在随身听上面的坚持,是整个工业时代遗留下来,难得的从一而终的守护者。

在磁带,CD,MD时代的竞争对手比如松下,夏普等,都早已经退出这个市场了;MP3时代的竞争对手,比如三星或者国产魅族等,也都早已退出这个市场了;甚至连MP3老大苹果iPod,也是几年更新一次iPod touch,其它机型几乎放弃了,音质最佳的iPod classic更是直接停产的。

而索尼Walkman,几乎每年都在更新,而且高中低端都覆盖已经抛弃磁带时代命名规则的索尼,在数字时代的产品线,最低端的B系列,运动防水的W系列,中高端的A系列,还有旗舰ZX系列,几乎都还在持续的更新着Walkman的开机导语,也从“Every Moment has its music”变为了“for music lovers, by music lovers.”

All lovers。一号公司每周带你深度解读一家公司之索尼点击下方链接进入1.《索尼有难》2.《索尼和它陷入的“时代泥潭”》3.《当索尼失去“美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