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长城资料(长城资料详细)满满干货

河曲县政协选编了一部《河曲文史·长城专辑》,委托我在长城知识方面把把关,顺便写个序文。我先睹为快地过了一遍,总体感觉是非常接地气,非常有成果。充分展示了河曲这个文化大县长城人的风采,体现了河曲文化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和转型。

长城资料(长城资料详细)满满干货

 

长城研究的基石——《河曲文史·长城专辑》序杨峻峰河曲县政协选编了一部《河曲文史·长城专辑》,委托我在长城知识方面把把关,顺便写个序文我先睹为快地过了一遍,总体感觉是非常接地气,非常有成果不仅长城资料真实翔实,有较强的史实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而且充分展示了河曲这个文化大县长城人的风采,体现了河曲文化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和转型。

特别显示了河曲县政协在文史资料研究汇编方面的正确方向和成功突破河曲是山西省的长城资源大县,更是长城资源特色县明长城从辽东鸭绿江畔出发,走向秦皇岛的大海边歇脚又从大海出发一路西来,行进到偏头关的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然后挽着黄河的手蜿蜒南下,走到河曲,再从石梯隘口渡过黄河奔赴陕西省,结束了它的伴河之旅。

这段与黄河并行的黄河边墙,或高居悬崖边俯视黄浪,或龙卧黄河畔守卫河湾,石墙与石壁同固,土墙与大地共辉加之古堡林立,排布于黄河岸畔;墩台雄峙,虎踞于山巅高阜,阵势强大,气象万千,是整个万里长城中最具特色的段落。

以山西省文物局2007年调查的数据,河曲境内长城墙体共有25处55公里,关堡17处,烽火台等单体建筑58处其实际的情况远不止这些,据史书记载,河曲境内不仅有明长城,还有从偏头关到风陵渡的清代长城,也是一道沿河长城,肯定是从河曲县经过,应当是有遗存的。

更有一些早期长城,如石梯隘口上面的古堡,明显是明代以前的早期城堡,是和火山军同时修筑的宋代城堡?还是更早的北齐城堡?尚有待考察研究史书记载着黄河南岸有秦代长城,我在偏关境内的黄河畔上就发现了八处,河曲境内是否也有,应当是河曲长城人尚待考察研究的课题。

总之,河曲县丰富的长城资源不仅是河曲县的文化自信,也是河曲县的骄傲,更是这个文化大县可以开发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河曲县的财富河曲是长城文化发达县由于拥有丰富的长城资源,随着人们对这一人文景观的修筑、利用和保护,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也同时留下了人为创造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学科:有黄河和长城共同防御边关的军事学,有黄河畔上修筑长城建设古堡的建筑学,有历代修筑长城和长城内外防御征战的历史学,有体现在长城寺观中的宗教学。

河曲县地处黄河边上,又是长城边上,广受长城内外的文化影响,既奠定了汉民族农耕文化的根基,又吸收了河对岸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精华一条大河是一条畅达的通道,一条大船是一座交流的平台河曲人在长城边防不紧张的时候,跨过长城,渡过黄河,到内蒙古走西口,将蒙汉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这样又滋生了长城内外民族交融所形成的民歌、戏剧、舞蹈等艺术,还有受胡汉杂居影响而形成的民俗学,诸如走西口文化、饮食文化等河曲境内丰富的长城资源和深厚的长城文化,给长城的地域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更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可能,可以说,研究河曲长城大有可为。

河曲县的长城资源非常有研究价值,但是靠谁来研究?首当其冲是靠河曲本地人,本土的长城人方是研究本土长城的主力军,这部《河曲文史·长城专辑》的文史资料汇编就是明证这部长城研究资料,作者大多是河曲人,有干部,有工人,有教师,都是业余的游击队。

其中有长期致力于河曲长城文博事业的马福善老先生,也有身为正县处行政干部,但长期热爱长城的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河曲长城分会会长乔生文,有文学著作颇丰,近年转型潜心研究长城的县文联主席、作家岳占东,也有从教未敢忘长城的老教育工作者武永奕,有为生计奔波为糊口打拼的下岗职工王铭、秦文理。

还有一半儿从政一半儿从长城的科级干部武忠雄、刘喜才看了这个阵容,真为河曲长城而高兴,他们是真正的河曲长城的陪伴者、守护者,有了他们,河曲长城不感到寂寞,不感到孤单这一篇篇饱蘸心血的文章,不仅是立足本土对本地域的长城进行研究的丰硕成果,更是这些长城的痴迷者伫立长城边上,向河曲人、向中国人发出的呼唤和倾诉!爱我长城,爱我河曲长城!在如此良好的氛围下,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河曲县的长城研究队伍肯定会逐步强大。

人才济济河曲长城很有研究价值,河曲的长城人又有高涨的热情,这就奠定了这块土地上研究长城的牢固基石有了这块基石,不愁垒不起华构和大厦从《河曲文史·长城专辑》看,河曲长城人正在一块砖一块砖地认真垒筑:有对长城资源的调查,有对长城边贸、长城战事的研究,有对古营堡、古村落、古庙的详细考察,还有对长城文化的深刻挖掘,更有一些怀古述往的文章、建言献策的心声,无不体现了河曲长城人的爱心和雄心。

我作为一个长城研究同行,真诚地为你们点赞!但是,我们认真品读这些文章后,发现有许多篇幅略显肤浅,资料还不够翔实,挖掘还不够深刻,有待于以后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讨最后,在品读这部厚厚的书稿时,还涌起一种感动:一是前面提到的这部书稿全是业余的、草根的长城人所撰,其精神和境界是可嘉的。

他们在百忙百业中能够选择长城,真是一种明智之举,他们是忻州长城界的典范二是河曲县政协能够慧眼识珠,担当起编印这部《河曲文史·长城专辑》文史资料的重任,实属不易这是一件伟大的文化抢救事业,是一件奠基与拓荒的事业,是功在千秋的事业。

在此,我作为忻州市长城学会的负责人倍感高兴,如果每个县都能像河曲县政协这样,抢救当地的长城文化资源,那忻州全市的长城资源何愁宣传不好,何愁研究不好,何愁不会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在此我特别感谢河曲县政协,感谢丁二明主席,你们为忻州长城界真办了一件大事,好事!你们的事业将与长城同辉!。

2020年12月(作者系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常务理事、忻州市长城学会会长,山西省十大最美长城卫士、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十大杰出人物)

编委会主任:杨峻峰副主任:张俊亮、敬培军编辑部主任:杜鹃本期编辑:史文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