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手记(金领手记在线阅读)奔走相告
对人才来说,重要的是到听得见炮火的地方去。
在中国公关界,被尊称为“姐夫李”的李国威终于不再低调,从专注于写跨国公司内部那些事的《金领手记》走上前台,走进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演播室,和魏武辉来了一场面对面论战这件事的背景是,前不久大学讲师魏武辉发表《公关到底重要吗》一文,直接把公关人定性为打杂的,李国威则发表以《我要和魏武辉玩命》进行反击。
节目的开场风暴是:公关,到底重要吗?魏老师先提出了三个观点:一,公关不那么重要;二,公关的目的就是发稿、灭稿;三,公关上位,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行姐夫李也回应了三个观点: 一,公关被误解了;二,公关和媒体共同重塑媒体价值;。
三,公关具有总参谋部的高度,尖刀连的冲锋两人围绕各自的核心观点做自由辩论,对于“公关是不是打杂的”这种说法,似乎谁也没说服谁。
节目组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他们在这场节目录制之前,曾经采访了一些同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公关是要打杂,但绝不是打杂的命我们认为魏老师把公关的职能看得太过单一,似乎公关只是找找媒体发发稿件的工作,其实媒体只是公关要沟通的利益相关方中的一块。
公关要干的事,是外部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企业经营发展氛围,内部凝聚思想,提升士气公关能做大谋略,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施加影响这场精彩的“战斗”局势究竟如何,还要等到5月7日(星期六)19:00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才能揭晓。
我猜想,很多公关界的同行都会关注这场“战事”我已经不记得认识李国威有多少年了,反正看着他的头发颜色在变化,但身材一直保持挺拔、无啤酒肚,很健康的民国时代知识分子样子他如果去做大学老师,他的课堂上一定坐满女生。
我最初“认识”李国威是从文字中,他当时是新华社驻英国记者大约20年前,《中华工商时报》开辟了一个专版,用14个同样的问题,采访不同的人,用整整一块版面来报道一个人,而且没有广告,这是很少见的我已经忘记前面13个问题,只记得最后一个问题:“ 你是否考虑过死后埋在哪里?”真是敢提问题呀!。
负责这个版面的邵红是我朋友,有一天,她得意地给我看一篇人物报道,被采访对象的照片几乎占到四分之一版面被采访者就是李国威,当时他已经离开新华社,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做公关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跳到第14个问题,李国威怎么回答的呢?“和我爱的人葬在一起。
”如此浪漫的回答击中了我的心,不愧是公关人!再后来,李国威去GE做公关,他之前担任这个位置的GE公关人是段女士、刘波段结婚后去加拿大定居,刘担任GE工业部门经理从此开始了和李国威更多的工作采访层面的接触。
比如他安排我和人民日报前一天飞往上海,和GE中国总裁第二天在早餐期间进行采访GE的总部在上海,因此活动大都是在张江GE中国研发中心进行李国威便长期住在上海因此我对李国威的了解基本上是拜读他写的《金领手记》,讲的都是发生在500强企业中的一些外人不了解的事情细节。
比如GE人特别重视演讲中的PPT,曾经有一个国内企业来GE做介绍,一个美国老板刚看到第一页就说:“Next ”,第二张图刚出来,他就说:“Next”,中方人说:“没有了,就三页”我能想象出GE老板的气色。
还有一个中国人走上讲台,说老板有事不能来亲自演讲,委托他来介绍这个人刚放出PPT,就吓昏倒在地在我后来见到很会用PPT进行演讲的人,总是会猜想是GE培养的,一问,还真是八九不离十对我来说,拜读《金领手记》不仅是了解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白领和金领们的所思所想所做很重要的渠道,也从中找到一些老朋友的踪迹,比如他在4月21日写的《“沪上首个公关案例”完成之后》,他访问的人物是利乐全球公关经理杨斌,一个令人佩服和尊敬的女性。
我曾经多次和她打交道,小小的个子,说话声音细声细气,确是中国公关界鼎鼎大名的元老之一,她的中英文俱佳,说出口落在纸上就是文章,没有啰嗦和废话端庄优雅又才华横溢的杨斌: “small potato grows to a big one ".
从今年初,就听说李国威从上海回到了北京,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陆续也有朋友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我从《金领手记》中他所写的读书笔记中,隐约看到他正在思考的问题和心路历程比如4月22日他在《优秀青年为何都奔了乙方》一文中写道:。
最近在读凯文· 凯利的《必然》,他说:“30年后,互联网似乎会充斥着APP、平台、设备和远远超过一百年的注意力所需求的内容”可是到了2050年,另一个白胡子老头会说:你能想象在2016年当一个发明家会有多棒吗?那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你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上传到云里面去。
凯利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加开放,有更低的壁垒,更高的利益风险比,更多的回报和更积极的环境。未来的人们回顾此刻时,会感慨到:‘哦,要是活在那个时代多好!’”
有点理想和行动精神的人,都会被这个时代的乱像所困,也都会在行动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定位无间歇的思考和行动,让创造力自由放大的行动,是推进我们今天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也许我们应当停止甲方和乙方的对立,对人才来说,重要的是到听得见炮火的地方去。
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李国威“听得到炮火的地方”在哪里?在4月28日下午,苏秦大讲堂2016年首场开讲,通知中说,特邀苏秦智库专家、前GE中国公关传播总监李国威做题为“新媒体时代公关向何处去”专题演讲我注意到这个“前GE”字样,尽管我不在现场,但我完全相信,李国威那天的演讲一定精彩。
我从苏秦大讲堂发表的信息看到,李国威提出,当今公关人存在诸多困惑比如新公关学什么,老公关还有用吗?公关和营销还要不要做,如何做?企业开了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为何上不去?这与微信运营者的写作水平、文章写作关联度及社会注意力被海量信息分散有很大关系。
内容必须非常独特、非常出色,才会有非常大的阅读量和大的影响力李国威老师分享了他最近的两点思考:第一,公关行业发展的核心是一个关联度问题; 第二,做营销、做公关要关注社会议题,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思考和非常接地气的行动来实现营销的过程。
我特别赞同李国威对公关人的成长所提出的忠告,他告诫年轻的公关人,首先要打好基本功,要自信,要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其次要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公关人既要有战略大视野,也要接地气紧贴时代热点只能用“讲的真好”这样通俗的大白话语言来表达赞同。
如果谁还想亲眼见并听到李国威对于公关的精辟观点,5月7日(星期六)打开电视,观看19:00第一财经《头脑风暴》
就在我准备发出这篇文章时,发现《金领手记》又推出一篇力作--《危机公关的少说话》这一次,针对百度魏则西事件,李国威从公关的角度说说危机公关多年的经验和接受过的培训告诉我们,危机公关要在第一时间反应,错过的机会永远不可弥补。
互联网时代,我们把反应的时间从过去的24小时改为1小时,更牛的公司,要求半小时就回应迅速回应一定有效果吗?在危机中,有时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或者说,危机公关永远有回应和不回应,回应还有早回应和不急于回应的选择。
你要选择充分回应还是简单回应充分回应就是态度好?就能获得同情和支持?简单回应就会被人当成逃避而加深危机吗?我们看到的是,危机公关似乎都是主动回应,获得理解,化解矛盾其实,更多的危机都在少回应甚至不回应中化解。
百度魏则西事件,回应是应该的,但是百度推广的第一次回应是败笔我常常为公关辩护,强调危机处理需要高层的决策,公关部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但是最怕的是公关的所谓专业技能,把事情搞糟不幸的是,百度推广就是公关把事情搞糟了。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李国威是如何进行分析并提出怎样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那就去打开《金领手记》5月4日这一篇。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小说)学到了吗
本期上榜节目所属播客:大内密谈、问题青年、忽左忽右、日谈公园、文化有限、蜜獾吃书、糖蒜广播 、撕票俱乐部、fit4life、鹰眼时…
-
hhhh(hhhh是什么意思呢)墙裂推荐
我好菜啊是用于表达对于自己不如人而内心羞愧的内心情感。
- 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泡尔生读后感)这都可以
- 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泡尔生读后感)居然可以这样
- 郎雀(郎雀漫画)学会了吗
-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难以置信
- 九州幻想(九州幻想电子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