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峰与谷(峰与谷读后感)不看后悔

人间值得——读《人间值得》有感 来到地方工作,以为不会值班,没想到还是要值班。值班也好,有个独处空闲时间,就想着看本书。在家里,老婆买了很多书,

峰与谷(峰与谷读后感)不看后悔

 

人间值得——读《人间值得》有感来到地方工作,以为不会值班,没想到还是要值班值班也好,有个独处空闲时间,就想着看本书在家里,老婆买了很多书,挑来挑去,就选了这本中村恒子和奥田弘美写的《人间值得》这本书不大,也数也不多,200来页,一个晚上看完正好。

《人间值得》这本书主要是将中村恒子的一生归纳总结,谈体会、说感慨、话经验中村恒子16岁开始踏上从医之道,从事心理(精神科)医生工作将近70年,一直干到90岁我认为值得一看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位90岁、干了70年工作的人的阅历,本身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另一方面,她从事的工作——心理方面的医治,肯定会遇到比我们平常人更多类型的问题,加上自身的生活工作情况,恒子老师的人生感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想必更加有意义,更加值得去思考。

这本书根据恒子老师不同的人生阶段,分了6章节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情况,生活情况以及老后生活《人间值得》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谈:工作是为了什么?恒子老师说:在思考“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之前,先试着挑战一下,不那样的话人就会止步不前。

恒子老师家里有5个孩子,她排老二,那时候高中就要参加劳动(应该在1940-1945年之间,日本侵华最盛时期,但也是日本国内最紧张时期),她因为个子小无法干其他活,只能帮忙搬运丝线,感觉“工作很无趣”后来,恒子叔叔说可以资助学医的人,她就在老师劝说下参加考试,考的还不错。

“比起在工厂里看不见希望地工作,也许当一名医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还可以继续中断了的学业”就这样,恒子老师16岁,独自一人从广岛到大阪,踏上她的从医之路从十几岁开始接触工作,对工作的目的和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是恒子老师终身思考的问题。

她以过来人的眼光,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认为工作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方面是,心态要放平“在人生中,工作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期望过高或心思太重,就容易失望或焦虑”“人们常被教导要胸怀大志,但是愿望过于高远,大脑就会陷入对未来的焦虑中,只盯着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就无法专注于眼前,经常感到迷茫。

”工作就是赚点钱,赚点能温饱的钱就可以了不需要为未来还没有到来的事去过多地思考,或者焦虑另一方面,工作就是干“行动才是促进工作的良药”不要让空闲占据了你的大脑,适当忙碌的状态对自身会更好“自觉的通过自己努力主动改变眼前的工作,活出自我。

”总之,“习惯遇事不抱怨,依靠自己解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想办法解决”“这不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由自己决定吧”如果遇到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办?除非给你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危害,否则,也没有关系,尽可能去做总比瞎想强。

其实,第一部分就是恒子老师对工作的态度总结喜欢的工作,就不用讲太多讨厌的工作,大多数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这时候,工作时就不要七想八想地,不要过于思考是喜欢还是讨厌去干,去做,去忙碌一些,就像做饭、扫地一样,自然而然成为习惯。

“无论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进入往我的状态”把焦点放在具体工作上,尽力去做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呢?这就是《人间值得》讲的第二阶段工作中的情况恒子老师用两个标题说明该如何对待工作、对待人际关系,我很受启迪一个是“

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恒子老师这个感慨,是源于她毕业后的经历医学院毕业后,因为日本战败,工作非常难找一位买冰激凌的大叔向她推荐他弟弟的诊所,这位大叔是恒子老师上学打工时认识的恒子老师到诊所,不仅要为医生诊病做一些配药、陪同出诊等辅助工作,还要干打扫卫生、照看孩子的事。

两年后,遇到以前一起实习同学,给她提供一个奈良医大招聘精神科医务助理的信息于是开始了影响她一生的精神科医生的工作这样起伏波折的找工作经历,让恒子老师对待工作,对待机遇都有了很不一样的感想“当转机来临的时候,与其计算无谓的得失,还不如认真真地把握握住。

总想着得失,那么就会觉得勉强自己,甚至产生心结与其如此还不如率性而为跟随心的决定是不是觉得有点心潮澎湃?是不是不只是有打算,还想试着做做看?当这要问自己,并得到肯定回答后,那么继续抓住机会把握好这次转机,下次新的机会还会等着你。

给我机会的,任何时候都是人”她在诊所工作的时候,无论是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去做如果放到现在,估计,很多人都毛起了但是她没有那她是怎么想的呢?她认为,“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为中心,然后一步一步积极行动。

如果你多次尝试仍然不能说服自己,那么就从现实和能力出发一点点去尝试新的事物”“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只要是别人给予的东西,自己就应该感谢对方”我想这也许就是她心态平和地接受一切,同时,又能抓住机会,努力向前走的原因吧。

另一个是“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这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工作中不知道还如何相处之道的人,更应该好好读读,仔细琢磨首先,在工作中,能帮忙的,就顺手帮;不能帮忙的,就说一声“不好意思”毕竟,“。

人和人之间就是互相帮助的关系”这样相处就会愉快许多其次,如果遇到特别讨厌,或者很烦的人怎么办?很简单,首先是心理距离拉开,不去主动接触,不去特意维持(因为你去接触、维持了,也没有用,对他/她来说,这些都是徒劳的),不用去看别人的脸色而小心翼翼;如果还不行,那就。

拉开物理距离再次,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点是,“交朋友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通过权衡得失来交往是不可取的当你想要遵从内心而活,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会被外在多余事情所困扰所谓多余的事情,就是想要变得伟大、想被大家认可、想拥有更多的金钱,也就是想更加怎么样这种欲求。

”忠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少一些市侩人啊,都希望能真诚地交往总之,与合不来的人交往尽量简单,尽可能不去互相麻烦;与有共同话题或合得来的人,则可以保持亲密的交往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恒子老师在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怎样与丈夫相处、怎样与儿子相处恒子的丈夫是耳鼻科医生,结婚后发现他特别能喝酒下班后,就喜欢与同事朋友一起流连于各种酒馆,家里事不管不问我们生活中或许不会遇到嗜酒如命的人,但绝对会遇到抱着手机不放的人,或者不是这样的看不顺眼,就是那样的不舒服。

问题的形式内容不一样,但对于我们心境的影响却是一样的恒子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句话“让心归于平静”无论工作还是家庭的事,都不要对没发生、不确定的事过于考虑吃好睡好,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只有用清晰的头脑思考,才会有新的积极的想法出现,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许多事情,或许睡一觉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反而因为焦虑、考虑过多而浪费了许多时光,更败坏了心境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到当下,做好眼前的事其次,生活、工作中肯定遇到痛苦的事情或者时刻我们要意识到,“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也不要浪费。

”“如果今后有了痛苦的体验,这也可能是学习新事物、新看法的重要时机即使遇到困难,只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持身体健康,坚持努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奶酪之父”的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峰与谷》中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高峰还是低谷,要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变化中的客观事实上面,这样就能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从逆境中寻找新的转机,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开始从低谷向高峰攀登。

第三,不要比较有人说,幸福是比较来的,按照这种说法,痛苦也是比较而来的,相对来说,痛苦的时候会远远大于幸福的时刻不要去想“非必不可……”“更要……”,因为你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会有烦恼所以,“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实在毫无意义,这只会消耗你的精力。

”别人有别人的日子,我有我的生活,过好我的生活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还有,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这是恒子老师在试图改变丈夫嗜酒爱好失败后明白的最大道理强迫他人接受你的要求或者改变,你痛苦,他也痛苦“不要试图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我觉得这才是应该考虑的关键。

”至于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牢记一个原则:对待大人和孩子一视同仁这个很重要,可以划下终点线现在网上许多人发视频,说陪孩子写作业整出心脏病什么的,然后更多的人在下面评论,说就是就是,大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其实这种想法或者做法是不对的。

关键是没有想好怎样与孩子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而不是当成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我向来认为,不是我们陪孩子,而是孩子陪伴我们,是我们需要他们所以,我很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恒子老师和我的观念一样,多去做,多陪伴。

没有什么心灵手巧,或者奇思妙想,那么,做顿饭,或者一起读读书,都是很好的陪伴孩子能感受的到你是不是真的和他在一起另外,“当他们想找你聊天的时候认真倾听,不要把孩子只当做小孩子对待,多尝试和他们一起思考,时不时问他们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

”我上班的地方离家有些远,每次地铁+步行,单边在50分钟左右早上7点半必须出发,晚上7点才能回家即使这样,我仍然每天早晨、晚上都要在家和孩子一起吃饭,慢慢习惯了,晚上他都要等我回家再吃饭,实在饿了就先吃块饼干。

在饭桌上,我们可以讨论学校的趣事,学习的状况,读书的感受,有时候他会主动告诉你一些今天或者这几天他学到一些好玩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或者顺口溜,我也会给他讲一些社会现象,和他一起分析、分享我的观点与孩子相处,你要多学点东西,要不然,他问你一些东西,你不会,就有些尴尬;你要多学会控制情绪,你的肆无忌惮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发飙,对孩子、自身都不好;你要多一些以身作则,你说的话、做的事,对他来说就是肯定的、不会改变的,如果言而无信,他会看穿你的一言一行……总之,

育儿过程,就是让自己越发优秀的成长过程等孩子慢慢长大,牢记那句话,对待大人和孩子一样,平等对待,不要阻碍他的自立,不要试图全面掌控,否则成长就会停止书的最后一部分,讲的是恒子老师晚年是如何对待生活的,主要是第二作者,奥田弘美,回顾和恒子老师相处的日子有感而发。

恒子的丈夫因为嗜酒的缘故,在60来岁的时候就半身瘫痪,没有几年去世两个儿子也都是从事医学,成了家晚年的生活,要学会和理解独孤的生活对恒子老师来说,这不是件苦闷的事,“孤独不等于寂寞,接收孤独的美妙,生活处处有乐趣。

”她始终认为,人一生都是一个人生活的她想透彻了,也习惯了最后她告诉我们,“和周围的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维系和谐关系的关键”对于子女的生活没有过多打扰,即使他们住的很近,也仅仅是周末才相聚,平时各忙各的。

奥田弘美最后形容恒子老师,“恒子老师九旬的人生,正如田野里盛开的莲花一样,随风摇荡,她满身都是轻盈、柔和与坚强”恒子老师的感悟对于我来说,很受启发,特别是与人交往的原则,平复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等等正如她的自画像说的样,“。

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我也要像恒子老师那样,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