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不该存在的文物(不该存在的文物读后感)不要告诉别人

01.那一天,是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然后散步一般走进一个洞窟。是天意吗?

不该存在的文物(不该存在的文物读后感)不要告诉别人

 

01.那一天,是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然后散步一般走进一个洞窟是天意吗?突然地,就在王道士的眼前,一面墙壁莫名一震,一条宽大的缝隙在墙壁上豁然裂开,这突然的变故让王道士的心下不禁一凛,他有些害怕,他不知道这突然裂开的缝隙于他是天谴,还是……。

但好奇,还是让他轻轻地、小心谨慎地走上前去,一只眼睛趴在缝隙那朝里看,他感觉里面是一个洞穴他的好奇心更重了,他扒开缝隙,走进了洞穴洞穴不小,里面,满满当当的,是一洞的古物是文化的悲哀吧?就这样,厚重的中国历史、敦煌文化,就这样重现于人间。

出现在不该出现的时间,不该发现它的人面前它不知道,它此时的出现,是它的悲哀,是历史的不幸,也因而在中国耻辱柱上划上了一道重重的刻痕那天,沙漠之上日出,光亮、闪耀,而它的红润如血02王道士在洞窟里随手扒拉着,当然,他不懂这些古物的价值,只是想,这些东西在我面前现身,八成是神看我这几天辛劳,给我的酬劳,他们是在让我用这些东西给自己换一个好的前程。

我不能拂了神的美意,赶明就去县长那,给他几样,让他照拂我一下县长是文官,看了王道士给他的经卷,听了他讲经卷的来头,已知这事非比寻常,得报告给上头甘肃学台叶炽昌是金石专家,接到县长的报告,一下子就掂量出了洞窟的份量,他火速把这事上报给了藩台,并建议藩台把文物运往省城妥善保管。

藩台听了报告,来回踱步,他在考虑,只不过考虑的不是文物如何保管,如何运送,而是这文物从敦煌运到省城需要花费多少银两,花费了银两于他有没有现实的利益斟酌、思量之后,蕃台决定文物还是留在敦煌,留在洞穴里吧呜呼,彼时中国确是贫弱不堪,但还不至于掏不出这运费,不说其他,单看清朝官员酒桌上的奢迷。

且中国官员也非全是买卖而来的无知之辈,不然也不会在收到王道士送来的礼物后,在安静的书房细细审度后,就能大致推出经卷书写的朝代只是他们都没有一股炙热的情怀,没有去想,对文物应怎样妥善安排为最好,只是对王道士说:"下次来时,再给我捎点来",心里想着,自己收藏一点,给那个能提拔自己的官员送点。

03文物在官员手中来回走动时,敦煌却迎来了另外,它们从没见过的蓝眼睛、黄头发人的造访,这些人出现在敦煌时,满面风尘,他们心里已做好了就是被打、被杀,也得想法把这千年难遇的文物偷几卷出去的思想准备只是他们没想到,敦煌没有关卡,他们不需要任何手续,他们就走到了洞窟跟前,挡在洞窟前面的,只是一道砖垒的门,守住洞窟的只是一把看起来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打开的锁,而钥匙就挂在那个在洞窟跟前晃荡着的道士的裤腰上。

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森严的守卫,也没有官邸让他们亮出证件,没有,什么都没有,敦煌的莫高窟就这样明晃晃的站在他们跟前他们不禁有些失望,失望于他们的规划,他们的措辞,他们满腔的斗志在这里都没有了用处他们走到跟前,用蹩脚的中文和道士交流,然后……。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随身带来的俄国商品,换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了34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用少量银元换走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了300多卷写本、2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又来……每一次,都只有王道士一人在把门,每一次都不需要严谨的外交辞令做铺垫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一车又一车,中国的文物就这样走向了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