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北诗话(瓯北诗话小引翻译)干货满满
关注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
月日用时:分钟得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①,究极本领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概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再三展玩②,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寻绎③,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上下④,其才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会⑤,自成一家惜乎老至耄⑥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
⑦于终身不窥堂奥者(选自清•赵翼⑧《<瓯北诗话>小引》)[注释]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②展玩:展读,赏玩③寻绎:探求推理④相上下:相比较⑤挫笼参会:吸收、综合和比较⑥耄:八九十岁⑦差胜:略微超过⑧赵翼:清代文学家,常州人,乾隆进士。
《瓯北诗话》是赵翼的诗论专著,选文是这本书的自序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①教然后知困②学学半③究极本领④再三展玩⑤因窃自愧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3.请简要分析乙文的写作目的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同B.《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文的“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D.赵翼虽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记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警告,晚年落得个“意与日去”“悲守穷庐”的结局。
参考答案
【分析】译文:【甲】即使有可口的美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即使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乙]序意思分几层:第一,少年读书,未深入,却以为读懂了第二,晚年回首读书,发现以前只懂了十之二三第三,很后悔少年读书不精,否则可以增进才学。
第四,老了已不能进步了,但要告诉大家这个道理赵的本意是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了,才能读懂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一个问题,答案会不同的【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困惑②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③句意:穷尽本领。
究极:穷尽,终极④句意:一次又一次地展读,赏玩再三:一次又一次⑤句意:因此偷偷地感到后悔惭愧窃:偷偷地,私自(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虽,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句意: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②重点词:觉,发觉向,以前犹,好像句意:发觉之前所阅读收获的东西,仅仅是这些书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罢了(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乙文中“惜乎老至耄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于终身不窥堂奥者”,可以看出乙文强调的是: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了,才能读懂。
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参会”古今义不同,古义是综合和比较;B.有误,“温故知新”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C.正确;D.有误,赵翼能“知不足”,能“自反”故选:C答案:(1)①困惑;②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③穷尽,终极;④一次又一次;⑤偷偷地,私自。
(2)①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②发觉之前所阅读收获的东西,仅仅是这些书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罢了(3)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了,才能读懂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
(4)C【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资料来源:网络▍综合整理和编辑: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谢谢!领取7-9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1关注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 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2回复文字:电子课本进入公众号,点击左下角的键盘图标,到聊天界面
往期精选学习重点2020秋统编版7-9年级上下全册教案课件【预学案】统编语文七~九年级上册汇总2020秋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2020秋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2020秋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可下载)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可下载)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可下载)
2020秋语文、数学、英语1-9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可下载打印2020年最新版:7-9年级重点必背古诗文全汇总!(可下载打印版)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中小学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答题模板,建议提前掌握!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详解(文末可以下载打印版)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阅读理解答题模板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练习(可下载电子版)
超齐全!7-9年级名著及读书指导方法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汇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汇总统编语文7-9年级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九上语文理解性默写常考题集合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诗歌详解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编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END——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020秋1-9年级全套最全电子课本!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瓯北诗话(瓯北诗话小引翻译)学会了吗
绝句第十一讲:学习诗人的语言和渔洋第十法。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诗人的语言和渔洋第十法。一、诗人的语言对诗人来说,语言是诗人塑造…
-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学大辞典pdf)干货分享
目前完成的已经有超过40种的专业辞典资源。
- 李清照的词集(李清照的词集有哪些)怎么可以错过
- 文怡家常菜(文怡家常菜app)奔走相告
- 文怡家常菜(文怡家常菜app)一看就会
- 喻可欣 情海星空(喻可欣什么时候写的情海星空)一篇读懂
- 严凌君(严凌君的青春读书课怎样)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