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流光(盛夏流光哪个颜色好看)一篇读懂
《巴彦淖尔日报》
行走在时光里总有一些遇到的人、见过的物、经历的事难以忘怀一人、一物、一景都会勾起一段温暖而美好的记忆依然感动
记忆里温暖而美好的时光
油糖烙饼□田雪瑞(前旗)去团结村巡线时,我被一阵熟悉且极具诱惑力的香味困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循着香味向一户人家的院子走去这家的大娘正在厨房里烙油糖烙饼,熟悉的铁锅土灶、熟悉的酥色香气让我和大娘有了共同的话题。
大娘知我是个巡线的电工,也不见外,将烙好的油糖烙饼切开,端了一盘给我,说:“快吃哇,师傅!庄户人家的吃食不要客气”我已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吃这样的油糖烙饼了,只知道我的童年因为有美味的油糖烙饼的陪伴而变得更加美好。
儿时,我在村办的小学上学那时,春秋冬三季,学校都是一放学制,即上午九点上学,下午四点放学,中间没有午休和午饭的时间中午要是饿了,就趁课间拿出自带的干粮来吃油糖烙饼是大部分同学常带的食物那时,母亲经常为我们烙这样的饼:捏几粒糖精溶于水中,与胡油、苏打一起和在面中,然后将面擀成一公分厚的圆盘状,再用刀尖在上面横着、竖着划出若干条斜线,使饼面上呈现出一个个规则的菱形块儿。
灶内,麦草一一缕一缕地续着小火,待油糖烙饼出锅时,整个厨房都香气四溢母亲为我们缝制的书包里有放干粮的夹层,每天上学前,母亲总会把油糖烙饼装袋放进我们书包的夹层内那时装干粮的袋子不外乎是使用过的咸盐袋、奶粉袋。
现在想来还是那时环保,一个袋子能重复清洗使用一个学期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课间与小伙伴们蹲在墙下啃饼吃,要是谁没带干粮,其他同学也都乐意掰下一块与其共同分享还记得有一次吃饼时,一个小伙伴奢侈了一把,从书包里拿出半洋瓶糖稀,大家争抢着将糖稀抹在自己的饼上,大口吞吃起来。
此刻回想起来,还有比那更美味的吗?课堂上,我们总是禁不住书包里香气的诱惑那时,油糖烙饼不只是果腹的干粮,还是美味的零食有时掰一块放入口中,没被发现算是侥幸,要是被发现了,老师手里的红柳棍是不会顾忌什么情面的。
那时的家长也绝对不会去找学校投诉或与老师理论的母亲总会抚摸着我的抽痕,训斥我,要我以后好好遵守学校的规矩,听老师的话,然后再烙一张多放了些糖精和胡油的饼,装好,叮嘱我:“好好听课,下课再吃”后来,去公社上了初中,过上了住校生活。
校办的商店里各式面包、油旋、方便面等挑逗着我的味蕾,我开始排斥母亲做的干粮临上学前,我会把母亲装在我书包里的油糖烙饼掏出来这时,母亲无奈地再一次掏出手绢,翻出几元零钱,交到我手里母亲叮嘱的话随着自行车的前行,逐渐消失在我脑后。
宿舍里一群十几岁的少年看着武侠小说,吃着面包、油旋方才是时髦事、开心事再后来去城里念高中、读大学,父母总是说,考出去不容易,城市花销大,不要委屈自个儿,该花就得花我那时真是“听话”,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课下,我常和三五好友相约下馆子、泡酒吧、打游戏,理所当然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根本不曾用心体会过父母土里刨食、架线挣钱的艰难。
如今,我已成家立业,和妻过着月月领工资的平淡生活母亲常说:“现在可是赶上好时代,有好条件了,要懂得知福、惜福、享福”想想也是儿时,家里水瓮里的水都是父亲从一里外的甜水井里挑回来的,想喝口热水,母亲得烧一捆柴火,拉动风箱,静待水烧开。
这在当下都不是什么事大娘烙的油糖烙饼如此美味,不免又多吃了两块,我谢过大娘,出了院门,拨通了电话:喂,妈,我们周末回去,到时就吃油糖烙饼哇……
感悟梁外□王德义(临河)十多年过去了,那年回梁外的记忆依然清晰2006年盛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携妻带孙和几个弟弟妹妹应东胜哥哥的邀请,踏上了去梁外探亲的路途好像是年龄大的缘由,或者是想亲人的缘故,心情非常急切。
还不到半路,又接到一个电话,东胜的哥哥说三代人在等待,要到大酒店相聚我大为惊叹,到大酒店,三代人,看来梁外人是有钱啦!我们来到东胜城区时正值午时鄂尔多斯高原的盛夏较为凉爽,趁着凉爽绕城区街路兜了一圈后,我们和亲人们相聚在颇有名气的威虎山大酒店。
梁外和后套的亲人紧紧围座在摆满丰盛佳肴的两桌宴席旁,饮酒寄深情,盅盅杯杯情深意切亲人相聚,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多数是第一次见面,稀罕极啦!年龄最长的姐姐已66岁,最小的孙孙和外孙也都八九岁啦,老姐姐热泪盈眶,小孙孙欢天喜地。
这个叫舅舅,那个喊爹爹侄儿和外甥都是成双成对的,赶上好时代念了大学成了才,两个都走上了行政工作岗位,还有几个当工人的,在小公司当老板的,除了老者以外,大多住进了装修一新的楼房,还购买了小汽车想到我头一次到梁外,那还是改革开放的头几年,梁外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七沟八梁小杂粮,四野荒凉风沙大。
那时,哥哥姐姐脸上带着忧伤,因为父辈当过地主,出身不好,总是觉得走不在人前如今的哥哥姐姐过得都很幸福迎来了亲人真是乐得不得了,两日里逛大街、进公园,走家串户还到成陵姐姐伴着弟妹,手拉着手,朗朗笑声一阵又一阵。
多年不见的亲戚总想让你吃得好一点,一席刚罢又一席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见了亲人格外高兴,争相订餐野外的手指红公鸡、现杀羊煮手扒肉等做得特别可口,梁外小吃拨荞面、沙盖稀粥、忽了儿饭也是别有风味更有情趣的是,每到一处,不等客人坐好,马头琴声响起,蛮汉调、连四曲歌声悠扬。
梁外人唱梁外调特别正宗,风味浓郁,句句动听梁外人的热情好客和盛世赞歌融合在一起,使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想到了父辈走西口的故事,想到了每次到梁外看到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谒拜了成陵话别时,我站在一个高高的坡梁上,再次深情地瞭望鄂尔多斯这片神奇的土地,真是富饶美丽,一派好风光!我凝视着一片生机勃勃的幼松林,望着正在松林里嬉戏玩耍的两个小孙孙,仿佛看到了梁外人绚丽多姿的明天……
(注:梁外指今黄河南岸鄂尔多斯地段坡梁地一直到和陕北接壤的高原地。)
沙枣连心□刘文忠(杭后)小区的大路旁有一长溜碗口粗细的沙枣树,七歪八扭地站成两排每到端午吃凉糕的时候,沙枣树开花了,香气四溢我从小就喜欢沙枣树,更爱吃沙枣春天,一阵风刮过,一场雨下过,整个塞外的杨树绿了,柳树吐絮了,连那苦菜芽芽也破土而出了。
只有沙枣树最沉得住气,枝干不绿,叶子不展,往年被人打过沙枣的枝条伤痕累累,有的就要干枯了家家户户的凉糕做好了,香甜弥漫在整个村庄这时,沙枣树才悄悄地发芽苞吐花蕾,待所有的花开了才静静地伸展出绿叶沙枣树开花与众不同,不张扬,可它的花开得时间最长,香味保留得最久。
沙枣花没有梨花娇美,没有桃花俏丽,更没有玫瑰花那么妩媚,却最是质朴,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不管是小蜜蜂还是小昆虫来采蜜,一概欢迎这就是品质,也是我喜欢沙枣树的原因沙枣树的花期长,沙枣成熟期差不多有一个月。
用不了几天,满树的沙枣花就变成了灰绿色的小枣,不注意根本看不见米粒大小的沙枣几天就变绿,挂满枝头,还有的藏在树叶下,随风摇曳当然,沙枣树最迷人的时候还是在深秋深秋时节,满树的沙枣渐渐变成了红黄色,沉甸甸地在风中摇曳。
嘴馋的我们根本就等不到沙枣熟透,沙枣刚变过一点脸,还是黄绿色的时候,就成了我们口中的佳肴大集体时期,饿鬼一般的我们一把沙枣入口,卡在喉咙上咽不下去,憋得眼冒金星这刚变过脸的沙枣又苦又涩,慢慢品味还有一丝酸甜,最重要的是有饱腹感。
沙枣一天一个样,绿色的“宝石”慢慢地由青变黄,继而点染上了红苦涩味没有了,我们吃沙枣也挑剔开了,专挑那颜色最红、甜度最高的沙枣来吃沙枣的美味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沙枣树抗风沙,耐贫瘠,不需要精心养护,更不需要施肥。
我那邻居二婶,每到秋天就会打下一口袋沙枣晒干,当零食热情地招待前来串门的亲戚朋友每次去她家,我们一饱口福后,还要拿上一些,当糖果吃我已经是快70岁的人了,沙枣树在我眼里,一年一度地开花结果,从未间断过
家乡的杏树园□张少永(临河)
杏子枝头 高晓龙/摄我的家乡在大山的深处,那里有成片成片的杏树园山里人家不懂得修剪,许多果树往往长不了几年就会死去,而杏树,随便一粒熟透的杏核,落地就能生根发芽因此,家乡只有杏树园,没有梨树园和苹果园每年春天,脚下的土地刚刚松软,杏花便簇团相拥、把豪情写满枝丫,一如坦荡的心胸,把红润的笑意嫁接于春天,将春天风神如画般的写意、时尚般的惊艳、诗意般的绚丽,舞动成斗艳的流光。
嗅着香淡充盈的清气,满眼都是春的影子,满心都是诗意的华章放眼山岗,坡上和坡下的杏树又有不同,但见满枝都是粉嘟嘟、娇嫩嫩的花瓣,初苞胭红,盛花如雪,沿干顺枝地流动着一骨朵一骨朵的粉粉白白,煞是好看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想把这芬芳永远定格在春天,把这气息镌刻在心田。
杏花的花期很短暂,前后也不过十几天当花瓣如雪片一样回归大地的时候,一片片绿叶再一次把春天妆扮,直到油绿油绿的叶子连成一体,吞噬了整个春天,夏天如约而至站在树下,青杏像一串串的鞭炮,挂满了枝条,看着青杏,记忆中酸酸的味道由心底升起,口水忍不住地流了出来。
还记得小时候,把青杏里的“小白仁”放在耳朵里,天真地等待它孵出小鸡大麦黄的时候,杏子吃饱了阳光,逐渐由青变黄,阳光从叶子的缝隙中穿过,熟透的大黄杏在绿色中格外惹眼,掰一个黄杏,一壳的糖水,放在口中,舌下生津,回味无穷。
杏成批成熟的时候,也是最累的时候,摘是摘不过来的,任意一场雨或一场风,地上就是一层这样掉下来的杏品相不好,即便能卖也卖不了好价钱,便被掰开了晒成杏干;没有“受伤”的杏上市了,当然也是馈赠好友比较体面的“土特产”。
杏核晒干后,会有很多商贩来收购,也有砸杏核卖杏仁的上小学的时候,捡杏核、砸杏仁还是勤工俭学的一部分,记忆犹新游子对故乡的怀念,往往源于一片景或者一段情,而深秋杏树叶子由绿变黄、由黄变红,阳光从树间洒下,杏林宛如斑斓的油画。
踏着华丽的“地毯”,仿佛听到冬天的脚步声,望着瘦骨嶙峋的杏树,在诗与歌的光影里,我把乡愁悄然隐藏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执行主编丨李晨 编 辑丨杨岚凯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储安平(储安平衣冠冢)快来看
泰州市文旅集团唯一指定官方公众平台。
-
巨流河(巨流河电子书下载)原创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
- 葛底斯堡战役(葛底斯堡战役游戏)学会了吗
- 葛底斯堡战役(葛底斯堡战役游戏)满满干货
- 鱼羊野史(鱼羊野史为什么下架)干货分享
- 鱼羊野史(鱼羊野史为什么下架)奔走相告
- 一生一世小说(一生一世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怎么可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