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大个子迈克(大个子迈克电影完整版)快来看

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各自的一片天地。

大个子迈克(大个子迈克电影完整版)快来看

 

作者:杨庆|文章转载自:问对教育01 一部电影2010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盲点》(The BlindSide),让许多人认识了迈克--这个从底层走上成功之路的明星运动员,电影正是改编自他的真实故事迈克出生于黑人贫民窟,从小在贫穷、暴力和缺乏照顾的环境里长大,父亲不知所踪,妈妈穷困潦倒、自顾不暇,迈克和他的手足从小分离,辗转于各个领养家庭。

但是,迈克虽然长着超级无敌的大个子,又生活在污泥般的地方,他却是个真正的另类:纯真而忧郁的眼神;细小甚至柔弱的声音;既不打架,也不偷盗;他凭借着一种少有的平和和忍耐,生活在冷眼和欺侮中有一天,冻得瑟瑟发抖的他,被同学的妈妈、一个热心肠的好女人“拣”回了家。

从此,迈克的生活变了,他像是被解冻了,然后一路阳光,一直向前注意:他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只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答案在一幕美好的家庭画面里:妈妈在睡前给孩子们读书,读的是一个绘本故事:《爱花的牛》

02 一个绘本《爱花的牛》是一本红色的书,封面、封底都缀满了小花和蝴蝶,中间画着一头粗壮的牛封面上,他正举着前蹄、夹住一枝小花,陶醉般地闻着;封底,他扭头站着,嘴里衔着一枝小花,那个表情、眼神,简直妩媚至极。

这头牛,就是费迪南,一头生来就要去搏杀的西班牙斗牛,但他对人生有自己的想法故事,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小费迪南的第一次出场,是绘本的第一页画面是典型的西班牙乡村风貌,近景,是散布在草地上的七头牛和一棵树可是费迪南在哪里?。

要非常仔细,才能看到树下有一个很小很小的身影,顶着两只还没有长成的犄角,静静地躺着,远远地离开那些成群结队的伙伴这就是费迪南“其他的公牛爱跑、爱跳、爱抵角,只有费迪南不喜欢他喜欢静静地坐着,闻着花香牧场外的那棵栎树下,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他可以一整天都坐在树荫下,闻着花香”自然,费迪南有些让人担心。

他为什么不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呢?他为什么不做大家都喜欢做的事呢?他这样有心理问题吗?他长大了怎么融入社会呢?这些问题,一半是费迪南妈妈的担心,一半是假设他是一个人类的孩子、他的人类的妈妈可能发生的担心费迪南的妈妈走去儿子的树下,建议他和大家一起玩耍,但费迪南摇摇头:“我更喜欢静静地坐着,闻闻花香。

”他的妈妈是个善解人意的妈妈(尽管她是牛妈妈),她看到费迪南不觉得孤单,就由着他自己呆着,自得其乐费迪南慢慢长大了,看起来,正是一头凶猛的斗牛可他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喜欢独处、安静和花香后来,故事就长了,费迪南经历了一些事情,离开了家乡,最后又回来了。

“直到现在,费迪南依然坐在他心爱的栎树下,静静地闻着花香”费迪南选择了他的人生,故事最后的一句话是:“他过得很幸福”03 一类人大个子迈克和公牛费迪南,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气息,这使得他们在别人那里会得到一些相同的评价:比如说太安静、不合群、没有斗志、不够主动——。

总之一句话:内向很少有描述个性的心理学概念像内向、外向一样,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内外向的概念首先是荣格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一种指向个体的内部世界,这是内向;另一种指向外部环境,那是外向根据荣格的研究,

内向性格是富于想象的、内省的、安静的、退缩的,对人的兴趣较少,更喜欢独处;外向性格是开朗的、冲动的、有广泛的社会接触并经常参加群体活动纯粹内向或外向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的中间型可以说,费迪南是典型的内向型,而迈克,则是更多偏于内向的中间型。

作为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会听到一些声音:有批评、有鼓励,既传递着要求和愿望,也传递着焦虑和压力。

究竟,内向外向是由什么决定的?内向的孩子,可以通过教养行为,变得更外向一些吗?到底内向还是外向更好一些?已有的研究证明,内外向的差异是由遗传的基因差异决定的确切地说,他们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内向的人对刺激要更敏感些。

所以,外向的人寻求更多更强的刺激,因为他们对此不够敏感;而内向的人则避免更多刺激,因为他们更容易对刺激产生反应因为这是天生的特质,所以,对内向的孩子做“改造”的工作,基本不会成功而强烈的“改造”愿望和努力,很可能造成。

负面的效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自尊变低,缺乏自信,这阻碍了他做他要做的事、成为他想成为的人那么,到底哪个更好?的确有更多外向的人报告自己幸福感的程度更高,但实际上,外向的人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感他们情绪波动造成的落差,降低了外向人的幸福平均值。

所以,一般说来,内外向的人所感受到的幸福,并没有太多差别另外,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也证明:内向的人也没有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数据证实,心理诊所的病人,内外向的比例是大致相同的04 一种人生。

但是,话虽这么说,社会上的许多人还是对内向的人抱有担忧、怀疑甚至批评;尤其是父母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活泼、主动、善于交往、敏于行动这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除了内向、外向,人还可以被分为内控和外控两种类型内控者

觉得控制的中心是内在的,觉得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认为控制来自外在,会从自身以外寻找答案、支持与指导内控者倾向于更加独立,不受暗示,信任自己;外控者在掌控、耐力上较差,比较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较不自信拿做父母的人来说,

内控型的父母更倾向于要求自己的孩子发展出独立的身份认同,希望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需求、特点;而外控型的父母则会强调孩子需要根据外在的反应以界定自己的情感、判断和态度。

比如,对内向的孩子,内控型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希望你能够明白自己,接受自己的局限,也发展自己的优点,完全地做你自己”外控型父母的典型语言则是:“你这个样子真让我担心,你和别人都不一样,将来谁能够接受你?”。

这么说吧,觉得内向是个问题的,通常是外控者因为外控者更强调人的连结,更多依靠人与人的彼此融合来抵抗恐惧、体认自己和获得价值而内控者相比较而言,较少依赖人际的关系,他们的价值建立在自主、独立和独特上面,他们未必觉得内向就一定是个问题。

人的生存,其实有着不同的方式内向的人,也许过着这样的一生:拥有并不广泛,但是深入的人际关系;不擅言谈,但在熟悉的氛围里,可以自如地表达;不会很快表现突出,但在持久、长期的过程中,将慢慢显示优势、最终取得更高成就。

例如:美国总统林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科学家爱因斯坦、作家卡夫卡、哲学家康德,甚至流行偶像里也不乏此类,如王菲、梁朝伟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内向更加优越,而是说,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各自的一片天地荣格说:完整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而是指通过了解自己和悦纳自己的优缺点,达到心境的平和。

每个人,都只能完成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就像迈克、费迪南,会过得很幸福05 一个重要他人最后要说的是,迈克和费迪南都有足够好的妈妈,理解、接纳孩子的妈妈而且,迈克的妈妈还通过讲费迪南的故事,帮助迈克看见自己、接纳自己:。

“你是有些特别,但你绝对不是怪胎,你不就是那头爱花的牛么!”一个人,如果幸运的话,会在他的一生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原原本本地接受你本来的样子,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全部心灵,在他那里,你可以成为完整的你。

这样的人,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他人”。所以说,特立独行的“牛”人后面,常常有一个更“牛”的人。这就是《爱花的牛》告诉我们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