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个人资料(演员刘威个人资料)墙裂推荐
好的演员用心灵创作,多多地感受,有分寸地表现。
采访 邵群玉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正在热播,刘威在剧中饰演万家庄的村支书万善堂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威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荧屏形象对于这样一位受人爱戴,却又脾气火爆的村支书,他也做足了功课近日,刘威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谈及角色的成功塑造,他表示,。
“万善堂是我感受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所有一切都来自于生活。”
我是个特别“土”的演员‣ 环球时报:对万善堂这一角色的理解,饰演难度大吗?刘威:我是个对农村生活有特殊感受,特别“土”的演员小时候跟爸妈上山下乡,在生产队和农民一块干活,播种、除草、杀虫、秋收、挑羊粪,这些农活我都能干。
我知道村干部是什么样子,也见过农民之间、农民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万善堂是我感受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他的事情我是有感受的我内心理解的活生生那个人,是曾经见到过的,所有一切都来自于生活,而不是靠想象来创造。
人物其实非常好理解,万善堂是典型的村支书形象,非常真实,他受中国传统式大家长这方面的影响,性格有点霸道。但现在社会不一样了,所以他的文化素质,包括和村民的交流方式需要改变。
可是从另一方面,饰演他难度又很大毕竟理解是一回事,表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现在很多观众可能都没有和村支书接触过,我们要给观众展现出来——这位村支书和村民、和下属,包括和儿女之间是怎样的相处方式?他跟每个人的态度、在不同环境下的交流方式要有区别,人物性格、世界观其实就展现在和其他人的交流当中,说话的快慢、语气的高低、什么时候该发火等等,都要做一些工作。
创作万善堂的过程,其实也是摸索他的过程我记得早年间很多农村干部戴个墨镜,可能想表达有种威严的感觉,但全部这些戏下来,万善堂只戴过一次墨镜,就是去工地和一帮人研究工厂项目投资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他在对外展示一位村支书威严的形象。
其实这也是展现人物的一个小点吧,他有各种形象,生活、开会、见领导、打官司、到农民家、进监狱、生病之后……每个形象我都要找到一个点,从视觉效果看上去他就跟别人不一样再比如说,我们能看到,万善堂生病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说话也有一些不逻辑的停顿,生理跟不上思想了。
尽量找一些变化,而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生活。
‣ 环球时报:对剧中闹婚、征地补偿案、冒名顶替、水污染等事件,哪个感触最深?刘威:如果要非让选一个,可能是水污染事件冒名顶替、闹婚我觉得在我们国家以后不大可能发生,但污染是全人类都面对的大问题,现在南北极冰盖都化了,多么可怕。
剧中从闹婚而起,到最后污染事件结束,这是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社会整体的变化,前面的事儿做完了,后面要继续努力‣ 环球时报:拍摄《幸福到万家》收获了哪些成长?刘威:其实每拍一部戏,都是个学习的过程,拍完一出戏,相当于读完一本书。
首先要去看很多资料,有对背景的准备,然后根据剧本找到人物的点,演农民就要去了解农民的生活,演法官就要知道法官的生活,让大家了解清楚,才能让观众相信其实对万善堂也一样,虽然我不用费多大劲儿去理解他,但要努力去想如何表现他,让现在的观众认为像一个村支书。
现在很多网友的评论说像,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有剧本的基础、导演的指导和对手的合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我一直认为,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演员演一天就要学一天,不学的那就是瞎演我在单位的时候也就十七八岁吧,当时大家都爱看书,我们五个人还自发成立了读书小组,那时候就觉得,将来拼的是学习、是文化。
现在都说全民阅读,孩子也要阅读,因为你的阅读量就是你的未来
真实的生活最吸引观众‣ 环球时报:农村题材剧《幸福到万家》为什么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现实主义题材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刘威:首先郑晓龙导演是很厉害的导演,有一定的艺术准则和艺术标准其次有一个好的剧本,以及女主角赵丽颖的加入,大家对这样的组合期待值很高。
但归根结底这些只是引起观众注意的点,真正要拿出来的还是戏,要展现的东西剧本写好了,导演拍好了,演员之间演真实、演明白了,观众就能够接受这样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被大家如此关注,我觉得是可喜的,是社会的进步现在大家关注点不一样了,这几年现实主义题材最大的变化我觉得就是真,很多作品展现了真实的生活,是经过反复磨练、捶打后,提炼出来的典型的生活,不是飘飘乎乎、只有一种感受的生活。
一定要建立在有根的基础上,这很重要你看《幸福到万家》,无论从制作、服化道各种方面,就沾着“土”,包括演员的表演都带着一股“土腥味儿”我也接触过一些农村剧,但有些根本就没有营造好让大家进入的条件戏是编出来的,而且为了戏剧化,人为的把小事。
放大好多倍,没完没了的讲我认为同样好的是《平凡的世界》,原著提供了肥田沃土,你只不过是肥田沃土当中的一根小苗,大量吸收着这片沃土当中的营养,蜻蜓点水般的去展现了路遥原著的一部分,但把所有的营养都放在这儿了。
刘威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饰演孙玉厚好的演员用心灵创作‣ 环球时报:对“导演是演员的镜子”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刘威:我觉得再牛的演员也只负责演员的部分,而导演全要管,服化道色录演,并且要综合利用起来我常问导演行不行,不是说我不自信,而是想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的,可能自己演得很过瘾,放到这场戏里也许不对。
演员都有自身的理解和二度创作,这些应该统一在导演的总体创作之下但行业乱象也可能会在这里出现,我觉得现在对演员有选择权的导演真的很少有些人来了,导演面对他们的时候把创作都放到后面去了,看着监视器摇摇头闭闭眼说,过吧。
多么不好的工作状态,也滋生了很多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的,甚至错误的表演我走演员这条路到今天40年了,真正的喜欢表演的人,一定不会大张旗鼓追求表面好的演员用心灵创作,多多地感受,有分寸地表现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吃的好睡得好能举起50kg,明天没睡好没吃好还想举50kg,可能也能举起来,但是很难看,咬牙切齿呲牙瞪眼。
现在表演就是这种状态,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足够的能力承担角色,一定是表面化的,演的戏更看不到人物内心我认为好的演员应该明白,没有最好的表演我特别讨厌“炸裂”“飙戏”这样的词,你要虚心,要去问你的对手这样演别人舒服吗?如果变成了大家都配合一个人,这不是表演。
话又说回来,我还是希望演员能遇到对自己负责的导演,所有的导演对演员的表演都应该做出正确评判,他们是演员的心理支柱,是镜子,是能够正确评判演员的那个人
‣ 环球时报:好多网友说您“戏路很宽”,有留意过这一评价吗?刘威:我一直梦想成为像于是之、英若诚老师,或者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演员我觉得演员这一职业是为塑造角色而生的,要去找准角色演员要把角色放在第一位,角色的形象就是你的形象,不能本末倒置了。
我今年60多岁了,有一碗饭吃一碗饭,没一碗吃半碗,重要的是把这碗饭端好,对得起人家给你的这碗饭‣ 环球时报: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刘威:阎建钢导演的《人生·路遥》,我演女主角刘巧珍他爹,一位农村小人物,是个财迷,可能下月或者这月后半段进组吧。
专访|演员罗晋:不拒绝任何对成长有益的东西
专访|演员海清:十个月丢掉自我成为“贵英”
专访|演员曹征:无论正反,都是好角儿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