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老舍的戏剧作品(老舍的戏剧作品有哪些)干货满满

根据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老舍五则》,已经正式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个被收藏的戏剧作品。

老舍的戏剧作品(老舍的戏剧作品有哪些)干货满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北京那些最能代表北京特色的,如今都凝聚成了一个词语:老北京与现代都市文化相比,它本身也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性格气质只可惜,胡同越来越少,沿街的吆喝声也越来越少,老北京逐渐变成记忆的产物......

有时候,人们不是在怀念老北京,而是在回味过去的历史记忆在那些幽深的大院里,在那些偏僻的胡同里,发生了多少故事,彰显了多少人性?时代的动荡,社会的变迁,又给北京留下了多少印迹?而这些,《老舍五则》都可以告诉你。

根据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老舍五则》,集中体现了九门之下的京味儿文化与市井民风。这部话剧已经正式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个被收藏的戏剧作品。

老舍短篇小说首度被搬上舞台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作品被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的,就数量之多而言,非老舍先生莫属但是,老舍的短篇小说却始终没人动过虽然老舍出版过《赶集》、《樱海集》等7部中短小说集,一共71篇小说中有67篇是短篇小说,而老舍本人也对这些短篇小说偏爱有加~。

“老舍的短篇小说天生是改编成戏剧的好材料。”老舍之子舒乙这么认为,其短篇小说大部分写小人物——城市贫民、小知识分子、小职员——作品充满了对他们命运的关注,有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直到2008年末,舒乙遇到林兆华导演和戏剧出品人王翔,《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5个短篇被甄选出来做成了《老舍五则》,以现代戏剧的手法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剧。

展现最纯粹的京味文化话剧《老舍五则》将故事完全设定在北平,人物的对白更是充满了京字、京腔、京韵、京味儿,充分体现了老北京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抑扬顿挫的乡音,血肉丰满的老少爷们儿,胡同里的人情冷暖,老北京的苦乐人生……看似戏谑荒诞的语言艺术,处处张扬着老舍先生睿智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尽管语言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土话,该戏的表现手法却是现代的,极具艺术设计感全剧的色调以黑白为主,准确地说,是以光与影、明与暗构成舞台画面的主体黑白本非色彩,黑为无光,白为可见光的混合体,并非对立,实为一物。

四九城迎着光的那一面,是泱泱大国的慷慨悲歌,是“大人文化”;背着光的,则是边缘地带的人生百态,是“小人文化”通过刻画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具有了三维的架构和广角镜头般的时代感这也是《老舍五则》话剧最希望呈现给诸位观众的。

五则故事,貌似毫不相关看完之后,却能够在你的心中描绘出一幅画着社会百态的图像让你体味到人性的复杂,碰触到情感的深度老舍抑扬顿挫的乡音,血肉丰满的老少爷们儿,胡同里的人情冷暖,老北京的苦乐人生……看似戏谑荒诞的语言艺术,处处张扬着老舍先生睿智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五则短剧中,如老舍先生原小说中那种耐人咀嚼、后味无穷的幽默,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况的揭露,多少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舞台演出中,创作者的态度不辛辣、不讥讽,绝无中伤;很温和,很善良。五则

10月首次来到太原的《老舍五则》领你看老舍的戏剧人物画廊!

“大导”林兆华戏剧作品《老舍五则》

——游走于现实主义、黑色幽默与荒诞派之间,林兆华再创京味儿戏剧典范原  著:老 舍文学顾问:舒 乙导  演:林兆华领衔主演:雷恪生 方 旭演出时间:2017.10.10-11 19:30演出地点:山西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票价:380/280/180/120/60元本场演出“早鸟票”限时7折本场演出一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售票电话:0351-7781111/7781166取票方式:官网、微信购票观众,请到山西大剧院售票处取票

用艺术温暖生活SXDJYPOLY

微信ID:SXDJYPOLY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行车路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