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宜春学院图书馆(宜春学院图书馆开放时间)越早知道越好

宜春学院2000年1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宜春学院,学校由宜春师专、宜春农专、宜春医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组建而成。

宜春学院图书馆(宜春学院图书馆开放时间)越早知道越好

 

宜春学院2000年1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宜春学院,学校由宜春师专、宜春农专、宜春医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组建而成宜春学院现有校本部、北校区、西校区、高安校区、握江科技园等5个校区,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万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收了3届留学生。

并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医学美学研究所、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配位催化研究所、组胚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所和48个二级学院研究所以及网络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图书馆、社区医院和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市第六人民医院等2所附属医院。

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全国新建综合性本科学院协作会,并承办第二届协作会教 学 工 作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政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师范教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医学院、美容医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和高安校区等教学单位。

设有12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及方向58个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门省级优质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熊猫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开办了熊猫烟花班,42名在校学生参加了该集团浏阳总部的培训,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花炮燃放工作、江西宜春明月山第二届月亮文化节花炮燃放工作、宜春学院50周年校庆花炮燃放工作、2008广东汕头广东省首届粤东侨博会花炮燃放工作。

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特别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4年以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4万余人次,240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58项,780人次获得省级奖励2006年,学生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夺得大学生组唯一的特等奖,所获优秀组织奖是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称命名的。

文传学院学生欧磊参加2004年CCTV黄金搭档模特大赛,进人前十强政法学院05级法学(2)班学生邓振业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非英语专业一等奖科 研 工 作设有全省同类院校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并升本以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698项,其中国家、省部级233项,获省部级奖励41项;发表学术论文4098篇,其中核心期刊1692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8篇;生物医药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容医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鉴定,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全国普通高校美容医学教育的创始单位,校内专家、学者先后主持和参与多次国内、国际美容医学学术会议国际医学美容联盟名誉主席罗尔·并托两次到校考察,与学院签订系列合作协议,亚洲美容培训中心和国际美容网站也随之设在学院。

学院还先后承办“首届海峡两岸美容医学学术研讨会”和“国际抗衰老美容医学技术培训班”,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师 资 队 伍截至2005年12月31日,学校教职工总数1405人,其中:在职教职工总数1102人,离退休人员303人;专任教师643人,其中获博士学位3人,获硕士学位89人,本科毕业590人;副高以上人员234人;2005年度录用70人。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学校教职工总数1655人,其中:在职教职工总数1341人,离退休人员314人;专任教师78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9人,获硕士学位149人,本科毕业591人;副高以上人员315人;2006年度录用264人。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学校教职工总数1709人,其中:在职教职工总数1375人,离退休人员334人;专任教师975人,其中获博士学位16人,获硕士学位386人,本科毕业660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577人,36至40岁144人,41至45岁150人,46至50岁53人,51至55岁32人,56至60岁16人,61岁以上3人;副高以上人员387人;2007年度录用86人。

教学仪器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校区占地面积2040亩,投资3.8亿元建成的新校区环境优美、水光山色、风光旖旎,是江西省最早建成的新大学校园和宜春城区新八景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2亿元,生均6205.49元;馆藏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99.2万册,生均图书资料131册;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0.24台;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64个。

投人近千万元建设校园网,校园网覆盖率为100%建有包括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各类实验室200多个;在全国设有包括省实验教学中心在内的200多个教学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为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扩大影响,增进与国外高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2005年10月成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主要负责学校的外教管理、来华留学、出国留学、合作办学、对外交流、汉语国际推广等工作从2006年始,招收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的留学生,首届留学生88人来自印度、尼泊尔;2007年有留学生50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

此外,还先后与英国鲁顿大学、加拿大麦瑞一维多伦学院确立合作办学意向,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对外交流工作不断推进,2005年至2007年先后有83人次出访美、欧、日等国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来校访问和交流的外籍人士逐年增多。

2008至2009学年度,学校招聘有8名外籍教师,其中语言外教3人:1人来自法国,2人来自菲律宾;医学外教5人:1人来自印度,4人来自尼泊尔高安 校 区高安校区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人宜春学院,现有在校生2500余人,专任教师145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3人) ,正、副教授57人,省骨干教师14人。

设有教育、文学、经济、工学、管理5大学科门类和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学前教育(双语)、初等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市场开发与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网络系统管理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17个专科专业。

面向全国招生,并招收初中起点5年制和高中起点3年制大专生自1983年以来,教师主编、参编教材、论著120余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作品300余篇,论文和作品获国家级奖百余人次校园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多媒体、语音、绘画、艺术设计室、钢琴、电子琴、练功、体操房、演奏厅、大礼堂和教育实习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模具实训中心等各类教学场地。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6万元,图书15.3万册学校的前身一高安师范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筠阳书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瑞州知府杨仲兴迁于府衙后凤山侧,并为之更名为“凤仪书院”1906年4月,将高安进修书院改设为高安师范传习所。

之后,高安师范的校址便在凤仪书院旧址之上办学至今抗战时,学校曾名为“高安乡村师范”,1946年定名为“江西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下半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是南昌专区18个县(市)中唯一保留的中等师范专业学校。

2007年,学校基本完成学科、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等结构性调整初步确立了以培养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师资为主要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多层次并举办学、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的基本定位2008年,学校整体搬迁、扩建工作得省、宜春市和高安市的大力支持,新校园位于大城开发区的省文化产业园,占地800亩,学生规模为8000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