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双柑(斗酒双柑快听莺,扁舟一棹闲放鹤)学到了
上篇我们说了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曾以拙政园这片土地为府邸的三国郁林太守陆绩。这篇来说说三国之后,同样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东晋高士戴颙(音同永,二
上篇我们说了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曾以拙政园这片土地为府邸的三国郁林太守陆绩这篇来说说三国之后,同样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东晋高士戴颙(音同永,二声)还是那句话,我们之所以追本溯源,将曾在拙政园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历史人物做个梳理,穿插在拙政园的各个景点介绍之中。
是希望当你亲身在园中游览时,不仅能对拙政园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欣赏,说不定还能在某一瞬间与历史先贤展开时空对话,那才真算是不虚此行了。
1. 妥妥的原创音乐人戴颙并不像陆绩那样本身就是吴地之人,他是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人,父亲戴逵、哥哥戴勃,都是隐士,没给朝廷做过官,但都有很高的名望父亲戴逵擅长音律,戴颙也继承了这门技艺,加上天资聪颖,无论哪种乐曲,他都能挥指弹奏。
可惜在他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了,兄弟二人悲痛欲绝,不忍再弹奏父亲生前传给他们的琴曲,于是就开始独立创作乐曲。
戴勃写了五部,戴颙写了十五部,还谱写了一部大型乐曲,很快就流行开来戴颙创作的有《三调游弦》、《广陵止息》等,都与当时流传的同名乐曲相异他还将汉代歌曲《何尝》、《白鹄》合为一曲,起名《清旷》,带有玄学意味。
你看看,这要放到现在,是不是妥妥的原创音乐人?就凭这本事,绝对能签个音乐制作公司,大牌歌星也得毕恭毕敬:戴老师,您看您的歌,我唱行吗?
哪怕在那时候,有这等本事那也是很吃香的不过,音乐人的独特个性,好像古往今来也如出一辙戴颙的老爸戴逵就有这么个"碎琴不为王门伶"的故事武陵王司马晞早就听闻戴逵擅琴,请他到王府演奏可音乐人戴逵因为看不上武陵王的为人,死活不去。
司马晞那是附庸风雅的人,心想我就这么点雅好,你还不能满足,不就是为了钱嘛,于是派了戴逵的一个朋友去请,这次附上了一大堆厚礼这下坏了,可把音乐人自尊心的尾巴踩着了戴逵深觉受侮,取出琴来摔个粉碎,大声说道:我戴安道非王门艺人,休得再来纠缠!朋友大惭,默默溜走了。
等到了戴老师这里,音乐之子的才情比他老爸更高,所以个性也是一模一样的一次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王绥带领门客来到戴家,戴勃、戴颙正吃着豆粥王绥说道:我听世人传闻,你们善于鼓琴,你们弹来我听听?戴勃、戴颙理都不理,就跟没听见一样。
于是王绥只能恨恨地离开了
2. 一句话的事儿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对是个名人高士辈出,奠定后世文化艺术根基的年代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嵇康的琴曲,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骈体文,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哪个不是光芒万丈、震烁古今?而与以上齐名的还有一样,就是戴逵、戴颙的雕塑。
弘赞《兜率龟镜集》初集里面,就曾对戴氏父子的雕刻技艺赞叹有加:二戴像制,历代独步南朝刘宋世子曾在建康(南京)瓦官寺铸造了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成形之后,才感觉佛像面部削瘦,这时已经没办法改了,只好把戴颙请来帮忙看看。
戴老师绕着佛像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最后说:不是脸瘦了,而是肩臂肥大的缘故于是工匠按他的意见锉减肩臂,结果神奇了,佛像面部削瘦的缺点消失了!从工匠到朝廷世子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技艺的戴老师这番举重若轻,绝对是大师级别的,具备以辩证思维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 与拙政结缘古时候高人隐士似乎有个通病,就喜欢先到处跑,然后看中哪块地方,就猫在里面不出来了,戴勃、戴颙兄弟俩也是如此他们起初是随父亲栖居在剡县(今浙江嵊县)山中父亲不在之后,哥俩有一回一起去桐庐游玩,发现这里也有很多名山大川,于是就干脆住在这里。
期间戴勃得了病,山中缺医少药,后来不幸去世戴颙给父亲守孝期间摧残了身体,也是体弱多病桐庐实在偏远,不利于养病,只好离开这里,搬去苏州结果身兼原创音乐人加雕塑家的戴老师那绝对是自带流量,走到哪儿都有热度虽然那时候地方政府没有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但文化人都自发向他聚拢。
“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吴地读书人合力为他建造房屋,聚石引水,植树开沟,不久,林木便生长得郁郁葱葱,那风景就如自然形成的一样。
而吴地人民为他选的地方,就是如今拙政园所在的这块风水宝地虽说那时这块地皮还谈不上是城市中心,但这手笔、这诚意,总归能让戴老师有点小感动的吧?反正不知道是年纪见长,世事通达了,还是初来贵宝地,大家伙儿就这么待见,把老戴给感动了,戴老师的脾气没以前大了,人也变得随和了。
“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三吴之地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名流邀请他去野外郊游,他只要认为合适就会去,既不会虚情假意,也不会自命清高,于是乎大家都很赞赏他这样的为人。
有一年春天,有朋友约戴老师出去玩,老戴手里拿着两个柑橘,背上一斗酒,兴冲冲就出门了,半道有人跟他打招呼,问他去哪儿,答曰:往听黄鹂声!你听听这回答,多有诗意!跟这样的人一起出去玩,那才叫有劲!从此“斗酒双柑”也成了春日胜游的代名词。
汪文溥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有诗云:斗酒双柑快听莺,扁舟一棹 (音同照) 闲放鹤。等春天你去拙政园游玩,别人问你,你是不是也能回答:往听黄鹂,斗酒双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虽有嘉肴是什么?虽有嘉肴是谁写的!
《虽有嘉肴》出处:礼记 诵读:康爸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是什么?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格式!
学史力行践初心,传承红色爱国情
- 屋面漏水维修方案是什么?钢构屋面漏水维修方案!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什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多少字!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公司简介模板是什么?建筑公司简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