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故事(宋床龄的故事抗战到底)速看
在那炎热的 7 月, 她不顾疲劳, 带着何香凝、 胡愈之等 10几位救国会的同志, 背着行李来到了苏州高等法院。1981 年 5 月 29 日,
有一位女性,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接受“独立、自由、民主”的先进思想教育有一位女性,不顾家人反对,与流亡中的革命党人结婚,从此踏上了为争取民族解放、自由而奋斗的道路有一位女性,为了国家的事务鞠躬尽瘁,为广大的妇女儿童奔前走后谋福利。
有一位这样的爱国女英雄,她的名字,叫宋庆龄。
提起宋庆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她那慈祥的国母形象,还有那著名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这个崇高的名字,让我肃然起敬她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华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并担任他的秘书,参与革命活动,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投身革命,赢得了国共两党和中国人民的一致尊重下面,就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代国母宋庆龄的爱国故事,希望各位赏读。
1908年,15岁这一年,宋庆龄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梅肯市的威斯里安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在宋庆龄的一生当中,革命和国家这两个词语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
为了支持革命,她心甘情愿追随孙中山先生,和他一起扛起起义的大旗;为了国家,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她的这种精神,在接下来的一则故事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922年的6月16日,注定是一个不安稳的日子自从孙中山先生决定开始进行北伐战争之后,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力量的阻挠和抗争,其中,也不乏许多当年曾经和孙中山并肩作战的同志而陈炯明,就是其中一位这个曾经和孙中山先生一起参与过“护法战争”的好战友,因为不满孙中山先生“使用中央集权武力谋求全国统一”的做法,在这一天,他选择进攻了元帅府。
当时孙中山先生已接到密报,知道事态紧急,便要求宋庆龄先行撤退但是宋庆龄却坚持让孙中山先生先走,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和孙中山先生同时撤离,就会因为移动目标过大而被叛军发现,使得孙中山先生置于危险境地所以,宋庆龄对孙中山先生说出了那一句经典的话语——“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
”
她忍痛将孙中山先生送走,自己和几名部下呆在家中,制造孙中山仍然在家的假象。因为她的勇敢,使得孙中山先生最终可以撤离到安全的位置。而宋庆龄自己,却几次遭受生死的考验,才和孙中山先生会合。
1933 年 3 月下旬的一天, 上海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一幢小楼的会议室里, 一派紧张而愤怒的气氛, 以宋庆龄为首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正在举行紧急会议 宋庆龄是去欧洲旅行后于 1931 年 6 月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的。
她看到蒋介石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不顾, 却对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进行残酷的镇压和屠杀, 气愤急了, 立即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1932 年 12 月, 她联合学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鲁迅、 蔡元培、 杨杏佛等人, 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同盟的主要任务是: 营救一切爱国的、 革命的政治犯, 争取人民的集会、 结 社、 言论、 出版等自由 同盟一成立, 就先后营救了许多抗日革命志士 这天, 他们正在商量营救被国民党非法逮捕的在上海养病的红军将领陈赓等 5 位爱国志士。
同盟得知上海第二特区法院将在 3 月 31日以从事“共党”活动的罪名, 要开庭审判他们 5 人的消息, 心急如焚听完情况介绍以后, 宋庆龄说: “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界, 并且公开发表宣言, 揭露国民党当局蹂躏民权的非法行径。
”然后刀子转向同盟的律师吴凯声说: “在法庭上, 由你担任他们五人的辩护律师 ”
“国民党肯定不会轻易放人! ”有人担心地说 “那我就到南京去向他们要人! ”宋庆龄大义凛然地回答 果然不出所料, 在法庭上, 尽管上海第二特区法院的法官被吴凯声驳斥得理屈词穷, 却依然判决陈赓等五人有罪, 并被押解到南京, 关进了军事监狱, 蒋介石已下令决定秘密杀害他们。
宋庆龄气极了4 月 1 日, 她发表了《告全国人民》 一文, 号召全国人民起来营救他们 接着她不顾个人安危, 在 4 月 4 日赶到南京, 亲自找到了蒋介石 一见面, 宋庆龄就开门见山地责问道: “你为什么不释放陈赓? 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你要枪毙他? ” “他们是共产党, 扰乱治安, 进行反对政府的活动……” 蒋介石的话未说完, 宋庆龄就义正词严地打断了他的话: “你拿出证据来! ” “证据在法院嘛! ”。
蒋介石狡猾地说 “法院根本拿不出证据 ” 可是, 蒋介石仍然坚持要杀陈赓等人 宋庆龄愤怒了 , 她指着蒋介石大声说: “陈赓是黄埔军校的学生, 东江之役一直跟你打仗, 你忘了, 你打了败仗, 还是陈赓救了你一命,不然你也活不到今天。
现在你要杀他, 简直是忘恩负义! 你天天说的礼义廉耻那里去了? ” 蒋介石被责问得哑口无言, 低着头, 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他怕把事态闹大, 更怕面前的孙夫人向全世界发表公开声明, 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好吧, 我把陈赓交给你, 只是——不许他再从事破坏活动。
” 经过宋庆龄同蒋介石面对面的斗争, 陈赓被释放了 他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 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36 年 11 月, 宋庆龄得知国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 7 名著名爱国人士, 就是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
她义愤填膺, 立即向新闻界发表了严正声明: “关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7 位领袖的被捕, 我以这个组织执行委员会的名义, 特提出抗议, 反对这种违法的逮捕, 反对以毫无根据的罪名横加在他们身上……
救国会的 7 位领袖已被逮捕, 可是我们中国还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 他们的爱国义愤是压制不住的 让日本军阀当心吧! 他们虽然可以在幕后指使逮捕 7 位领袖, 但是全中国的人民是不会饶怒他们的 ”宋庆龄的声明大义凛然, 气贯长虹。
为了揭露敌人的丑恶面目和营救 7 位爱国人士, 宋庆龄又公开向国民党蒋介石发出质问: “爱国算不算有罪? ”敌人为了欺骗人民, 美化自己, 当然不敢公开说爱国有罪 宋庆龄的一个又一个有力质问, 使 敌人哑口无言。
为了 使敌人更处于尴尬的地位, 她又发起了 “爱国入狱运动”
在那炎热的 7 月, 她不顾疲劳, 带着何香凝、 胡愈之等 10几位救国会的同志, 背着行李来到了苏州高等法院 并质问当局, 如果爱国有罪, 是来自请入狱的 敌人没有料到宋庆龄会亲自来到, 更没有料到采取“自请入狱”的方法, 吓得一个个狼狈不堪, 理屈词穷。
宋庆龄领导的“同服爱国罪”运动在全国激起了强烈反响, 对卖国贼蒋介石是一次沉重地打击, 唤醒了更多的人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在全国亿万人民强大的压力下, 敌人终于被迫释放了 7 位爱国领袖 1981 年 5 月 29 日, 宋庆龄平静地离开了我们, 但她贡献给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业绩, 将世世代代传下去。
( 心怀梦想 )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虽有嘉肴是什么?虽有嘉肴是谁写的!
《虽有嘉肴》出处:礼记 诵读:康爸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是什么?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格式!
学史力行践初心,传承红色爱国情
- 屋面漏水维修方案是什么?钢构屋面漏水维修方案!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什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多少字!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公司简介模板是什么?建筑公司简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