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班门弄斧(班门弄斧成语故事)一看就会

【释义】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的行动。【出处】鲁班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木匠。据说他复姓公输,名“般”,也有的说是名“班”。因为他是鲁国(今

班门弄斧(班门弄斧成语故事)一看就会

 

【释义】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的行动【出处】鲁班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木匠据说他复姓公输,名“般”,也有的说是名“班”因为他是鲁国(今山东西南部)人,所以后人就称他鲁班过去,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等行业,都把鲁班尊奉为“祖师爷”。

所以很早以前,人们就用“班门弄斧”明·梅之焕《题李白墓》诗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但是,“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形成,却与明朝一个叫梅 之焕的诗人有关。

有一次,梅之焕去采石矶凭吊唐朝大诗人李白传说李白晚年漂泊潦倒于当涂县,当他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不幸坠江而殁,便葬在了采石矶从此,不少文人墨客到此都会前往瞻仰凭吊一番,有些人更会题咏留念。

这样一来,矶上、墓上,都留下了不少诗句墨迹梅之焕来到李白墓旁,一看就十分生气那些文章诗句大多狗屁不通,文辞拙劣这些冒充风雅的游人,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梅之焕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就在李白墓前题诗一首,来讽刺那些敢在李白面前炫耀诗才的人:。

采石矶前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话被后人缩减成“班门弄斧”一词,流传了下来。

(老龙近年无事更无聊,喜欢对对联,在我联下有很多好友发表了高质量的对联,但有时粗心大意违反了对联之大忌,本人指正后常用“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当远在外地不少于半个连的亲朋好友看后,特别是我的孙和孙女,都要我解释这个成语的来由,今天特的去请教了一个当老师的朋友,将此成语的来由搞懂,借头条之平台,让亲朋好友看后而释怀,让我有个交代,并对长期关注我的亲友们说一声:谢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