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太疯狂了

公共基础知识中很多知识的考试特点主要是考察背诵记忆,其次考察理解。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比较易混淆的知识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太疯狂了

 

公共基础知识中很多知识的考试特点主要是考察背诵记忆,其次考察理解题型主要为客观题如选择题,考察方式为挖空型记忆考察但是同学们在背诵的时候发现很多知识点的时间线交织重叠,而且对比这些事件、发现他们的内容又不太一样。

这种类似但是又不完全一样的知识特别容易出错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比较易混淆的知识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二次革命,时间:1913年二次革命又称讨袁之役。

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的“第二次革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不够彻底,袁世凯迫害革命人士,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号召大家再进行一次革命此次革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缺乏统一指挥,兵力不足导致失利孙中山等人再度逃亡海外。

二、护国战争,时间:1915年——1916年护国,顾名思义,护国的含义是维护中华民国国体保护民主的国家、避免被袁世凯侵占为帝制国家袁世凯大权独揽之后野心日益膨胀,随后在1915年称帝,希望能够恢复帝制,为了能够保卫共和民国,蔡锷,唐继尧等人发动了护国战争。

此次战役的结果是袁世凯军队败退,南方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随后病逝三、护法运动,时间:1917年——1918年“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死后,政权由北洋系统把持,北洋军阀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爆发了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护法运动实际上沦为各个军阀扩张地盘的借口孙中山最终被架空护法成为空名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之后孙中山逐渐有了开创新纪元的想法,革命、国共合作。

这几个知识点很相似我们平时背诵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背景,理解着去背诵做题的时候要看清题干的问法,根据题干给的线索,如:时间,范围,主体等信息,去锁定正确答案不可盲目的模棱两可的选择除了背诵这些知识以外,大家也要学习借鉴一下这种学习方法。

稍微花一些功夫总结整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能够取得更高效的学习效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