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借物抒情的作文(借物抒情的作文600字作文)速看

主题解读借物抒情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望着皎洁明月不禁怀念起故乡和亲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心里,即便桃花潭水

借物抒情的作文(借物抒情的作文600字作文)速看

 

主题解读

借物抒情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望着皎洁明月不禁怀念起故乡和亲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心里,即便桃花潭水再深,也不如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国破人亡,李煜借助绵绵春水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恨……借物抒情是在作品中通过描写一定范围的环境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倾向,这种写法在中考作文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真题链接2022年江苏盐城:青绿苔痕2021年江苏宿迁:碗中日月2020年湖北荆州:书包里的秘密2019年辽宁沈阳:物微情浓模拟文题

2023年5月30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4.5万亩樱桃全面成熟进入采摘季,绿树红果,空气清新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思路导引先看审题材料中给出的“物”: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这些 “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细微的、不起眼的、寻常的事物。

分析完物,再看“情”情的特点是什么呢?是浓郁的,可以是浓浓的亲情、乡情、邻里情、师生情,“物微”和“情浓”存在转折关系,物虽然不起眼,但是承载的情感却是浓郁的,简而言之就是“物微情却浓”很显然,写作时,我们得以物为线索,所以在叙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反复出现,这个物品作为线索,就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审完了题,我们看一下文章的布局在整个写作谋篇中,除了要注意物的详细描写外,我们还要突出写作主体的前后变化也就是说,这个物,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当然,这个变化,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变化,或者是精神上的变化。

最后再看一下选材我们可以向课文和经典美文学习借鉴,其实语文课本就是一座丰富的素材宝库如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生可以选取看似寻常的家乡小吃,借物抒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01佳作示例一物微情浓杨秦懿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拿起最后一块西瓜往嘴里送,碗底上刻的“中”字又一次吸引了我的目光从小时候起,我就发现家里的碗有两个刻了字的,很特别,每次吃饭,爸妈必拿它们来盛饭盛汤。

据说,这两个我司空见惯的碗已经五六十岁了,是家里的“老古董”,字是爷爷成家时刻上去的白色的碗壁上细细画着三幅花鸟,碗边用灰色的双线勾勒,碗沿的烫金若隐若现,碗座底下是个红色的印章,上书“中国景德镇”字样。

这其实就是当时市面上最普通的碗,用到现在还有了裂缝,且不像现在的碗那么轻盈不过用的时间愈久,却愈显温润灯光下,它两边的裂缝延伸出一抹柔和的光碗底的“中”字是由一个个小点连成的碗底刻字可是技术活,如果力量太小,就切不掉坚硬的白色釉质,太大呢,碗就裂开了。

这个字,是爷爷弓着背,弯着腰,用锤子对着铁锥一个点一个点小心刻出来的不是为了美观,也不是什么情结,而是为了区分这是谁家的碗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碗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又非常珍贵的财产,普通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碗,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或是来了许多客人,碗一时不够用,要向别人家借,有时要借给不止一户人家,为了防止把碗弄丢或者还错碗,买回新碗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未雨绸缪,在自家的碗底刻上一个字。

当时,杨姓在村里很多,为了防止碗混淆,爷爷就取名字最后一个字“忠”的“中”字,刻了上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村人家操办各种红白事都有了“一条龙”服务的行业,锅碗瓢盆自不用说,连煤气灶、桌子板凳,包括拣菜、端盘子的人,都带得齐齐的,再也没有人家相互借碗了。

碗底刻字,表面上彰显的是碗在家庭中的地位,折射的却是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再看一看手里的碗,上面的刻字、花纹、勾边似乎都活了起来,它们似乎正喃喃叙述着那段往事那一点一点的字迹里,镌刻的都是爷爷的虔诚,是爷爷对家庭的希望,传递的是乡里情、乐善好施、互帮互助的力量。

它被刻在了碗底,也刻在了我的心底摩挲着这只碗,它不甚惊艳,平平常常,却很有家的味道每一代人都曾在上面留下手纹的温度,留下奋斗的汗水,这只碗就像一根接力棒,一轮一轮地传下去岁月无痕,人生有忆长途如磐,亦如碗碟。

02佳作示例二物微情浓钟卓言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口小水井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跟着外公外婆,在老宅里生活每天清晨,外公出门采购,外婆在家做饭我形影不离地跟着外婆,在院子里的水井旁玩耍站在水井边沿,我探头往里瞧。

水井有点深,井底看不分明,但是能见到井水泛着微光我很好奇,井底下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我踮起脚尖,继续往里探身外婆看见了,放心不下,总是把我拎回来我又嚷着要喝水,喝井里的水,其实是想看外婆如何把井里的水打上来。

外婆依着我,把木桶放下去,提上一桶清冽、甘甜的井水来我的记忆中,木桶很大,我可以整个地坐进去每当外婆不用水桶时,我就迫不及待地钻进桶里,坐一会儿,然后出来,再进去,又出来下雨的时候,雨滴落在天窗上,“噼里啪啦”作响,我觉得声音很好听。

外婆把我抱到灶台上,我就托着脸看她洗菜、切菜,看她用从水井里打上来的水煲汤汤煮开了,罐盖儿的细孔中喷出一道气柱,“噗噗”有声汤的香气逐渐弥漫,我伸着小脑袋,贪婪地闻了又闻那时候的外婆,头发乌亮乌亮,腰杆也是笔直的,系一条围裙,十分干练,充满活力。

她总是麻利地做着家务,特别是抓住菜刀,三下两下就把菜切好了我则瞪大眼睛,敬佩地望着外婆后来,爸爸妈妈把我带到大城市读书许久没有回老家,只能跟外公外婆视频通话,了解他们的近况,有时也会看看那口水井手机屏幕上,水井还是那样敦实,搭砌的青石砖上,布满绿色苔藓,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沧桑,世事变幻。

又过了几年,终于有了回老家的机会当我推开那座老屋的木门,只听得“吱”一声,又让我想起童年时候在这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经历的各种事外公外婆早就等候在门口,一见到我就上来抱着我,说“又长高了啊”“是不是瘦了些”之类的话。

猛然间,我觉得他们不像从前了以前,他们一只手就能提起我;而现在,外公外婆跟我说话,都要“仰视”我才行进了院子,我又见到了那口水井我发现,水井没有那么大,就连那只提水的木桶,也显得很小很小外婆又忙着为我做好吃的。

灶台前,外婆用的依旧是我小时候就在用的菜刀和砧板但是我发现,曾经干练的外婆,动作已经不那么利索了,她的鬓间有了不少白发只见她踮起脚,用手压在菜刀上,似乎有些吃力的样子没一会儿,就放下菜刀,又站起来甩甩手……。

我站起来,拿过菜刀帮她切菜她又笑起来,叉着腰,说了句“还是年轻好啊”我别过头去,眼眶有些湿润什么都变了,什么也没变水井还是那口水井,外婆还是我的外婆但是,有什么遗落在了岁月的至深处,而且无法找回变化的又是什么呢?。

水井小,天地大。外婆老了,我长大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