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故事(抗美援朝故事500字)原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娜娜 崔立慧 通讯员 张凯他是一名老战士,也是一名好老师。70年前,他选择弃笔从戎,保家卫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发展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娜娜 崔立慧 通讯员 张凯他是一名老战士,也是一名好老师70年前,他选择弃笔从戎,保家卫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他将青春献给北大荒;1982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他筹建职工中专,重登讲台。
87岁的抗美援朝老退役军人李明,一生南下北上多次,他心中始终装着一句话“战士好比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弃笔从戎,他做了部队文化教员满头银发,腰板直挺,思路清晰,言语利落,87岁的老兵李明话语间反而透着书卷气。
他指着身后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说道:“这是17岁的我,刚穿上军装的第一天拍的照”
1951年7月13日,时任北京艺文学校(现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教导处副主任的李明的兄长怎么也没想到弟弟报名参军了,他一脸的惊讶急匆匆找到李明时,却忍住了心中的不舍,说道:“我非常支持你!”李明当时心想:“我家弟兄4个,即便我去当兵了,我父母身边还有3个儿子尽孝。
”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治审查,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政干部学校动荡的年代,一切充满变数1952年5月,原计划两年的军校培训提前结束,李明这批学生军人走出校门,被分配到解放军公安二师五团八连任文化教员,驻地在北京西郊颐和园北宫门。
在这里他认识了此生难忘的好战友--张教员张教员比李明年长几岁,时时处处照顾李明,两人负责给战士们讲文化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朝夕相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在北宫门驻扎不到半年的时间,也就是1952年10月初,部队接到命令,到石景山集合。
10月中旬全团来到北京前门火车站时大家才知道“要去执行任务了”在鸭绿江边,他和战友们吃到了几年甚至未来几十年来吃过的最好的饭菜,“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能盛三大水桶的行军锅一做就是一锅肉,大米饭很少吃,但是白面馒头、油饼换着样做,好像没日子吃了似的。
”很快,部队配发了干粮,每人干粮袋里面装的是炒面,袋的两头放了些芝麻盐,高级饼干一盒,压缩饼干两包,一切就绪就等着过江了1952年10月底,天刚擦黑,部队坐上拉货的大闷罐,向着黑夜呼啸而去几小时后,满蒲站到了,刺骨的寒风渗入毛孔,眼前的一幕更是让这群年轻战士傻了眼,“哪里像个镇啊,没有人烟,只有一片瓦砾。
”这里在前天夜里,刚刚遭受到敌机的毁灭性轰炸,专列是在炸后的空隙过江的,祖国特派二十余架飞机掩护,他们才得以活着顺利过江此时是夜里11点多,大家要在天亮之前,步行100余千米,赶到营地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给18岁的李明一记“下马威”。
保家卫国,异国他乡坚守三载“当地老百姓就问我,你们就这样的装备能跟美国人打吗?我就告诉他们‘那咱就试试’”,直到若干年后,李明给很多学生、居民做红色教育宣讲的时候他常说:“年轻人啊,你们不明白抗美援朝的意义,只有当你站在鸭绿江边,站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仗必须要打,这一仗打出了我们的国威,打出了我们的士气。
”李明所在团的主要任务是当“防空哨”,负责保障公路、铁路运输,修桥梁、涵洞,排弹和防特反特等保障后方的补给线,前方的战士就能少流血牺牲部队驻地几乎每天都会遭到敌机的轰炸或特务的破坏,生活异常艰苦,生死只在转瞬间。
一天夜里,李明的战友,在铁道上巡逻,突然发现铁桥上的两根铁轨之间的夹板螺丝钉被敌人拆掉,当几百吨重的火车经过时,必然使铁轨涨裂,火车出轨,整个火车就会从十几米高的桥上坠入湍流的河水中,酿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夜深人静,远处突然传来了火车的呼啸声怎么办?那时战友手里没有铁道专用的信号灯,更没有现在的手机电话,汗珠顺着战友脸颊流下来,眼看着火车的大灯越来越近,他突然想起夜间执勤必带的手电筒,他急中生智,立即用右手拿着电筒,用左手的手掌捂住手电筒的头部使灯发出了红色的光芒,他上下左右对着火车头急速地摇晃起手臂。
司机发现前方有红色信号后踩了急刹车,当火车停稳后离战士站立的位置不足三米远司机与战士紧紧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司机说:“这是一车前线急需的军械物资”战士们迅速地用铁夹板将铁轨修好,火车加速向黑夜驶去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战友情是有多深党和国家给予我的荣誉,有我那些战友们的一半”回忆起朝夕相伴,一起扛过艰苦岁月,时刻抢在危险前头,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好战友--张教员,李明再度哽咽停战之前,敌机的轰炸从未消停过。
“美军的运输机带着闷声飞过来,扔下了子母弹母弹落下后炸开,散落一地的子弹,子弹一个个张着翅膀,只要碰到翅膀它就爆炸”针对炸弹的特性,战士们想出了用长绳子套住子弹,人在远处拉动绳子引爆炸弹的方法,不会造成人员伤亡,非常有效。
排弹也是李明所在连队承担的任务之一,而张教员就在一次排弹中牺牲了1953年春季的一天,李明与战友们一天的排弹任务结束,正是傍晚十分,大家要回营地了,一位朝鲜老阿妈却拦住了他们,称自家门口水井边上落了一颗炸弹。
大家过去一看犯了愁,炸弹离朝鲜居民的家门很近,要是按照传统排弹方法,一定炸坏水井和老百姓的家“那时候,朝鲜没有自来水,居民喝的都是自己挑来的泉水,珍贵呀……”思前考后,只有人工排雷,用手将炸弹上的小翅膀合拢后,把炸弹带到安全位置引爆。
“指导员,让我去吧”刘克仁指导员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是张教员张教员用手攥住炸弹小翅膀,没走多远,“可能是手一抖”,炸弹引爆了张教员倒在血泊中,右腿从大腿根处被切断,只有一根大筋还和身体相连指导员当即剪断大筋,战士们用老百姓家的门板抬着张教员往附近诊所跑去。
等大家走后,李明一看张教员的腿还在地上,他抱起腿就往前追天已经完全黑了,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拼命往前跑“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张教员的腿在我怀里逐渐蜷缩起来可还没等我追上大伙,前面回来的战士说,‘李教员,不用追了,张教员已经停止呼吸了’。
”李明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大家用炸弹炸了个坑,为张教员做了简易的墓,看着张教员躺在墓里,没人舍得往里填第一捧土李明更是哭出了声,刘指导员说道:“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而另一位崔明山教员,则在一次往山上运送军粮的过程中不慎跌落被车碾压身亡。
“一块出国的我们三个教员,只有我自己回来了一想到他们,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何其幸运,何其幸福啊”朝鲜战争结束后,李明所在的团队留下了来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直到1955年4月,他才接到回国的通知。
屯垦戍边,北大荒里奋斗40余年1958年,李明集体转业至黑龙江屯垦戍边,后至黑龙江迎春机械厂奋斗了40余年,在迎春机械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位置上直到退休“北大荒真荒凉,也有兔子也有狼,就是没有大姑娘”这是当时流传在北大荒的一句顺口溜。
但就在北大荒,李明结识了妻子孙宏英在北大荒的岁月是艰苦的,有爱妻的陪伴是幸福的李明与孙宏英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黑龙江迎春机械厂1982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他筹备组建了迎春机械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此后,他代表工厂参加过全国总工会在海南岛召开的全国农业系统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
南下北上多次,他心中始终装着一句话“战士好比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由于黑龙江迎春机械厂的破产,2000年3月30日,李明与家人一行四人正式告别迎春市,放弃了奋斗大半生的热土,离开两个女儿和外孙们,随儿子来到山东东营“辗转周折一生奔波,出京城入朝鲜,归旅顺,转长春,北上龙江,南下海南路经根邸,落脚东营,或许疲惫,或许年高,或许儿孙膝下,或许养生需要,不再奔了,不再游了,行程结束了,用稳定平静的心态来维持和延续生命吧!”李明在自己的人生传记《静静的行程》一书中如是写道。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他仍旧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献计献力,还曾担任过金水北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金水北区要建设文化公园,他为两座凉亭起名,“悦心亭”“颐园亭”,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几个字眼,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久经战火洗礼的朝鲜热土,还有那掩埋战友尸体时的动情……虽然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过去了的,我不会遗忘……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李明的人生故事给予后辈们不小的精神财富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虽有嘉肴是什么?虽有嘉肴是谁写的!
《虽有嘉肴》出处:礼记 诵读:康爸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是什么?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格式!
学史力行践初心,传承红色爱国情
- 屋面漏水维修方案是什么?钢构屋面漏水维修方案!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什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多少字!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公司简介模板是什么?建筑公司简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