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夸张句(夸张句大全100句)


修辞部分重点考察形式是差别辞格,要注意区别易混淆辞格之间的区别。
修辞考点
01牢房铁镣锁得住我的身体,锁不住我的精神。中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拈连

夸张句(夸张句大全100句)

 

修辞部分重点考察形式是差别辞格,要注意区别易混淆辞格之间的区别。

修辞考点

01牢房铁镣锁得住我的身体,锁不住我的精神。中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拈连

C.拟人 D.比喻

B

【出处】《现代汉语》下198页。

【解析】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语义关系,把通常只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运用在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式。

02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C

03既然有钱人都是阔人,那我们穷人只能是窄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仿词

C.借代 D.拟人

B

04山连水、水连山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顶真 B.反复

C.回环 D.比喻

C

05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 ) 。

谐音双关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P203。

【解析】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06泉香而酒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运用的修辞是( ) 。

对偶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P209

【解析】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

07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在人民中生根、开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解析】应是比拟中的拟物手法

08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是什么修辞手法?( )

A.回环 B.反复

C.顶真 D.选项缺失

C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上册P213。

【解析】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

09……要做一千个一万个雷锋。用的是( )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拟人

C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P197。

【解析】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10汉语中的对偶句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对称、成双的心理。( )

正确

11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修辞方式是( )。

A.回环 B.顶真

C.排比 D.借代

A.回环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第214页。

【解析】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与之类似辞格的句子还有诸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

12辞格分析:

a.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b.对艺术家来说,故乡是灵感的泉眼。

c.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d.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a.答:

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芦苇和野花人格化,芦苇也会护卫,野花又是偷偷的开放。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第195页。

b.答:

该句用比喻中的暗喻。把故乡比作泉眼,是字为喻词。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192页。

c.答:

该句用了对比中的两体对比。把两种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216页。

d.答:

该句用了设问。用问题什么是路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随后给出答案,使读者领会路的正确含义。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220页。

13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有对偶和______。

比拟

【解析】把山写成有生命的生物,或者把不能动的写成能动的很多都是比拟。

14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______。

串对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第209页。

【解析】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15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话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

A、对偶 B、顶真

C、排比 D、回环

D

【出处】《现代汉语》下册第214页。

【解析】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使语句形式整齐匀称,D项论述了吃饭和活着的关系。

16夸张可以分为( )。

扩大、缩小、超前

【解析】夸张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

【出处】《现代汉语》下 200页。

17半斤榜样,胜过一斤经验。中所用的辞格是( )

A、比喻 B、对举

C、对偶 D、夸张

B

【解析】对举是并列的两个事物,互相衬托。 特征就是所列举出的两类事物,相互映衬,对比是不同的两个事物,突显事物的不同。

18眼前浮现出她看我时那辣辣的眼神。所用的辞格是比喻。( )

【解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出处】《现代汉语》下191页。

19移觉就是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

【解析】"移觉"即转移了人的感觉;也就是沟通了人的感觉,所以也叫"通感"。这种手法的特点是: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相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和深化诗文意境的效果。

20名解:顶真

答: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出处】《现代汉语》下213页。

21比拟辞格可分为两种,即______和______。

拟人和拟物

【出处】《现代汉语》下195页。

【解析】比拟分拟人和拟物。

22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的辞格属于( )。

A.对比 B.比喻

C.回环 D.对偶

D

【出处】《现代汉语》209页。

【解析】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23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

B 我睡去,无异于一只羊,一匹马,一头骆驼,一株草。

C 远景过去没有李敖,李敖过去没有远景,现在,都有了。

D 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

B

【出处】《现代汉语》六版下册p192页。

【解析】只有选项B是比喻。C为粘连,A为拟人,D为比拟。

24柔嘉虽然比不上法国剧人贝恩哈脱,腰身纤细得一粒奎宁丸吞到肚子里就像怀孕,但瘦削是不能否认的。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

夸张

【解析】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人物消瘦。

25明喻经常用好像、如同一类的喻词下面这个句子乌云好像要把天压塌了中也用了好像,因此可以判断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式。( )

错误

【出处】黄廖第五版《现代汉语》下册192页。

【解析】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例句虽用了好像但其实质是一个夸张句。

26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家忧乐在心头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千锤万凿出深山

A

【出处】黄廖第五版《现代汉语》下册70页。

【解析】嘉庆进士 陈大纲为湖南岳阳楼提写的楹联。赞咏之人是《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27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句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A.对比 B. 映衬

C. 比喻 D.双关

C

28下列各句中,通过改变词语的惯常搭配关系来达到修辞效果的是:

A.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B.应有尽有,不如应无尽无。

C.陪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

D.为什么你越唠叨,孩子越不长记性?

B

29辞格是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提高 ( )的方法。

表达效果

【出处】《现代汉语》第五版下册第191页。

【解析】辞格是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

30他每天早上都顶着一头蓬草来上学。这个句子使用的辞格是比喻中的( )。

答案:借喻

【出处】《现代汉语》第五版下册第192页。

【解析】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他每天早上都顶着一头蓬草来上学。这个句子使用的辞格是比喻中的借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31南国烽烟正十年。句中烽烟使用的借代方式是 。

A.特征代本体 B.专名代泛称

C.具体代抽象 D.部分代整体

答案:C

【出处】《现代汉语》第五版下册第196-197页。

【解析】南国烽烟正十年。句中烽烟使用的借代方式是具体代抽象。(这里的烽烟代指战争。借代的基本类型:特征、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

32山上滚石头——石打石(实打实)运用的是( )双关修辞格。

谐音

【解析】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

【出处】《现代汉语》下203页。

3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格是( )。

借代

【解析】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代指杨开慧,柳代指柳直荀。

【出处】《现代汉语》下197页。

34仿词和被仿词一定要在言语中同时出现。( )

【出处】《现代汉语》下204页。

35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有( )。

A.相似性 B.相关性

C.统一性 D.一致性

B

【解析】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

【出处】《现代汉语》下197页。

36农民在土地上种下一粒粒种子,也就是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希望这句话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格( )。

A.比喻 B.顶真

C.对偶 D.拈连

D

【解析】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的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

【出处】《现代汉语》下198页。

37你默默地吐着丝,吐着温暖,吐着爱。这句话主要运用的修辞格是______。

拈连

38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运用的修辞格是______。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借代

B

【出处】黄廖第六版《现汉》下册210页。

【解析】属于对偶中的串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