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采桑子重阳是什么?采桑子重阳欧阳修!

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是旧体诗词的一座高峰。其诗,跟唐诗遥相辉映,其词,跟宋词更领风骚。他老人家的诗词,总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势,无论哪一首,读后都

采桑子重阳是什么?采桑子重阳欧阳修!

 

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是旧体诗词的一座高峰其诗,跟唐诗遥相辉映,其词,跟宋词更领风骚他老人家的诗词,总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势,无论哪一首,读后都特别令人振奋,昂扬向上抑郁颓废之人,其实读读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便可治愈。

当然,首先得读得懂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毛泽东的写重阳节的词,这首词就是《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词写于1929年,当时毛泽东正在闽西征战,而这段时间,他老人家身体欠安,在上杭县的望江楼上养病。

重阳节,这可是个老人节传统上,这个节日不是昂让向上的,而是多多少少有点凄凉的况味重阳节时在深秋,而悲秋,是传统文化里一个常见的符号,到北宋欧阳修时,因他的《秋色赋》而达到顶峰

征战,病人,秋风,菊花,重阳,这些元素可都是容易联想到萧瑟悲凉上来的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王勃的“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等,都是如此,因为这些元素,契合人的心绪,难免要生出悲秋之情来。

毛泽东这首词的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感叹人生短暂,转眼就是白头翁了,而苍天,却从来看不出苍老人的易老和天的难老对比,容易心生感叹而此时的伟人,正在病中,悲秋似乎已经是注定的了如果是别的诗人写出这样的开头,那后面的诗句不用看,都知道是悲秋哀叹。

然而,伟人就是伟人,他老人家没有顺着这句感叹下去,而是笔锋一转,把感叹变成了赞叹,“战地黄花分外香”,一下子就扭转了那一点点的愁绪,变得热烈起来菊花,是战地黄花,战地的黄花可没有悲凉,只有“分外香”这“分外”是跟谁比的呢?当然是跟那些在春天就已经开放了的百花相比了。

比它们“分外香”!在这战地黄花盛开的季节里,秋风劲吹,一年一度,都是这样的烈烈秋风但,这秋风,不是欧阳修眼里心里的秋风,那么萧瑟那么悲凉一样的秋风,到了伟人这里,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色,跟春天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她比春光更好,因为她预示着果实累累,预示着丰收在望,预示着胜利就在不远处。

最后一句“寥廓江天万里霜”,啊,秋高气爽,江天万里,秋天的天,更高,更蓝,更寥廓,令人心胸如那天空一般开阔,心中的愁绪阴霾,一扫而空,心灵都得到净化升华说到这里,有人就说了,这首词里,没有容易理解错的字啊,整首词基本上是平白如话,都很容易读懂,哪里有什么难理解的字?还真有,注意最后一个字“霜”。

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深秋的白霜如果这样理解,真的就错了这个“霜”不是霜冻,而是指代秋色伟人在《忆秦娥娄山关》里,也写到了霜,“霜晨月”,这里的霜才是霜冻我们现在欣赏的这首词里的霜,是指代秋色这个霜,包括金黄的菊花和各种颜色的草树,不是霜白,而是五彩斑斓。

也许有朋友会不解,霜怎么是五彩斑斓呢?其实,在古典文学里,这种用法很正常,我们经常在古诗词和古文里看到“丹霜”、“青霜”“紫霜”等词语,这些霜,都不是自然凝结的白霜,而是另有指代朋友们,您理解对了吗?你同意我的解读吗?有不同解读的,请留言,我们继续探讨。

毕竟,伟人的词句博大精深,必须细细研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