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人体内脏图是什么?人体内脏图标身体!

入手了一台TANITA百利达体组成秤,测试结果里面内脏脂肪等级这个数据和想象的不一样,很感兴趣,于是简单学习整理了一下内脏脂肪等级相关的知识,顺便也稍微介绍下RD-800

人体内脏图是什么?人体内脏图标身体!

 

(前言:入手了一台TANITA百利达体组成秤,测试结果里面内脏脂肪等级这个数据和想象的不一样,很感兴趣,于是简单学习整理了一下内脏脂肪等级相关的知识,顺便也稍微介绍下RD-800)前言    我是听朋友介绍

入手的TANITA(百利达)体组成秤RD-800,比较吸引我的是这个秤可以分部位(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右下肢,躯干)测试身体数据,不仅可以测试各部位的体脂率和肌肉量,而且可以测试肌肉的质量,这点儿让我很感兴趣。

    因为我之前体重54公斤左右,我的目标是通过练习力量增肌到60公斤(注:我练力量和跑步没关系,不是为了提高跑步成绩,纯属个人爱好),所以对于各个部位的肌肉量,尤其是肌肉质量很关心《图:我的第一次测试数据》。

    这个秤的数据很详细,关于秤的本身,笔记的后面我再说一下和朋友对比测试数据后,我对我的内脏脂肪等级(测量值为4.5)这个数据很好奇因为和朋友的测试数据(测量值为1)相比,我这个数据显得挺高,所以就查询学习了些关于。

内脏脂肪等级的知识❖ 学习得到的几个要点男性的内脏脂肪等级一般会比女性高(因为男性的肌肉量大,所需要的能量多,而内脏脂肪相当于能量钱包,男性的钱包自然也要大一些)内脏脂肪比较容易积累,但是也很容易减少(和糖对比一下,体内糖分的储备,有肌

糖原和肝糖原和肌糖原相对应,肌肉细胞也有脂肪储备,除此之外,肌肉纤维间,肌肉组织间,也有脂肪储备除此之外,再就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等,总之脂肪的存储地方要多得多但是对应肝糖原的更主要是内脏脂肪,也就是如果肝糖原好比糖的钱包的话,内脏脂肪就是脂肪的钱包)。

我的腰围大概70cm左右,基本没有多少皮下脂肪,而我平时吃的热量还是很充足的,其中油脂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能量主要以内脏脂肪的形式存储着    内脏脂肪等级4.5的话,相当于45平方厘米,也就不是不到7厘米 x 7厘米的感觉,形象的话就是iPhoneXS手机的一半的大小,这么看来也正常。

而且男性40代的平均值是9,这么看来我的值也都还不算高内脏脂肪等级(又称内脏脂肪指数)    【目录】内脏脂肪是什么内脏脂肪的测试指标内脏脂肪等级的测定方法内脏脂肪等级的判定标准内脏脂肪等级的平均值减少内脏脂肪的方法

❖ 内脏脂肪是什么内脏脂肪是人体脂肪中的一种它与皮下脂肪(也就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身体上可以摸得到的“肥肉”) 不同,它围绕着人的脏器,主要存在于腹腔内    一定量的内脏脂肪其实是人体必需的,因为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内脏脂肪过多是身体代谢紊乱的表现,长期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身体器官机能下降等并发症,现代社会很多内脏脂肪多的人表面看起来可能是体型肥胖,但也很有可能是体型偏瘦    科研发现,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存在并发的关系,内脏脂肪很容易引发皮下脂肪增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肥胖人群通过减肥药剂等多种形式进行减肥,最后很容易反弹的根本原因,内脏脂肪不减,只减皮下脂肪相当于治标不治本,也是不健康的减肥方式。

    虽然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存在并发的关系,但也要注意,整体的体脂率低的人,内脏脂肪高的人也是很多的,也就是那种有着「胖子核」的瘦子胖子核就是那些身体很瘦,却有肚子,也就是体脂肪很少,但是内脏脂肪很多的人,这样的情况要远比体脂肪多但是内脏脂肪少的体态均匀的胖子危险的多。

    另外内脏脂肪和性别、年龄也是有关系的,相比女性,男性更容易堆积内脏脂肪,所以男性的内脏脂肪指标一般都比女性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男性之所以容易堆积内脏脂肪,是因为内脏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就好像脂肪的钱包一样。

男性的肌肉量大,平时需要的能量多,所以内脏脂肪的存储能力也比较强    和容易存储相对的就是,内脏脂肪是很容易去除的,就好像我们随时可以把钱包里的钱花出去一样当然,所谓的容易,当然是你的生活饮食习惯良好,有燃脂能力的前提下的才容易,否则就会只存不花,脂肪只会一直堆积,自然不容易去除。

❖ 内脏脂肪的测试指标    内脏脂肪面积或内脏脂肪指数是身体成分分析仪的测试指标之一,是评价是否属于隐性肥胖(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重要指标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是指腹部肚脐断面CT影像中内脏脂肪的面积,单位c㎡。

    日本肥胖学会肥胖症诊断标准研究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内脏脂肪面积与损害健康的并发症数量的研究得知,如果内脏脂肪面积值超过100c㎡,并发症数量就会显著上升,平均并发症数量会超过1.5个;如果超过 150c㎡,并发症数量会越发呈上升趋势,平均并发症数量将超过2个。

《图:内脏脂肪肥胖 vs 皮下脂肪肥胖》

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fat index VFI),也称作内脏脂肪等级    将腹部 CT 扫描图像的内脏周围脂肪面积的大小分为 30 个等级,使用某种推算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称为内脏脂肪指数或内脏脂肪等级。

    其推算方法大致为:内脏脂肪指数 = 内脏脂肪面积(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 内脏脂肪的测量方法    内脏脂肪精确的测量方法自然是使用医疗设备进行腹部CT扫描,平时我们在家,使用质量比较好的体组成秤(人体成分分析仪)也可以得到比较不错的测量结果。

    因为体脂肪率的测量受体内水分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不要在饭后测量,至少要在饭后2个小时以上测量才合适另外最好在同一时间带测量,保证标准一致,便于比较例如我就是每周末的早晨起床上完厕所之后进行测量,测量前不吃东西也不喝水,这样标准很好统一。

❖ 内脏脂肪等级的判定标准

标准(1 ~ 9)—— 内脏脂肪不多,对健康没有影响,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因为内脏脂肪是很容易堆积的,所以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偏高(10 ~ 14)—— 开始有危险了,所以最好及早对策,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饮食控制,把内脏脂肪减少到正常范围以内。

高(15 ~ 29)—— 已经很危险了,可能已经有相应的并发症了,需要积极运动和饮食改善,安全科学的将内脏脂肪逐步减下来很高(30 ~)—— 嗯,没查到这是啥感觉的,想象吧❖ 内脏脂肪等级的平均值    内脏脂肪的平均值,男性和女性不一样,年龄别也不一样,基本上就是男性比女性高,男女都是年龄越大越容易积累内脏脂肪。

因为年龄差异,所以也可以参考自己所在年龄段的平均值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图:年龄别/性别别 内脏脂肪等级平均值(日本数据)》

    注意上面这个数据是来自日本网站,中式饮食因为饮食习惯比日式饮食油腻,而且更加高碳水,所以平均值可能会更高一些    男性比女性内脏脂肪的平均值高的原因上面说了,男性的肌肉量高,而作为能量钱包之一的内脏脂肪是男性能量的重要来源,所以男性的钱包比较大,存储的多些。

    而女性因为生理特点,比如保护子宫(抗冲击,保温)等,相比内脏脂肪,更加容易堆积皮下脂肪但是要注意的是,女性在更年期之后,也会变得开始容易堆积内脏脂肪❖ 减少内脏脂肪的方法    方法很简单:运动+饮食改善,运动不是必须的,但是会让你更加健康,最重要的还是饮食改善。

而且内脏脂肪是很容易燃烧减下去的,所以即便整体脂肪率还比较高,但是内脏脂肪可以先减下去    关于减肥这个话题,以前的笔记说了很多了,不再多说了TANITA(百利达)体组成秤RD-800    之所以对体组成秤感兴趣,是因为看了朋友的测量数据,感觉很详细,就多了解了下,对其中可以分。

部位(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右下肢,躯干)测试身体数据,还有可以测试肌肉的质量这两点很感兴趣    我对数据的精确性还是很在意的,所以也顺便了解了一下 TANITA(百利达)这个品牌(以前没怎么关注过)。

    TANITA(百利达)是第一台脚踏式人体脂肪测量仪的发明者,一直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很多精密的医疗用人体分析仪也都是这个公司的产品    RD-800可以说是家用体组成秤(也叫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巅峰之作,采用的很多技术,关键是有大量基于。

医疗领域的精确技术得出来的统计数据,并优化得出的算法支撑,所以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体组成测量原理因为对原理感兴趣,所以我就简单了解了下一些相关知识❖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这个方法是一般体脂秤通常采用的方法,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靠脂肪和肌肉的不同的导电率,来区分它们从而推测体组成脂肪电阻率很大,基本不导电,肌肉因为为电解质很多,所以电阻率低,很容易导电《图:来自TANITA官网》。

    一般来说:脂肪多的人(肌肉少的人):电阻大脂肪少的人(肌肉多的人):电阻小    另外,肌肉组织虽然可以导电,但是横截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电流的通过,也就是电阻会不一样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低,反之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高,在计算的时候还会考虑预先设定的身高数据来推测肌肉长度,所以身高数据也需要准确才可以。

    一般来说,BIA分析法,就是在人的皮肤表面放置几个接触电极,输入一个固定电流,就能获得一个电阻抗值再用公式算出人体的体成份因为BIA分析的最后结果,是利用电阻抗值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所以BIA是个“黑盒子”方法,测量出的直接结果很简单,就一个电阻抗值,剩下的结论都需要计算。

    这些计算体成份的公式,都是经验公式,而且不止一种不同的公式之间,差异还挺大所以,BIA分析法能不能精确测量体成份,不光要依赖测量数据的准确,还要看使用哪种公式    公式准不准,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数据,各个公司的产品,主要差距就在于这个统计数据和相应的经验公式(算法)上了。

选择比较专业的厂家的产品,为的也就是这个算法    但只是BIA的话,测量精确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TANITA(百利达)还采用了的下面的技术来提高测量精度❖ 双频电流测试    人体组织内,不同频率的电流流过的路径是不一样的,低频电流不能穿透细胞膜,所以是从细胞外流过,而高频电流可以透过细胞膜,在细胞内也流动。

所以通过施加不同频率的电流,就可以获得人体组织细胞的更多信息《图:来自TANITA官网》

❖ 电抗技术(RD-800没有用这个技术)    因为RD-800没有用这个技术,所以没特别了解。

❖ DXA(二重X射线吸收法)相关性    在医学领域,体组成最精确最被信赖的方法就是DXA(二重X射线吸收法),是通过两种能量的X射线照射全身,通过不同的吸收率,来分析脂肪、肌肉、骨头的体组成    DXA设备很贵,无法家用,但是。

TANITA(百利达)利用基于DXA法的大量的精确数据(年龄别、性别别)来优化BIA算法,使得应用这些技术的体组成秤的精确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 内脏脂肪的测量技术

型号选择❖ 统计数据和算法    看了这些技术原理的简单说明,我的体会就是虽然同样都是BIA技术,但是为什么精确度不一样,主要就是在于利用大量精确的数据优化出来的算法    另外同一个品牌的体组成秤,也分好多档次,RD-800是家用。

体组成秤里面应用这些测量技术最多的,所以能测量26项数据,RD-800应用了双频电流测量技术和8电极测量技术,是第一台可以分身体部位测量肌肉质量的体组成秤,这个功能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可以说RD-800。

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家用体组成秤,缺点嘛就是贵❖ RD-802  vs RD-800   目前,RD-800的后续型号,最新是RD-802,但是为啥买RD-800呢,是因为RD-802在体组成测量功能上和RD-800。

是一样的,只有显示信息上的一些小差别比如:RD-802在测量开始的时候会显示「Lift the grip」RD-802在测量脉搏的时候会显示心率图标    但是因为RD-802是新型号就要贵很多,而RD-800作为旧型号已经降价到2万7000日元(合人民币不到2000人民币)了,所以性价比很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