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是什么?阴符经是谁写的!
道之精通,谓之真人。先有真人,后有真言。真人真言,是托名之人无法作出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黄帝阴符经》,以黄帝所作为正。
流俗的考据派和疑古派认为,阴符经是后世托名的伪书,并非黄帝所作之所以存在这种认知,是由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道术传承,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唐代,阴符经被道士李筌在嵩山的一个石室里发现,得以重现于世书是寇谦之所藏。
从李筌对阴符经的注解看,他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一个连读都读不懂的人,显然不可能是这本书的作者那寇谦之会是这本书的作者吗?也不是寇谦之是个什么人,《黄帝阴符经》为什么流传到寇谦之的手里呢?我们接着分析寇谦之是北天师道的创始人,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代,天师道出现分化,在南朝逐渐演变出来一个上清派,在北朝演变出来一个新天师道。
所以,寇谦之的藏书和道术源头,是张道陵所创立的天师道我们继续往前追溯现在有两个问题,天师是什么?为什么创立天师道的人是张道陵?我们先解答天师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人一想到天师这个词,就觉的是画符捉鬼的道士完全错了,。
天师的本意,是天子之师祖龙之后,天子改称皇帝,天师也就随之变成了帝师天师和帝师,是同义词比如,岐伯,老子,这样的人,都是天师天师的职责有三个,一是负责守道,掌管皇家图书馆二是传道,负责培养天师接班人三是以道辅佐君王,经世济国。
老子是一个分水岭,可以认为,他是末代天师因为在老子之时,守道,传道,治世,这三件事同时出了问题首先,周王室内乱,王子朝(周朝王子姬朝)带着皇家藏书奔楚,这造成了王官学术失守,典籍流落民间,以至于后面,社会上私学百出,王官之学,下移庶民,变成诸子之学,这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根源。
原本,老百姓都是看不到这些秘藏之书的孔子非史官出身而修《春秋》,这就是学术下逮庶民的表现为什么官学会失守呢?因为犬戎入侵,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式微所以说,蛮族入侵,是我们华夏文明,每一次文明倒退的根本原因。
其次,遴选天师的接班人,也出现了问题老子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天师接班人传道孔子到周朝向老子问道,只是对周礼之道感兴趣,对无为而治的天道不感兴趣,大概老子比较失望吧!第三,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天师辅佐君王的治世工作,也出了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导致老子心灰意冷,骑牛出关的主要原因虽然老子没有找到合适的天师接班人,但是老子直接间接地传授了很多弟子,形成了老学五派和其他诸多流派孔子、鬼谷子、苏秦、张仪、杨朱、庄子、列子、关尹子、尹文子、文子、韩非子、申不害、黄石公、孙子等等,这些人,都可以认为是老子的学生,都是老子思想的传人。
关尹子这一脉,传到陈抟,河图洛书重现人间人们才知道,原来道术是有秘传一脉的而陈抟的出现,援道入儒,直接策动了宋朝的文化复兴同时,庄子一脉,万物唯气的思想,为张载所继承,尽管张载披着大儒的外衣,其实他的根本思想,很多出自庄子。
张载之道,几百年后,被王夫之所继承王夫之的思想,策动了辛亥革命,也策动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另一脉黄石公,传道于张良,刘邦以张良为帝师,缔造了大汉帝国张良在生前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传道,死后便把黄石公所传的。
《素书》陪葬但是作为帝师的张良,他归集整理和收藏了大量的典籍这一点,从他和韩信整理历代兵书可见一斑这是后来张良家族,家学勃兴的学术基础汉室式微,国家官学再次失守,张良家族家学得以勃兴这时候,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以天师自居。
我们前面说了,天师是天子的老师,后来天子改称皇帝,天子的老师就成了帝师,张良便是初代帝师而他的后人,却再次把帝师的称谓改成了天师,并以天师自居,而且这个天师还能依照血统世袭不得不说,这是张良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因为之前张良传道,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宁愿把书随葬,也没有传给自己的子孙。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天师道的创始人为什么是张道陵天师道的产生,有几个大背景,一是汉室式微,官学失守二是张良家族家学渊源第三是民间私学并起张良家族的家学有多兴盛呢?张道陵七岁的时候,就可以熟读《道德经》,参透河图洛书。
要知道,这些书在汉朝,并非官方教育的必读经典周朝的官学失守,导致学术下移,王官之学,退化为诸子之学而汉朝的官学失守,造成的退化更加严重这一次的大退化,造成了道术不纯,以至于道巫相杂在先秦,我们看到的官学典籍里面,有白日升天,飞来飞去的事吗?从来没有这种记载。
但是汉朝官学崩溃后,基于张良帝师家族的家学,所流传出去的道术,比先秦的诸子之学,要更加的左道旁门我们的文化传承,有两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是末代天师老子,另一个转折点是初代帝师张良张良的后人,以张良家族的家学为基础,创立了天师道。
后来,天师道在南朝逐渐演变成了上清派,在北朝,就演变成了寇谦之所创立的那个新天师道上清派的著名人物,比如陆修静,陶弘景,王羲之等等,都是上清派道士我们现在看到的《神农本草经》通用版本,即为上清派道士陶弘景所传。
这说明张良帝师家族的私学、典籍和道术,已然有了大规模的传播北天师道创立者寇谦之所藏的《黄帝阴符经》,它的流传,应该可以溯源到张良家族的帝师家学由此可以推断,阴符经很早以前就已经存世了,它是先秦王官之学,流落民间的一部分。
天师守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尽管张道陵所创立的荒腔走板的民间版天师道,已非岐伯老子所代表的那种真正的天师之道但天师道,也就是我们后世所俗称的道教,依然把守道作为这个组织的文化本能所以像《神农本草经》这样的古圣之书,就传到了陶弘景之手,包括《黄帝阴符经》在内的很多古圣之书,就传到了寇谦之的手里。
我们前面说了,后世的很多道术和学术,都可以追溯到老子而老子之道从何而来呢?先秦的王官学术,又是从何而来呢?继续向前追溯,就可以追溯到黄帝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著书立说,书中经常会出现黄帝说如何如何这样的段落章句。
大家说黄帝曰,是引用,而不是传说是不是无论什么书,署名为黄帝,就一定是黄帝写的呢?这不一定因为在两汉之后,官学失守,民间出现了很多妄人,喜欢乱造书所以,辨别署名黄帝的书,是不是从王官之学流传出来的,还是民间的杜撰,要看义理。
像《黄帝内经》《黄帝四经》《黄帝阴符经》这些书,在道术和义理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自然是黄帝之道的传承之作很显然,非得道之圣人,无法写出来这样的书考据派和疑古派,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通义理,不通道术所以,他们无法从义理上看出来一致性,无法从道术上辨别真伪。
道之精通,谓之真人先有真人,后有真言真人真言,是托名之人无法作出的因为既为妄人,必作妄言无道之妄人,显然不可能托名出来真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黄帝阴符经》,以黄帝所作为正更多文章:阅读的最高意义,在于养成精神贵族。
华夏文化的谱系,中国人的根与魂中国人的第一课:善于教养中国人的第二课:正本清源中国人的祭祀中国人的战争中国星空与步天歌日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虽有嘉肴是什么?虽有嘉肴是谁写的!
《虽有嘉肴》出处:礼记 诵读:康爸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是什么?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格式!
学史力行践初心,传承红色爱国情
- 屋面漏水维修方案是什么?钢构屋面漏水维修方案!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什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多少字!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六国论原文是什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音!
- 公司简介模板是什么?建筑公司简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