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禄(禄是什么意思)干货分享

《说文:示部》:“禄,福也。从示,录声”译文:禄,幸福。从示,录声。《说文》“示”部,会意兼形声字。今为“礻”部。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看,上面像桔槔

禄(禄是什么意思)干货分享

 

《说文:示部》:“禄,福也。从示,录声”译文:禄,幸福。从示,录声。《说文》“示”部,会意兼形声字。今为“礻”部。

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看,上面像桔槔(jié gāo),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也叫秤杆,很像以前农村压井的杆;下面像汲水器,小点是水滴状汲水灌溉,可保丰收,所以有了福的意义篆文加“示”,突出神赐福之义,隶变后楷书写作“禄”。

禄的本义为福气、福运,例如中国的“禄神”引申为薪俸、俸禄,如“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同时也就有了“禄位”,身份的象征俸禄,古代一种薪水发放制度“俸”是薪金,“禄”是实物各个时期不同,俸禄制度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所谓俸禄,实际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除去上缴给商王和周王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各级官员的俸禄了商周时期的俸禄是以土地的形式体现的,也就是说,封地的大小是商周时期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

秦朝俸禄是发给米谷,以石计算最典型的就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认为:“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爵位和俸禄这种物质诱惑和赏赐,才能使百姓为你拼命。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百石之官”这表明爵位与俸禄是和砍杀敌人脑袋的数量相关联的,我们常常听说的“首级”二字,就是这么来的,斩首的数量决定身份等级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全面实行俸禄制的王朝。

西汉时官吏的俸禄制度开始正规化按照官吏不同的级别,规定给予不同的俸禄谷米所谓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俸禄等级,是指全年所得俸禄的总数,实际支付是按月发放,相当于年薪制,只不过按月平均发放,没有年终奖。

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一半给钱币,一半给实物据《汉书》记载,汉元帝时,谏大夫为八百石,月俸九千二百钱,光禄大夫为两千石,一万两千钱唐朝的老板们奉行“高薪养廉”思路,所以唐朝官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要较高一点。

唐朝打工人的主要收入组成是:职田(朝廷拨给官员一些田地,官员可以获得这块田地上种植的粮食)、俸钱和赏赐此外,其他的包括差旅、公务车、退休金制度也很健全,地方官员还有一定数量的“公廨田”,交由农民耕种,田地的租金归官员们作为办公费用,算是承包责任制吧。

了解明朝历史的,都知道朱元璋是及其抠的,属于“低薪杀贪”朱元璋对待官员们是非常刻薄的从唐代开始的职田制没了,公务车没了,差旅费没了,退休金也没了,还大大降低了禄米的数量所以明朝为官是非常可怜的最终导致很多官员难以养家糊口。

朱元璋对待“皇亲国戚”却是恩爱有加的清朝的官员和明朝差不多,工资很低,但是花销却高得出奇没了公务车、没了差旅费,也没有餐补、医疗更不用说了,甚至官服都是自己掏腰包,平时应酬的地方还多多,这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

另外,清代时候,幕府制度比较完善,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幕僚,比如师爷等角色,也就是“吏”,这些“吏”的工资也是由官老板自己承担的官老板自身是属于国家正式的在编人员,而幕僚则基本上是本地人员,合同工都不算所以“官吏”应该“官”和“吏”分开来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