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度(度娘)干货分享

刘女士一觉醒来突然全身出现红斑,瘙痒难耐,更严重的是,她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判断她是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休克危险,需要紧

度(度娘)干货分享

 

刘女士一觉醒来突然全身出现红斑,瘙痒难耐,更严重的是,她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判断她是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休克危险,需要紧急处理在为她吸氧的同时,医生开出了急救药品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其丈夫却不急着用药,“谁知道你们开的药靠不靠谱,不急这一会,等我问问再给她吃”。

医生探头一看,发现其丈夫在用百度“看病”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生病问“度娘”,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之所以喜欢找“度娘”看病,是因为到医院看病太麻烦,而网络就在身边,不管网上的知识是否准确,但至少用起来方便这一次却有所不同,医生明明就在身边,且已经开出了药,患者家属却还要问“度娘”,医生的可信度不及“度娘”,过度依赖“度娘”的程度可见一斑。

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取医学知识,甚至进行自我诊疗,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有时就连医生,也会通过网络搜索来收集资料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正确的医学知识,更有伪科学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虚假信息,生病问“度娘”,关键要看如何问。

问得好,“度娘”是助手,问得不好,很难说不会成为杀手而要想问好 “度娘”,既需要有一定的健康素养,更需要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即使问“度娘”的方法正确,但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过于依赖,哪怕自己找到的信息很正确,但疾病千变万化,同样的疾病甚至同一种症状,对于不同的人,或许诊疗手段刚好相反。

生病首先应选择看医生,这个原则需要坚持

当然,生病问“度娘”广泛存在,甚至到了只信“度娘”的地步,也说明互联网医疗存在巨大的社会需求,有必要针对这一需求开辟出正规的互联网诊疗渠道,让网上诊疗更规范、更可及、更安全同时,应该对网上医疗信息进行清理和规范,尤其对于虚假、欺诈信息,要及时从网上清除,以此来提高“度娘”的水平,减少“度娘”不治病反致病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