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英雄本色是什么生肖(英雄本色在五湖是什么生肖)不看后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人格魅力与理想追求文/钟百超李白,以诗歌为言志和抒情工具,将人生的理想与忧愤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

英雄本色是什么生肖(英雄本色在五湖是什么生肖)不看后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人格魅力与理想追求文/钟百超李白,以诗歌为言志和抒情工具,将人生的理想与忧愤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凡人物和一个悲剧人物在不能驾驭个人命运的时代,在仰仗皇恩和权贵的时代,一个人的成败得失是无法掌握的。

李白的悲剧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群体性和时代性的只要一些因素尚未根除,个体的命运都应如此李白的诗,不只是有浪漫,还有家国情怀与人生苦旅,正是这些,构成李白生命的悲壮画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天宝元年(742),41岁,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非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反而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天生爱酒的李白,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居然“停杯投箸不能食”,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拔剑四顾心茫然”,像侠客一样,拔出剑,四处张望,而心里一片茫然,此去何去何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因为“冰塞川”和“雪满山”,而不能渡黄河,登太行。

而实际上,是以这两个意象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绝望之中,想到了吕尚和伊尹,他们尚且可以静待时机,自己何尝不能向他们学习?尽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而且“今安在?”,不知路在何方。

但是,在绝望中,李白不忘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多么自信而豪迈的壮志他终于想通了,一个人,越是面对困境,越要显示英雄本色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说出了内心的痛处痛在哪里?一个读书人,应当发愤图强,而不是“赤鸡白雉赌梨栗”这里借用冯谖、韩信、贾谊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又以燕昭王、郭隗、邹衍、乐毅、剧辛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从而能够建功立业。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这既是对燕昭王的怀念,又是对现实的批判生逢盛世,一个读书人居然“行路难”,那只好“归去来”,这是何其的无奈与悲痛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此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43岁,游齐州时,表达了李白对侠客的倾慕,抒发了自己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的向往借信陵君、侯嬴和朱亥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他宁愿做信陵君、侯嬴、朱亥这样的人物,也不学杨雄,只知道在书阁里写《太玄经》其实,就是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另一种表述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首诗写梦游天姥山,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李白如此不惜笔墨,以浓墨重彩描写天姥胜景,实际上对天姥山的向往,希望过一种神仙般的日子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已经看得透彻,“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个人可以放弃名利,“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但人格不能丢失,于是,便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气骨,这既是落魄士人的心声,更是天下读书人的人格宣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二载(743),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凭着想象,以雄健的笔触描写天山的景色,虽然气候恶劣,但是戍边将士依然坚守边疆,不畏敌人,白天随着金鼓声,英勇杀敌,晚上睡觉,依然抱着马鞍,时刻准备出战。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既是将士们的心声,李白的心声,更是中国民族的共同心声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丰收的喜悦以及和家人一起庆祝丰收的景象第二部分写内心的苦闷,个人志向和豪情,应是本诗的重点他的苦闷在于“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里借用了朱买臣的典故,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忧愤不平但是,李白又极度不甘心,于是便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呐喊笑什么,笑一切可笑之人,笑一切可笑之事笑也是自信自负,不做“蓬蒿人”,再一次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理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李白以“大鹏”自况,表明自己的理想,能够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簸却沧溟水”,并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怕别人的冷言冷语,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既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也表明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李邕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其胆识“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即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大手笔描绘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但也透露出李白此时的心态,即对儒家理想的破灭,“凤歌笑孔丘”,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政治的失意,对于一个怀抱儒家理想的人,是多么大讽刺因而,只好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个对孔子充满崇敬的人,最终远离孔子,不能不说是李白的失败,更是儒家理想的失败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hōng)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chāng hé)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yà yǔ)磨牙竞人肉,驺(zōu)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náo)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wù niè)当安之(《梁甫吟》)《梁甫吟》是李白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后的作品这里,无论是袭用诸葛亮的《梁父吟》本身,还是提及姜子牙、郦食其、晏婴、剧孟等人物,无非就是表明自己的才华和心志,希望得到明君知己的愿望。

尽管遇到挫折,李白并不灰心,一方面他对自己满怀信心,“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另一方面,他也坚信自己最终会获得成功,“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一定有风云际会的时候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这首诗的前半部讲述自己的少年时的为人和襟怀,“所交尽豪雄”,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小;“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表明自己不为名利;“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表明自己侠义肝胆;“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表明自己因为的侠义之心,而赢得英雄美名。

这首诗,可以说是李白的言志诗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首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这已是李白二入长安以后的事。

这首诗,既有颓废的成分,“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因为,“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尽管如此,“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因此,“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即李白去世当年这首诗,李白以大鹏自况,可惜曾经展翅振八裔,如今飞到半空,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但他仍然对自己抱有希望,他相信,即使自己想孔子那样,自己的余风一定能够激励万世。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送蔡山人》)李白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一生,可是,由于官场黑暗,他不能同流合污,于是不得不离开权利中心。

“我本不弃世”,是积极用世的态度,而“世人自弃我”,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虽然有“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的理想,也有“燕客”蔡泽的人生目标,也懂得“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的道理,可李白还是没能够实现理想和追求,因而只能选择“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的生活,实属无奈之举。

从一个有志青年变成所谓遭世人所弃的老人,最终在抑郁中走完人生历程唐诗以一个不幸诗人的悲惨命运成就其高峰,这既是时代之幸,也是时代之不幸每次读李白的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的豪迈和壮志,他的人格和气骨,更有他的诸多愤恨和不平。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一生傲岸,难与权贵相处,皇帝疏远,举荐徒劳,壮志难酬,这或许就是李白对自己成败得失的最好总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无常,信念有定,有了这份淡定,这份自信,成败得失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2018.11.2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