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焦裕禄的资料(焦裕禄的资料不超过50字)没想到

他整理着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考虑着文章的结构,早把病痛置之脑后,在纸上写出了文章的题目和提纲:《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设想不等于现实

焦裕禄的资料(焦裕禄的资料不超过50字)没想到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现源泉镇)北崮山村人。

焦裕禄1941年,家乡遭受严重旱灾,焦裕禄的父亲因官府催捐,地主讨债,被逼得悬梁自尽父亲惨死不久,焦裕禄又被日军作为“特嫌”抓去,关押在博山城监狱,1942年12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特殊劳工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折磨得他皮包骨头。

1943年4月,在矿友和老乡的帮助下,焦裕禄逃离矿区,返回家乡这一年,博山又遭灾荒,全家人难以糊口,焦裕禄带着妻子外出逃荒要饭,流落到江苏省宿迁县胡家庄,给一家富农扛长工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才回到已解放的博山老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卫胜利果实的斗争。

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又参加革命工作他曾出谋划策,智退进攻北崮山解放区的淄川、博山、章丘三县国民党“返乡团”,受到区领导的赞扬1947年夏季以后,新解放区迅速扩大,需要大量干部7月,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集训,后随军南下,于1948年2月到达河南境内,被分配到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民兵组织,没收地主浮财,分配土地。

1953年6月,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59年,焦裕禄与一金工车间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兰考位于豫东平原,是黄河故道上有名的老灾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差。

1962年春,狂风流沙打坏了20多万亩麦苗,秋天的特大内涝又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还有10多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干部忧心忡忡,灾民大量外流焦裕禄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来到兰考的。

面对严重的困难,焦裕禄决心改变兰考的面貌兰考由于连年受灾,在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着消极情绪,想调离灾区到丰收地区去焦裕禄深深感到:群众在灾害面前两眼望着县委,县委领导干部挺不起腰杆,群众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1963年1月,焦裕禄召开县委扩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同志要带头到困难队去,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为改变穷困地区面貌作出贡献,为基层干部作出榜样,真正做到身不离群众,心不忘灾区

焦裕禄(前中)在兰考沙区现场组织抗灾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几位县委领导同志向焦裕禄汇报工作焦裕禄说:“请大家跟我到火车站走一趟”大家不知用意,跟着前往兰考火车站风雪弥漫,天寒地冻,那里拥挤着很多灾民,等候着开往外地的火车。

焦裕禄心情沉重地对同伴们说:“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害逼迫他们离乡背井的这不能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安居乐业,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焦裕禄满脸是泪,再也讲不下去了。

几位县委领导同志也都难过得低下头,而心里却豁然开朗风雪夜车站之行,使县委一班人受到一次最实际,最生动的教育,增强了率领广大群众团结奋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决心焦裕禄到过全县许多村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勤走、勤看、勤问、勤记,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发现不少令人深思的问题。

他对县委的同志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确实灾害大,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我们要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焦裕禄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县委一班人。

风沙灾害,在兰考非常严重座座沙丘,盘踞在兰考大地,随风移动,吞噬良田和庄稼,多年来就犹如座座顽固的堡垒,久攻不克焦裕禄亲率“三害”调查队,奋战在勘察沙丘、追寻风口的第一线经过几十天的奔波,焦裕禄等县社领导和调查队员跑遍了全县86个大小风口,261个大沙丘,63个沙群。

在此期间,焦裕禄还走访求教许多有经验的基层干部和老农,掌握了风沙灾害的成因和治理办法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一次,焦裕禄在张庄大队了解到一个奇迹:大风能把坟刮平,把棺材刮出来;但在坟头封上一层淤土后就不会被刮平。

他说:“一个人,一个早晨就封住一个坟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有成千上万人,干它几年,拉淤土封沙丘,再种上草,栽上树,用这种‘贴膏药’‘扎针’的办法就能把灾害的沙丘,变成锦绣绿洲”

焦裕禄和兰考人民在治理流沙焦裕禄原有肝病,可他全部身心扑在繁忙的工作上,常常忘记或顾不上吃药打针医生感到这样下去对恢复焦裕禄的健康不利,便向县委提出停止焦裕禄工作的建议然而,在一个共产党员看来,停止他的工作比病痛还难受。

他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反而更加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不中断治疗,医院又提出派一名顺路的护士到焦裕禄家里给他打针的建议,可焦裕禄连这点微小的照顾也不肯接受他说:“我能走,还是到医院去打针吧!不要麻烦医院的同志了。

焦裕禄与妻子在大连的合影1964年起,焦裕禄的肝病愈来愈重了人们经常看到,焦裕禄在开会作报告或听取汇报时,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膝盖顶住肝部他棉衣上的第二、第三个扣子总是不扣的,时常用手压住肝部在办公室或家里,铅笔和茶缸盖都成了他压迫止痛的工具。

天长日久,焦裕禄坐的藤椅就被顶了一个大窟窿……晚上,焦裕禄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刚躺到床上,肝部剧烈的疼痛使他蜷曲着身体在床上发抖实在难以忍受了,他干脆不睡,穿好衣服,坐到桌子前,抽出钢笔,摊开稿纸,准备写文章。

他整理着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考虑着文章的结构,早把病痛置之脑后,在纸上写出了文章的题目和提纲:《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一、设想不等于现实二、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出来,先进的事物看不见。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四、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这是一篇文章的大纲,字里行间凝结着焦裕禄的心血,充满着焦裕禄对兰考人民的无限热爱1964年5月14日清晨,焦裕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焦裕禄不幸逝世的消息传到兰考,36万人民顿时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

兰考县群众代表到郑州瞻仰焦裕禄墓时,一位老农民趴在墓前,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兰考人民共同的心声:“俺们的好书记,您是为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留下的四张照片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470多个日日夜夜里,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的安危冷暖记挂在心头,谱写了一首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赞歌。

焦裕禄纪念馆供稿: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