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乐(林常乐全球证劵市场研究院)干货分享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依托研发优势助力硬科技发展 创新机制打造AI产业发展新范本
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这一年AI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经过两年的发展,AI已经和互联网行业一样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但由于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着一定的行业壁垒:技术门槛高、前期研发投入高、回报期长,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一些瓶颈。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技术、资金、场景落地化一样都不能少,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就是缺少一个综合的载体,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赋能AI产业的综合载体该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与西安高新区共同建立的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新式研究院,由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院士作为院长领衔,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近30位教授参与。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为西安硬科技发展助力说起姚期智院士,就不得不提“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姚班的目标是培养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创办人工智能独角兽旷视科技的印奇、小马智行的楼天城等AI创业公司中的标杆人物均出自“姚班”,这足以证明姚期智院士亲自负责的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在AI领域的含金量。
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注重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引领创新,从而在行业掌握话语权AI产业正是对科学技术高度依赖的产业,正需要通过科研机构、高校不断的科技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从而行业赋能。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的三大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前沿构架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大脑研究中心正是对金融、芯片、智慧城市三大领域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力求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新高地。
这与西安大力发展“硬科技”的布局规划不谋而合,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作为西安发展硬科技的重要领域,需要不断地技术迭代、成果创新才能在行业独树一帜,引领产业变革所以要擦亮“硬科技”这张名片,像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这样的研发机构是区域不可或缺的。
坐落于西高新软件新城的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从5月31日正式投运,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的突破,并在国际核心期刊杂志上发布论文《通过自蒸馏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英译文:Be Your Own Teac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via Self Distillation),发表于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2019);《SCAN:一种紧凑高效的可伸缩神经网络》(英译文:SCAN: A Scalable Neural Networks Framework Towards Compact and Efficient Models)发表于电子预印本文献库(Arxiv)。
这些研发成果足以证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实力,相信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会在西安“硬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中心+企业孵化 创新AI产业发展新模式虽然现在企业、高校、政府都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搭建,但在科研成果场景化落地的过程中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人力、智力、财力的浪费。
很多商业化的公司虽然对核心技术非常渴望,但没有足够的时间、财力在基础研究上进行投入,造成科技成果转化脱节而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研究中心和企业孵化,将科研和场景落地、企业孵化等各种要素汇集,为AI产业的发展打造了创新模式的范本。
芯片作为AI产业的“大脑”,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和基石结合自身优势及西安市芯片产业发展基础,交叉核心院设立了前沿构架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中心将结合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在算法、芯片方向的长期积累,从计算机、软硬件、体系结构、芯片开发流程角度进行综合芯片设计与研发,快速实现自主可控的特色芯片,从上至下贯穿整个芯片垂直行业在西安落地芯片研发和产业落地的基础。
芯片验证组组长李德惠介绍说,“我们来到西安有两个创新:一个是流程(闭环)的创新,另一个是进行“软件+硬件”相结合首先是基于芯片中心在AI领域最先进的算法进行优化,比如视觉识别,国际上目前有十几种网络分析,我们把每个网络的认知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局部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算法并在服务器上做实验,把正确率从原来的95%提升至 97%,这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目前技术主要对标谷歌、阿里、腾讯、MIT、加州伯克利、清华、北大、麻省理工等头部企业和知名院校,最终通过芯片实现算法的架构实现”在AI产业的上游实现突破,就能在行业取得话语权2018年,资本市场的持续“升温”促进了中国金融科技的“大热”。
但与此同时,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监管技术远远赶不上电子时代互联网模式创新的速度;在监管、隐私保护和数据垄断之间存在着矛盾等,这都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交叉研究院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应用而生。
说起金融监管中心的研究方向,交叉核心院副院长林常乐谈道:“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我们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运筹优化等技术,结合金融理论和金融工程的方法,打造创新金融智能技术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与金融行业应用场景和监管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投资管理、借贷、交易支付、风险管理等各种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实时的智能决策,从而解决金融行业的核心问题。
”据林常乐副院长介绍,金融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近期也会发布一份“白皮书”,希望能够帮助国内建立一套风险管理、风险建模的标准交叉核心院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孵化在合计11层共2万㎡的办公环境内,交叉核心院为入孵项目准备了环境优美、舒适的工作场所、休闲区、展示区等(已正式投运),并提供了性能优异的数据中心(建设中)。
除了基础的硬件设施,交叉核心院还通过自身的运营中心,为入孵企业提供投融资、工商注册、政策申报、品牌推广、人才招聘、物业管理等系列服务首批入孵的项目包括新石器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西安深信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国际、国内顶尖团队。
其中新石器新石器的业务范围横跨物流、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四大领域,与交叉核心院的人工智能、智能芯片等研究领域高度契合;由世界顶级团队组成的深信科创,致力于提高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软件的质量与安全,其创始人杨子江教授希望在科研与产业落地中,与交叉核心院以及在孵企业一起深度合作,形成人工智能安全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最值得信赖的新兴软件质量与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这种设立研究中心,在前沿基础科研的基础上和入驻的孵化企业做无缝对接的模式在西安还是首创,这就保证了区域内的科技成果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能够第一时间和入驻企业结合进行成果转化并场景落地,这种模式对产业升级来说效率进一步提高。
打通创业“生态系统”闭环 扶持产业项目发展从初创团队到成熟企业,交叉核心院的研发优势、政策优势、运营优势将为处在不同阶段的团队和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定制化服务,各个企业、研发中心的关联性将为交叉核心院创造一个软硬结合的“生态系统”。
用韩国KAIST大学KIM WOO CHANG教授的话来说:“在系列优势的基础上,交叉核心院将投资和扶持有产业化潜力的研究项目,吸引AI顶级团队落户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入驻的公司,将与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进行前沿科技的核心研究。
” 交叉核心院通过全新的体系建设、制度创新,重新定义了产学研协作的构造,为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后一步”提供了澎湃的前行动力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唐好辰(唐好辰是谁)一看就会
6年、17人次,中国网球小花终于等来第一场大满贯单打正赛胜利。排名第148位的郑赛赛在美网首轮2比1逆转沃伊格勒,首次参加大满贯正赛…
-
崔文正(崔文正我是大明星)怎么可以错过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霸,2008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2013年考上电贝斯专业硕士研究生,直到2016年毕业。他是一位职业音乐人,担任Cort贝斯、S…
- 蒋美丽(蒋美丽这个名字好吗)硬核推荐
- 李云舟(李云舟 中国农业大学)一看就会
- 唐世军(唐世军军事科学院)全程干货
- 高特拉(高拉特还是中国籍吗)一看就会
- 罗底(罗底肉和油边)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