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杰(徐靖杰浙大二院眼科)不看后悔
年过花甲,许多中老年人在看东西发现有模糊,黑点,重影等轻重不一的症状,他们以为只是人到中老年出现的老花眼,但这其实是属于老年性白内障的病症表现。
年过花甲,许多中老年人在看东西发现有模糊,黑点,重影等轻重不一的症状,他们以为只是人到中老年出现的老花眼,但这其实是属于老年性白内障的病症表现人们不重视,不治疗,最后病症到了晚期出现视力下降甚至是双目失明才幡然悔悟就已经为时已晚。
在面对眼睛出现的模糊时,不少人拿不准这到底是不是病,总觉得是年纪上来了应该有的症状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老年性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的一些症状,如何预防和常见问题什么是白内障?什么又是老年性白内障?。
我们的眼睛就像是以前的胶片相机一样,我们看到的外界事物进入眼睛的“镜头”——晶状体(人眼的一结构,正常情况下是可变焦,透明的凸透镜);“镜头”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了浑浊,阻碍了光线到达我们眼睛的“底片”——视网膜,于是我们看东西就发生模糊等的一系列问题。
简单的来说就是晶状体出现了浑浊就是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变性浑浊又称变性白内障据2018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国际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眼部疾病,致盲率达47%, 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90岁以上。
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是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相关机制和引发因素晶状体作为眼球内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质,主要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松弛使得远近物体均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晶状体主要由囊膜、上皮和晶体基质构成晶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不断增殖,迁移至晶体内部分化为紧密连接且排列规则的晶状体纤维细胞。
与此同时,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降解与高度可溶性的晶状体蛋白之间的相互协调也参与其透光性的维持。发病机制
老年性白内障分为核性白内障和皮质性白内障前者起始时胚胎核深层光密度增加渐向周围扩大而累及整个成人核发展十分缓慢渐次加重皮质中无空泡、水裂或板层分离质地坚硬而含水量低;后者又称软性白内障晶体皮质浑浊之前先有皮质水化、空泡形成、板层分离及沿缝水裂等现象,此为物理性水肿可以逆转,但当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及凝固形成气质性浑浊即为皮质性白内障。
引发因素引发老年性白内障的因素很多再加上年龄增长导致的体内脏器组织发生的生理老化和新陈代谢改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更为复杂老年性白内障的诱因主要有:长期紫外线的照射,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内分泌的影响(主要是糖代谢和钙代谢紊乱)离子辐射等。
在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的生理生化改变时硒性白内障模型是最常使用的动物模型这一模型的特点、应用及其与人类白内障的关系已有综述虽然老年性白内障的诱因很多但是人们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氧化损伤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十分密切。
老年性白内障病发的四个时期按照白内障的病发过程可以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四个阶段1.初发期在这一时期白内障病发的特点是晶状体从周边开始出现混浊,最初晶状体中央部位还是会保持透明,并不会怎么影响视力。
,因此不宜发现只有在散大瞳孔后才可能见到混浊但随着时间发展,晶状体混浊逐渐扩展,视力逐渐受到影响,患者慢慢就会感到明显视力下降实际上“初发期”是很漫长的一个阶段只要还没有膨胀引起青光眼就都叫做初发期,哪怕实力已经降低到了0.3,还是叫初发期。
2.膨胀期在这个阶段的视力通常低于0.2,与初发期的安安静静相比,膨胀期会开始出现一些风险因为晶状体的膨胀,使得前房拥挤,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进而诱发青光眼如果真要得了青光眼,可就大事不好了,而且膨胀期的白内障手术,因为晶状体是鼓鼓的,撕囊这一个关键步骤的难度骤升,更容易发生手术失误,风险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在膨胀期之前的“初发期”就进行手术。
3.成熟期如果说部分的幸运患者可以平安的度过“膨胀期”,而且没有继发青光眼,进而发展到了“成熟期”,这个时候,白内障晶状体就已经呈现出了完全的白色混浊了从外观上来看,就已经可以看到白色的瞳孔了此时患者基本上属于是盲目的阶段了,看不见东西,但是可以感受到手在眼前。
这一时期应该尽快进行手术安排
4.过熟期这个阶段,白内障混浊的晶体已经从成熟阶段发展到含水量减少,整个晶体皱缩变小,皮质部分开始出现液化甚至钙化现象;眼睛晶核会出现明显下沉,前房也变深,虹膜会出现震颤,此时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过敏性葡萄膜炎等。
白内障发展到此时,手术是必须要做了,否则会导致其他的眼部病变但是此时晶体核会活动并且很硬,手术的困难系数陡增,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白内障该如何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显微技术在眼科学中的应用,已出现多种创伤小、效果好的新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如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白内障吸除术(Asperation of cataract)、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等,都在临床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现在我国白内障治疗中的主流手术方式它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在巩膜或角膜切口处做3 mm左右的小切口,通过专门的注吸系统将粉碎乳化的核吸出来,并由此植入人工晶状体而现在新的超声乳化仪已经问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也从过去的核粉碎技术向劈核技术过渡。
劈核技术是利用低能量却高负压的劈核器的机械力代替传统超声能量,先将核分为小的核块再一一吸出,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手术操作对晶状体周围组织的损害,且切口长度一般<3 mm,对角膜的屈光能力影响极小,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如何预防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 ARC)是一种多因素、对视功能危害严重的老年性眼科疾病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ARC发病率居高不下,其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好的药物能显著抑制或者减慢晶状体浑浊的发展,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令人欣慰的事中医药治疗白内障最近得到了较好发展,中医药治疗方式成为了早期或者暂时不适于手术的患者不错的选择中医药治疗从肝、肾、脾三脏着手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药在延缓或治疗白内障方面显现出自身的优势
所以对于ARC的预防只能够从我们的日常用眼中进行展开,在我们的日常用眼中减少对于晶状体等部位的过多消耗,以此延缓ARC的发病以下6点是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用眼建议1.避免长时间接触辐射线要避免在强烈的阳光、灯光或者其他辐射射线下进行学习和工作。
在户外活动时,应佩戴有色眼镜(墨镜),以防辐射直接伤害眼睛2.避免过度视觉疲劳用眼应该以不疲倦为界限,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尽量不要在昏暗的地方阅读和工作每次用眼一小时应该让眼睛进行适度放松,如闭目养神、走动、眺望远方等。
3.坚持做眼保健操以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睛明、横竹、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等症状4.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谢机能逐渐减退,晶状体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维生素C含量会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
同时维生素C还能减弱光线和氧化晶状体的损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5.膳食营养需丰富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入6.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过激情绪的出现,保证全身气血顺畅的流通,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这些对于白内障的恢复同样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 韦茹倩,蓝正荣.白内障治疗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07):14-16.【2】 李德馨,王思玲,苏德森.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04):300-307.
【3】 徐靖杰,张颖,姚克等.白内障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2,52(12):1807-1814.【4】 唐斌,李治,罗羿,罗海燕,何艳楠,冯明娟,刘绍勇,袁晓会.重庆市江北区城乡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J].重庆医学,2011,40(06):561-564.
【5】 李娟,王冬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02):83-86.DOI:10.13799/j.cnki.mdjyxyxb.2013.02.059.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谢绍光(云南省公安厅谢绍光)学会了吗
会议对滇西片区春运暨春节假期道路交通安保应急处置、联勤联动等工作进行协调交流和安排部署,实现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齐抓共管、…
-
李舜伟(李舜伟舒乐安定)不要告诉别人
在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如今的中国人要想睡得香、睡得足,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近日,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对包括北京在内…
- 崔恩英(崔恩英那个夏天)干货分享
- 唐床破(唐床破黑名单)万万没想到
- 胡剑兵(胡剑兵诉)新鲜出炉
- 孙莉子(Mimmy为什么叫孙莉子?)越早知道越好
- 江化霖(江化霖主演的电影)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