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温(李良温 人保)这样也行?
作为一家有着浓浓地产烙印的寿险公司,一直以银保渠道为主,个险方面几乎“停滞”,而个险作为寿险的核心竞争力,向来是保险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
曾在人保寿险时致力于推动个险业务发展的傅安平此番出任珠江人寿总裁一职,或将给这家依赖银保渠道的寿险企业带来变革作为一家有着浓浓地产烙印的寿险公司,一直以银保渠道为主,个险方面几乎“停滞”,而个险作为寿险的核心竞争力,向来是保险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
8月8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人保集团风险管理部原总经理傅安平或将接任珠江人寿总裁一职珠江人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还表示,傅安平已实际展开工作“出身”于人保集团的傅安平还曾担任人保寿险总裁一职,在其任职期间,便逐步压降银保渠道业务,不断推动个险渠道业务,直至2020年,个险渠道占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已达57%。
此番傅安平就任珠江人寿,或将发力个险,改善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局面不过摆在傅安平面前的显然不仅是渠道问题,还有珠江人寿的地产问题这家有着浓浓地产烙印的寿险公司,不仅股东是清一色的“合生系”,就连投资方面都大手笔押注地产。
而在当下地产商人人自危之际,珠江人寿的地产投资能否安然度过寒冬,迎来下一个春天呢?患上银保渠道”依赖症“,傅安平能否解局?银保渠道模式对于险企来讲,是一把双刃剑,但过度依赖或埋隐患珠江人寿便是如此,据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珠江人寿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比例均维持在95%左右。
以2020年为例,据珠江人寿年报显示,银邮兼业代理业务收入为68.3亿元,而2020年珠江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72.73亿元,占比高达94%虽然2021年珠江人寿的银保渠道业务收入还不得而知,但从2021年年报中仍可看出蛛丝马迹。
(图片来源:珠江人寿)公司2021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前5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均为银保渠道,而这前五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122.3亿元占珠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30.9亿元比例达93.4%,可见珠江人寿依然十分依赖银保渠道。
而此次接任珠江人寿总裁一职的傅安平或将改善珠江人寿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局面傅安平曾在2014年接替李良温出任人保寿险总裁一职,自其接棒以来,便开始压降银保渠道业务直至2021年4月傅安平被任命为人保集团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在此期间,中国人保年报数据显示,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业务收入逐渐从2014年的496.19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59.3亿元,占人保寿险保险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14年的61.87%下降至2020年的37.4%。
取而代之的便是个险渠道业务收入和占比的上升,从2014年的190.6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8.17亿元,截至2020年末,占比已达57%众所周知,银保渠道对于短期冲保费规模是一件利器,但其跑量不跑价的特点也让保险公司又爱又恨。
银保渠道的产品大多是年金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较低,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真正新业务价值率高的是个险渠道售卖的寿险,这类险种由于复杂且属于消费型,需要代理人主动营销,友邦正是靠着优质的高端代理人一度成为高端寿险的代名词,这也引得平安、泰康、太保等寿险企业纷纷学习,自建代理人队伍,提高寿险的占比。
而依赖银保渠道的寿险企业缺的便是个险渠道这或是珠江人寿找傅安平掌舵的主要原因之一赚了保费,输了利润珠江人寿面临的不仅是银保渠道的依赖,还有保费规模的颓势和利润的下滑自2016年珠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达到顶峰151亿元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一度降至2019年的33.35亿元,2020年以来便触底反弹,逐渐升至2021年的130.9亿元,但仍不及巅峰时刻。
而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回升的背后离不开分红寿险业务的加持据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前5产品中的第一、二名均是分红险,两款产品的保费收入合计为96.72亿元,占珠江人寿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达74%。
相较于2020年,上述两款分红险的保费收入在2021年大幅提升,珠江鑫多多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费收入从2020年的38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76亿元,珠江盈多多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费收入涨幅更是竟然,2021年同比大增196.8%至20.72亿元。
在此背景下,2021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也同比增长80%至130.92亿元,但净利润却由盈转亏为-7033.63万元追寻背后的原因正是由于分红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促使寿险责任准备金规模明显增加,据珠江人寿数据显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2021年同比增长109.99%至120.66亿元,从而导致营业支出进一步扩大。
其实在此之前,珠江人寿的净利润表现就不稳定虽在成立后的第四个年头,公司便扭亏为盈,打破险企“七平八盈”的魔咒2015年珠江人寿实现盈利,净利润为4230.43万元,2016年更是迎来高光时刻,净利润突飞猛进至5.38亿元,自此公司的净利润下滑至2018年的1.03亿元后小幅回升,但增速明显乏力,2019-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74亿元和3.43亿元。
此外,珠江人寿的保险偿付能力指标也不容乐观,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5.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2.75%,均逼近监管红线与保险业平均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末,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
“合生系”朱氏家族把控珠江人寿与其它寿险公司不同,珠江人寿有着浓浓的地产烙印,不仅股东是清一色的“地产系”,投资方面更是“押注”地产据珠江人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投资性房地产余额同比增长24%至221.4亿元,在所投资产中占投资资产总额的比例最大,一度达26%。
这并非个例,截至2020年末,珠江人寿旗下共有9家控股子公司,而这9家公司的业务性质均为房地产。
(图片来源:珠江人寿)除上海贤立置业有限公司是珠江人寿持股60%外,其他8家公司均是珠江人寿百分之百控股子公司而上述珠江人寿的部分子公司与以朱孟伊为核心的地产大佬朱氏家族或有着隐匿勾连而朱孟伊还是合生创展集团的创始人,有“广东地产圈教父”之称。
例如上海贤立置业有限公司,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的股东除珠江人寿外,就是上海珠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投资”),而进一步股权穿透得出,珠江投资的实控人正是朱孟伊的儿子朱伟航除所投企业外,据企查查显示,珠江人寿前五大股东的背后大部分均与朱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体来看,持股30.15%的第一大股东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正是朱孟依的儿子朱伟航;持股20%的第二大股东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光集团”)看似与朱氏家族毫无关系,但进一步股权穿透来看,珠光集团的实控人谢炳钊疑似是朱孟依的妹夫;第四大股东广东韩建投资有限公司的实控人同样是朱伟航,与韩建投资持股比例相同的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朱拉依为朱孟依的哥哥。
上至股东,下至子公司,朱氏家族在珠江人寿可谓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正经历寒冬的背景下,热衷于投资地产的珠江人寿隐忧已现正如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所言,不动产投资规模处于较高水平,相关行业未来市场走势及政策变动易对不动产投资产生影响,且有部分投资资产发生逾期,存在一定风险敞口,截至2021年末,珠江人寿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敞口合计为280.67亿元。
而投资房地产可以说是珠江人寿投资资产中的一个缩影其所投资产还包括固收、权益类、信托计划等,这并非新鲜事,但有意思的是投资收益也曾一度撑起珠江人寿营收的“半边天”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5-2020年,珠江人寿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4.4亿元、33.34亿元、45.15亿元、35.19亿元、39.2亿元、41.4亿元,合计为218.71亿元。
其投资收益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18%、30%、42.7%、49.3%和35%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胡玉兴(胡玉兴九江)燃爆了
这几年,村里虽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建成了便民服务站,基础设施达到了“及格线”,但离脱贫致富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
林华蓉(林华蓉简历)学到了
老式的传销是一种由几个人发展的组织,不断地以自己的歪理,或者给出被宣传者一个巨大的诱饵,说一些只跟着自己干,就能够实现一夜暴富,成…
- 周朴华(周朴华宜昌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燃爆了
- 高猛飞(高猛飞是那个传媒的负责人)学到了
- 邓天兆(邓天兆赌王)太疯狂了
- 李沚柯(非诚勿扰李沚柯)太疯狂了
- 何群荣(松阳卫生局局长何群荣)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