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赖宁资料简介)真没想到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石棉县海子山因为电线短路而爆发了一场山林大火,原本微弱的红光借着风势掀起了一片火海,看到这一幕,赖宁马上就跑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石棉县海子山因为电线短路而爆发了一场山林大火,原本微弱的红光借着风势掀起了一片火海,看到这一幕,赖宁马上就跑出了家门,冲向了火海跑到火源处后,赖宁挥舞着瘦小的臂膀,意图用树枝扑灭山火,可是这熊熊山火怎会被几根树枝所扑灭呢?随着火势越来越大,赖宁被困在了原地,最后,他不幸死在了这场山火里。
赖宁去世后,全国各地的百姓自发去到葬礼现场,和这位小英雄做了最后的告别,其场面也极其壮观。那当年在火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赖宁为何会牺牲?他去世后,他的母亲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赖宁优秀少年救山火赖宁出生于1973年10月20日,他们家一共有四个孩子,只有赖宁一人是男孩他的父亲是县水电局的局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年少的赖宁养成了自律的个性赖宁从上小学开始,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了,他曾经还在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中获得过一等奖,在县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虽然说赖宁所生活的四川省石棉县既偏僻又封闭,文化教育水平不够发达,但是求知若渴的赖宁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四川省石棉县每当爸爸妈妈问他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他的回答总是两个字:“要书”,为了满足赖宁的求知欲望,父母还为他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小学毕业后,赖宁以极其优异的成绩,从5000多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石棉中学这所重点学校。
在学习之余,他也经常会看一些课外的经典书籍,酷爱冒险的他对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都有极大的兴趣。
石棉中学在一次谈理想的少先队中队主题会上,赖宁也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他说他长大了之后,一定要像李四光那样,成为一名地质学家当被辅导员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时候,他说:“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大山,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石棉矿了,我相信这里一定还会有其他的宝贝的,等我长大了,就要把他们给找出来,献给祖国”。
。这样一个优秀的少年,本应拥有无比灿烂的未来,可是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1988年3月13日。
李四光1988年3月13日下午三点半,赖宁家附近的海子山山林因为电线短路而亮起了火光,没过多久,火苗就蔓延开来,引起了一场大山火就在这片山林不远处就是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的油库,如果火烧到油库或电台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山火爆发时,赖宁正在家中写作业,写完作业后,他便和往常一样,自己走出了家门,找朋友玩。赖宁出门前,母亲还专门交代他说:“外面风大,你可千万不要走远了”。
山火出了楼梯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远处冲天的火焰,他还没来得及回家告诉母亲一声,就跑向了火光处赖宁家距离大火燃起的地方不算特别远,跑到山附近后,他凭借着先前的经验,折下几根树枝,开始疯狂挥舞了起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凭借几根树枝就想扑灭山火,自然是不可能的,赖宁刚刚扑灭了一点火苗旁边,又有更大的火从旁边着了起来。
赖宁画像意外去世感人心在赖宁努力救火的同时,周边的村民也纷纷跑了过来,挥舞着手中的水桶和树枝,可是他们的努力在这场大火面前却无济于事很快,得到消息的县领导就来到了救灾现场,看到在前方努力救火的小学生,大人心里也是极为焦急的,现场的烟雾这么大,万一孩子出了什么意外可就不好了。
领导赶紧命令汽车司机把这群救火的学生强制送下山,大人们原本已经把赖宁送上汽车了,可是放心不下火势的他又趁前面的人不注意,偷偷和小伙伴跳下了汽车,遛进了火场,继续救火。
赖宁随着火势越来越大,雾越来越浓,眼前的可见度也越来越低了山上的狂风左一股,右一股,撩拨的火势东奔西窜,随着天色将晚,赖宁和几个小伙伴彻底走散了,即便如此,赖宁仍旧战胜了恐惧,坚守在原地救火没过多久,救火团队就全部到达了现场抢险救灾,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场大火终于被彻底扑灭了,幸运的是大家保住了这片森林,没有让火势蔓延到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但是不幸的是,赖宁的生命却永远停在了这一刻。
1988年3月14日上午,人们去海子山查看灾情时看到了赖宁的遗体,赖宁去世之时,手臂还紧紧抱着一颗小松树,他的头靠着山坡,眼镜已经不知所踪了,右腿依旧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打火雕像虽然说赖宁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人们却不会忘记他身上宝贵的精神因为环境特殊,石棉县常常会爆发火灾,其实在读小学的时候,赖宁就已经参与过三次救火活动了在林业部门的宣传下,他的救火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赖宁下葬时,他的老师朋友和所有对他心怀敬佩的人,都到达了葬礼现场,送这个可敬可爱的英雄最后一程。送儿子下葬时,赖宁的母亲黄和榕也表露出了巨大的悲伤,哭成了泪人。
赖宁下葬在提起儿子赖宁的时候,黄和榕说她总是会在梦里梦到儿子,在她的梦里,赖宁还是15岁的样子,梦里的赖宁拉着妈妈的手不停地说话,但是每次醒来,她却都不记得儿子说了什么话,她只记得赖宁咧着嘴笑的样子黄和榕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这么好的孩子抚养成人,她的心里永远为儿子留着一个位置,不仅是赖宁的家人忘不了他,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他。
198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当代英雄—赖宁》的文章,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一个年仅15岁的小孩都能义无反顾地冲入火场,这是怎样的英勇无畏!
下葬1989年时,共青团和国家教委还授予了“赖宁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向赖宁学习随着赖宁的事迹传播得越来越广,一股名为学习赖宁的热潮也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赖宁的家乡也修建了许多纪念赖宁的建筑。
石棉县如今仍旧保存着赖宁的雕像,赖宁就这样屹立在石棉山的山脚下,看着这座他热爱的大山,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大山。
赖宁的雕像赖宁精神传万家赖宁对于石棉县的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他的故事在石棉县来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石棉中学的老师也会以赖宁的故事为蓝本教育学生,在当地学生心中,赖宁一直都是道德的标杆、最优秀的学长。
为了让当地的学生记得这个小英雄,当地人还专门建了一个赖宁广场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大家对赖宁的关注度却依旧不减1988年5月,四川省政府将赖宁定为了革命烈士;2009年9月14日,赖宁被评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而在十年后的2019年9月25日,赖宁又得到了“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赖宁1990年,一部名为《赖宁》的电视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部只有四集的电视剧以“赖宁的童年”“赖宁的学业”“赖宁的自律”“赖宁的救援事迹”为主线,塑造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小孩,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该电视剧在当年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赖宁的故事后来还被拍为了电影《英雄少年赖宁》,这部电影呈现出了这位少年英雄,保护国家财产英勇就义的壮烈事迹,展现了他的精神价值听过赖宁故事的中学生也表示,在他们的心中,赖宁是一个品德十分高尚之人,赖宁身上有很多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热爱科学、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这些都是他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的闪光点。
赖宁画像但是在赖宁精神传遍中华大地之时,他冲进山林救火的行为也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议,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一些,教育界针对赖宁之事,提出了一些其他角度的看法他们认为赖宁精神中过度宣扬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行为,和我们如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相符。
被修订前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这样一条描述,叫做“学生看到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要敢于斗争”可是随着教育界的争议越来越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却删掉了这句话,改为了“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赖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也作出了明文规定:“学校不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活动”赖宁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带给我们的学习价值,带给我们的讨论仍旧没有结束,赖宁的出现让人们开始重拾起了未成年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利众精神。
我们不倡导未成年人用牺牲生命的代价去见义勇为去制止罪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赖宁的精神不值得提倡我们要鼓励孩子培养是非观念,要鼓励孩子勇于向丑恶说不,做一个勇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向他人施以援手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追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赖宁的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
赖宁雕像对于人们对赖宁的讨论,他的母亲也做出了回复,赖宁的母亲说如果赖宁还活着的话,那他应该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子女,或许他真的如少年时期所期待的那样从事着他喜欢的地质工作母亲黄和榕说不管大家对赖宁有怎样的争议,在她的心中,永远有儿子的位置。
黄和榕和丈夫是地地道道的石棉县人,石棉县承载了他们一家人太多的回忆可是就在赖宁去世之后,黄和榕一家人却搬离了石棉县,儿子离开之后,他们便很少会回到故土了。
石棉烈士陵园1993年时,当地政府提出把赖宁之墓迁移到石棉烈士陵园的提议,得到了黄和榕夫妇的赞同后,当地政府还特意举办了一场迁墓仪式,黄和榕夫妇也回到故乡,参与了这场仪式除了这次迁墓仪式外,夫妻二人只回石棉县探亲过几次,他们为何会在儿子离开后立即搬家,且不愿再回故土呢?。
黄和榕说她不想再触景生情了,呆在石棉县的时候,她总是会想到儿子的面庞,想到儿子之前在附近玩耍时的样子,每次想到儿子不会回来了,她都心痛得无法呼吸作为英雄的母亲,黄和榕这些年来受到过不少领导人的接见,也接受过不少采访,她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讲自己的儿子。
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最大的骄傲,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
赖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她一边流泪一边说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最真挚的想法,她说她宁愿她的儿子不是个英雄,她想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健康而又平凡的小孩如今,黄和榕的其他子女均已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了,在子女的陪伴下,黄和榕、赖正纲夫妇已经逐步走出了痛失儿子的创伤,二老晚年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
事实也正如黄和榕所说的那样,如果儿子15岁的那一年没有选择救火,那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个好孩子或许会和大部分人一样,过着安逸又幸福的生活但是他的牺牲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他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我们也期待赖宁所热爱的这片土地,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赖宁的事迹也能一代代流传下去。
那大家对小英雄赖宁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参考资料赖宁:奋不顾身的救火英雄--专题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赖宁.中国军网赖宁:永远14岁的英雄少年.中国日报网英雄人物 赖宁:见义勇为的英雄少年.雅安日报最具影响的共和国英雄模范人物.赖宁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电脑桌面图标(电脑桌面图标怎么设置随意摆放)怎么可以错过
无论将图标怎么拖拉,它都会自己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所以w10桌面的图标想随意摆放如何操作?具体方法如下:1、首先,大家打开电脑,进入电脑…
-
广佛线(广佛线运营时间)新鲜出炉
12月24日,记者从佛山市轨道交通局获悉,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顺德学院站-镇安站)将于12月28日开通初期运营。据了解,佛山地铁3号线南起…
- 球赛(球赛比赛结果查询)原创
- 保外就医(保外就医可以自由活动吗)没想到
- x5m(x5免费版)干货满满
- 迅雷离线(迅雷离线解压怎么弄的)硬核推荐
- 模拟人生4 秘籍(模拟人生4秘籍大全 全秘籍一览表)燃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