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血鸢泪(血鸢泪作者敛心)一篇读懂

目前,全国高校招录工作接近尾声,但仍有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生源危机之下,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注:本文作者蒋妍,系东京大学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研

血鸢泪(血鸢泪作者敛心)一篇读懂

 

目前,全国高校招录工作接近尾声,但仍有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生源危机之下,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注:本文作者蒋妍,系东京大学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86所国立大学享受着国家1兆2000亿日元的支援,而教育了国家80%的大学生的私立大学每年从国家那里得到的支援只有3000亿日元,这其中是16倍的差距。

再加上日本“少子化”带来的适龄人口下降,各所私立大学为了争夺生源、维持生存,积极地进行各种教育改革在改革的大潮中,关西一所私立大学颇受关注,它就是位于兵库县的关西国际大学(Kans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简称KUIS)。

该校历史并不长,1998年从一所短大(相当于美国的社区大学,中国的大专高职)改编而成本科共有3个学院,5个学科,另外有2个研究生院,3个专业,是一所在校生人数在2000人左右的小型私立大学从地理位置上看,并不占优势,因为主校区所在的三木市虽然与神户临近,但公共交通并不便利。

后来在2008年增建的尼崎校区是都市型校园,即只是一栋大楼而已它离JR尼崎站很近,占了交通优势,可在收容力上有限,只能容纳800人于是,该校就在并不占“地利”的情况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特色一:KUIS指标

学生进了大学,会学到什么,成为怎样的人,一般来说是不透明的无论是考入大学的学生,还是掏了大笔学费的家长,抑或是要接收他们的企业,都不知道关西国际大学的改革之一,就是“学习成果的可视化”,具体来讲就是在2006年设置了KUIS指标。

对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明确了教育目标,即设立了到毕业为止,毕业生所要达成的目标,并明确落实到各个科目,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为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KUIS的5大指标为:“自律的人”“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心灵丰富的世界公民”“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

其中,“自律的人”包含的指标有对知识的好奇心及自律性,“问题解决能力”包含的指标有信息收集及活用能力、问题发现能力等,“交流能力”包含的指标有自我表现力、意见交换及调整能力等改革特色二:全校导入量规评价。

Rubric评价即量规评价,是表现型评价的一种,盛行于美国,近年来被一些高等教育专业的人士积极引入日本在日本高等教育界最常被引用的是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AAC&U)下的VALUE rubric量规一般包括要素和分级表述。

使用量规评价的好处在于,能对学生的论文及报告等作品进行更真实的评价,同时量规的设定及公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引作用现在该评价多被用于各个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论文、报告等的评价,但关西国际大学却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量规评价。

比如,上述的KUIS指标就是以量规形式施行的拿全校共通的5个指标之一的“自律的人”为例,它被分为“对知识的好奇心”和“自律性”两个要素在“自律性”中,它被描述为“能自己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能自律,并朝向自己设立的目标积极努力,直到最后实现”。

级别1为“对于被布置的课题,知道自己的责任并能够付诸行动”,级别2为“对于被布置的课题及自己设定的目标,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找到解决办法并付诸行动”,级别3为“对自己的责任能自知,并能朝向目标不停地努力”,级别4为“理解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朝向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地行动,并能够到实现为止保持行动”。

使用时的表现方式如下表所示:

打个不一定合适的比方,这有点像求职时的“岗位描述”,招聘者通过此“岗位描述”,很明确地向社会宣布自己所渴求的人才形象,而求职者可以一条条地比照判断自己是否拥有该岗位所具备的条件,再决定是否应聘不同的是,在求职时,大学生所拥有的资格能力已是完成时,而在关西国际大学里使用量规评价,能让大一学生对4年后自己能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具体的意识,从而针对自己的强项弱项进行努力,一切还处于将来时及现在进行时。

此外,关西国际大学的各个学科还在此共通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制定了每个学科目标的量规,有些老师又根据学科目标制定了自己负责的教学科目的评价用的量规,可以说该校实现了“宏观量规”与“微观量规”的结合不仅如此,在量规的应用上,该大学还充分考虑了学年差异。

想想也是,大三的学生和大一的学生如果使用同一个标准评价的话,明显大一的总体评价要差所以,针对同一个通用量规,该大学又将它细分为低学年用和高学年用拿评价毕业论文的“研究”量规为例,它整体上被分为5个要素——调查目的的设定、先行研究、研究方法与视点、分析、结论,并设定了从0到5的6个级别。

在实际使用中,对于低学年的一二年级学生,3为最高标准,而对于高学年的三四年级学生,则是将原来整体量规中的3视为起点的0,原来的级别5则视为要达成的目标3截至2014年,该大学全部科目中的量规导入率为83.1%。

改革特色三:反馈日关西国际大学在学期末设置了“反馈日”,这也是在日本的第一次尝试日本学期末会有考试,可能是笔试,也可能是报告的形式在一般大学,提交报告,老师给出评分,学生们收到成绩,到此结束,和中国的很多大学一样。

但关西国际大学校长滨名笃认为,这么做并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与他们的进步联系不上因为仅仅看成绩,学生们并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也就无从改进而在“反馈日”,学生们在拿到自己的成绩以及教员批阅过的自己提交的期末报告的同时,能够明确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并在此基础上与自己的顾问老师进行沟通商讨,深化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知,便于设定下学期的学习目标以及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关西国际大学的反馈日一年2次,具体设定在每学期结束后新学期结束前的3月和9月(日本高校是4月和10月开学)改革特色四:与地域需求的结合文章开头提到关西国际大学并不占“地利”,即便这样,该校还是在各自校区的地理环境及硬件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特色,真正地“化劣势为优势”。

比如,2013年,三木校区根据三木市的医疗中心的需求,以及在相应的财政支持下,设置了保健医疗学院(护士学科,招收80人)2015年设置了该科目的硕士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大学作为区域发展的“知(地)的共同体”(日语中,知和地的发音相同)的贡献作用。

此外,因为三木市与缅甸的仰光市结成了姐妹城市,该校也配合该项目,开展了让留学生体会三木“安全、安心”的都市魅力的活动此外,该校还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名为“社区学习”的服务性学习项目中,亲历区域的课题发现与解决。

尼崎校区正在试行与姐妹校的专科学校及幼儿园的校舍共同使用等,为符合尼崎地区需求的教育学科运营而努力改革特色五:海外学习从2011年开始,关西国际大学将海外学习设为了全校必修项目,以在海外的“体验”为中心,要求学生们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必须进行一次海外学习,目的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价值观与文化。

为此学校准备了各种海外学习项目,希望学生们能借此开拓国际视野,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有海外服务学习、海外实习项目、交换留学等等,时间从1周到1年不等关西国际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开拓了许多合作大学,给学生们提供最基本的选择上的便利,同时对于初次参加的学生,提供基本的机票费用(免除交换留学的学生在交换大学的学费)。

对于一些热门的项目,会有考试、面试等选拔环节同时,交换学生也有进行行前准备学习及事后学习报告的义务该项目的评价反响特别好,许多学生受益良多,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日本并不常见因为与倾向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中国大学生不同的是,日本的大学生“内向”,倾向于享受日本国内的安逸生活,不太愿意出国。

尤其是在学校提供项目的情况下,更会因为所谓的“不自由”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太乐意因为学校的项目出国所以很多大学的海外项目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招不到人在该校的事后报告会中,许多学生反映说,最开始是因为学校的项目不得不去,但去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认识,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这么好的项目。

确实,在体会到出国准备前的兴奋,在当地经历了种种与日本生活的“落差”,甚至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痛楚后,还能与伙伴们一起在异国亲历各种新奇,怎么可能不成长!小结除了上述介绍的具有特色的改革之外,关西国际大学还在1998年设立了日本第一个学习支援中心,支援和帮助学生学习;导入了电子档案袋,协助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进行记录;积极倡导和推进能动性学习法;积极实施新生教育,帮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等等。

笔者看来,关西国际大学总是及时地导入大学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项目,比如电子档案袋、量规评价,改革速度快,力度大而这些改革之所以能如此顺利施行,借助的是该校“小”的优势而像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这些有历史的大型国立大学反而在改革方面的阻力相当大,可以说举步维艰。

另外,改革能大规模施行,尤其是量规评价能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实施,离不开现任校长滨名笃的卓越领导力他在2014年荣获蓝绶褒章我想这两点也可以用于中国大学的经营管理中,即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将其利用发展到极致,以及选拔任用好的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