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a5处理器(双核a5处理器)

2010年1月27日,苹果第一代自主设计的 A4处理器 随 iPad 初代一起发布,基于三星45nm工艺。要说历年来 iPhone 端的“最神U

a5处理器(双核a5处理器)

 

(一)魔改三星处理器阶段a,A4

2010年1月27日,苹果第一代自主设计的 A4处理器 随 iPad 初代一起发布,基于三星45nm工艺不过,这代其实就是三星的S5PC110处理器(代号“蜂鸟”)的魔改版本,还不能展现苹果的潜在实力b,A5 / A5X

2011年3月3日,A5处理器随 iPad2 一同发布,制程工艺不变还是三星 45nm这代又是以三星处理器(Exynos4210)为原型的魔改版本,不过 GPU 部分不一样A5 集成的GPU是PowerVR SGX543MP2,性能非常强劲,官方声称其图形性能是前代的九倍!。

2012年3月8日随 iPad3 发布的A5X处理器,制程工艺还是没变化不过其将 GPU 的核心数从双核增至四核,图形性能直接翻倍纵使如此,要带动 iPad3 那块“视网膜屏幕”,性能还是有点吃力小结:

魔改阶段只是过渡阶段,性能严格来说还达不到苹果的超高要求。所以这个阶段的处理器就不和后面的处理器比性能了,要比苹果自研的才正宗。(二)自研 CPU 早期阶段A,A6 / A6X

拥有苹果第一代自研CPU核心的A6处理器,于2012年9月随 iPhone5 发布,制程升级为三星32nm工艺CPU—第一代自研Swift架构(基于ARMv7-A指令集):双核心,主频1.3GHzGPU

—PowerVR SGX543MP3:三核心,频率 250Mhz。

2012年10月,A6X处理器随 iPad4发布,制程工艺和 A6 保持一致。其 CPU 主频提升到了 1.4Ghz,GPU 则堆到了四核心。B,A7

2013年9月A7处理器随iPhone 5S发布,制程升级为三星28nm工艺,集成超10亿晶体管首次加入M7运动协助处理器,这也是首个苹果自研的 64 位处理器CPU—第二代自研Cyclone架构(基于全新的64位ARMv8-A

指令集):双核心,1.3GHz主频,整体性能较前代提升了 75% 左右GPU—PowerVR G6430:四核心,频率 450Mhz,性能较前代是翻倍式的提升!小结:苹果自研 CPU 后,整体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三)自研 CPU 中期阶段C,A8 / A8X

A8处理器于2014年9月随 iPhone6 系列发布,制程升级为台积电20nm工艺,集成约20亿晶体管CPU—第三代自研Typhoon架构(基于64位ARMv8-A指令集):双核心,主频1.4GHz,性能较前代提升约20%。

。GPU—PowerVR G6450:四核心,频率 533Mhz,性能较前代提升33%。

2014年10月A8X处理器随 iPad Air2 一起问世,制程工艺和 A8 保持一致,包含约30亿个晶体管采用了非常罕见的三核CPU(主频 1.5Ghz)自研架构,多核性能较 A7 有接近翻倍的提升!就算是单核性能也有 40% 的提升幅度。

集成的GPU则是惊人的八核 PowerVR GXA6850——性能是 A7 的 2.5 倍还多!D,A9 / A9X

2015年9月A9处理器随iPhone6S系列发布,有两种工艺版本,分别为三星14nm FinFET LPE工艺和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CPU—第四代自研Twister架构(基于64位ARMv8-A。

指令集):双核心,1.85GHz主频,性能较前代提升65%。GPU—PowerVR GT7600:六核心,频率 650Mhz,性能较前代直接翻倍!

同一时间,A9X处理器随 iPad Pro(第一代)发布,采用台积电16 nm FinFET工艺制造其GPU堆料到了 12 个核心——GPU性能较 A8X 直接翻倍!CPU 单核性能虽然是巨幅提升,但由于只有双核,所以多核性能优势只有 20%。

小结:苹果可谓是把自研的双核 CPU 架构给发挥到极致了,双核 A9 的 CPU 性能竟然可以稳压同期的四核骁龙 820!(四)自研 CPU 后期阶段E,A10 / A10X

官方竟然拿 A8 来比性能A10 Fusion处理器于2016年9月随iPhone 7系列发布,基于台积电 16nm FinFET工艺制造,集成了 33 亿个晶体管CPU—自研“2+2”架构(基于ARMv8-A。

指令集):拥有两颗主频为 2.34GHz 的高性能Hurricane大核和两颗主频为 1.05Ghz 的高能效Zephyr小核,虽然四核不能全开,但整体性能较前代也有 40% 的提升GPU—PowerVR GT7600:。

六核心,核心频率900Mhz,性能提升50%。

A10X Fusion处理器在2017年6月随 iPad Pro(第二代)发布,采用台积电10nm FinFET工艺CPU 的大小核各增加了一个,也还是不能六核全开的设计,但 CPU 多核性能较A9X接近翻倍了;GPU核心数还是 12 核,但性能提升了35%。

小结:这时候的苹果已经在探索多核 CPU 架构了。另外,从 A10 开始,苹果玩起了堆料游戏,所以在四核不能“火力全开”的前提下,性能提升了那么多。(五)自研 GPU 早期阶段1,A11

2017年9月A11 Bionic处理器随iPhone 8系列发布,基于台积电10nm工艺制造,集成了43亿个晶体管从这代开始不仅加入了神经网络引擎(双核设计),还集成了苹果自研的GPUCPU—自研“2+4”架构(

基于ARMv8-A指令集):由2个高性能Monsoon大核(主频 2.39Ghz)及4个高能效Mistral小核(主频1.42Ghz)组成这代总算可以“火力全开”了,多核性能较A10直接提升了70%!自研GPU:

拥有三颗苹果自研的GPU核心,较前代性能提升40%。2,A12 / A12X

A12 Bionic处理器于2018年9月随iPhone XS系列发布,采用台积电7nm FinFET工艺,集成了69亿个晶体管,神经网络引擎由双核心升至八核CPU—自研“2+4”架构(基于ARMv8.3-A。

指令集):虽然两个 Vortex大核的主频增至2.49GHz,四个 tempest小核主频也提升至1.6GHz,但性能提升并不明显。自研GPU:升级为四核心,性能较前代大幅提升55%。

A12XBionic处理器的制程工艺不变,包含100亿个晶体管,2018年10月随 iPad Pro(第三代)发布CPU 大核增至四个,既然可以八核全开,那么多核性能是 A10X 的整整两倍就不奇怪了由于自研的 GPU 核心堆了七个之多——所以性能直接翻了 1.5 倍!。

小结:A12X 可谓是苹果自研 GPU 早期阶段登峰造极的处理器,GPU 核心的堆料非常疯狂,这也为下个阶段自研 M 系列处理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自研 GPU 中期阶段3,A13

2019年9月A13 Bionic处理器随iPhone 11系列发布,采用台积电第二代7nm 工艺制造,包含85亿个晶体管CPU—自研“2+4”架构(基于ARMv8.4-A 指令集):两个Lightning大核主频提升至2.66Ghz,四个Thunder小核主频则提升至 1.73Ghz。

整体性能提升了20%自研GPU:依然四核心,但是性能提升了20%。4,A12Z / A14

A12Z Bionic处理器于2020年3月随 iPad Pro(第四代)发布,与A12X相比,差别仅为开放了一个关闭的GPU核心而已也就是说具备八个自研 GPU 核心这样其 GPU 性能就差不多是 A10X 的三倍了!。

不过这时候距 A10X 都已经过去差不多三年了,挤牙膏的 A12Z ,就此成为最后一代 A 系列的平板处理器。

A14 Bionic处理器于2020年9月随iPad Air4发布,基于台积电5nm制程工艺,它包含118亿个晶体管神经网络引擎核心增加至 16 颗 !CPU—自研“2+4”架构(基于ARMv8.5-A 指令集):。

两个 Firestorm大核主频提升至 3Ghz,四个 Icestorm 小核主频提升至 1.8Ghz。整体性能较前代提升 20%。自研GPU:依然四核心,性能较前代仅提升 15%。小结:

这个阶段的关键节点是 2020 年11月——M1 处理器发布的时间,这是苹果新开发的平板和电脑端处理器系列M1 以 A14 为原型,CPU 方面增加了两个Firestorm大核,并提升了大小核的频率,整体性能较 A12Z 提升了 50% !。

另外 GPU 的核心数翻倍至八核,性能较 A12Z 提升了22%。(七)自研 GPU 后期阶段5,A15

2021年9月14日A15 Bionic处理器随iPhone13系列发布基于台积电第二代5nm 工艺制造,拥有150亿个晶体管CPU—自研“2+4”架构(基于ARMv8.5-A 指令集):两个 Avalanche 大核主频提升至 3.23Ghz,四个 Blizzard 小核主频提升至 2.02Ghz。

多核性能提升仅为 15%自研GPU:阉割版为四核心,满血版的五核心性能提升幅度约有 30%。6,A16

最新的A16 Bionic处理器于2022年9月随 iPhone14 Pro系列发布,基于台积电4nm制程工艺拥有 160 亿个晶体管CPU—自研“2+4”架构(基于最新的ARMv9-A 指令集):两个 Everest 大核主频提升至 3.46Ghz,四个 Sawtooth 小核主频没有变化。

整体性能提升仅为10%自研GPU:五核心,性能较前代满血版只有 7% 的提升。小结:估计苹果把精力都放在 M 系列身上了,A 系列基本是“躺平”的状态。

(八)总结A系列处理器一路走来,苹果先是自研成功 CPU,后是自研成功 GPU,再就是自研成功桌面级的 M 系列处理器,简直强大得离谱要说历年来 iPhone 端的“最神U”是哪个,A7 和 A9 都是“舍我其谁”的存在,对应的手机分别为 iPhone5S 和 iPhone6S。

但考虑到 A8 那挤牙膏式的性能升级,而 A6 表现却很出色,所以要留一个的话只能是 A7苹果开始自研 GPU 之后,每代基本上都是常规升级的状态,并没有什么惊喜,想要矮子里拔将军都难真要选的话,后期也就 A13 和 A15 的综合表现比较不错了。

END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