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黑龙江依兰县(黑龙江依兰县名字的由来)干货分享

民国二十二年,伪满设哈尔滨特别市,因旧地名哈尔滨而得名。北宋绍圣四年前,女真族设阿勒锦村,意为荣誉、声望。

黑龙江依兰县(黑龙江依兰县名字的由来)干货分享

 

#大有学问#哈尔滨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伪满设哈尔滨特别市,因旧地名哈尔滨而得名。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前,女真族设阿勒锦村,意为荣誉、声望。元代转音为哈儿滨。道里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道里区,中东铁路以西被称为道里,因位于铁路以西而得名。南岗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南岗区,因位于哈尔滨南部且地势偏高而得名。道外区: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为道外区,中东铁路以东被称为道外,因位于铁路以东而得名。平房区:

  1953年,设平房区,因境内平房火车站而得名。  平房火车站因平房屯而得名,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开荒建屯,称义和屯,后改称平房屯。松北区:

  2004年,设松北区,因位于松花江北岸而得名。香坊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香坊区,因旧名香坊而得名。  清光绪年间,河北乐亭人在此开线香作坊,故名香坊。呼兰区:

  2004年,改呼兰县设呼兰区  民国二年(1913年),降呼兰府置呼兰县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升呼兰厅置呼兰府  清同治元年 (1862年) ,置呼兰厅,因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满语为烟洞之意。

阿城区:

  2006年,改阿城市设阿城区。  1987年,改阿城县为阿城市。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阿勒楚喀副都统置阿城县,因阿勒楚喀城而得名。  阿勒楚喀城因境内阿勒楚喀河而得名双城区:

  2015年,改双城市设双城区  1988年,改双城县设双城市  民国二年(1913年),降双城府始置双城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双城厅置双城府  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双城厅,因治所双城堡而得名。

  双城堡因有两座土城而得名。依兰县:

  民国二年(1913年),降依兰府置依兰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三姓副都统置依兰府,因三姓城而得名,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喀喇。方正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大通县为方正县,因境内河流方正泡而得名。  宾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宾州府置宾县。  清宣统元年 (1909年) ,改宾州厅置宾州府。  清光绪六年 (1880年) ,置宾州厅,因辽时宾州城而得名。  宾州城因宾水而得名。巴彦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彦州置巴彦县。  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置巴彦州,因治所巴彦苏苏而得名。  巴彦,满语意为富饶的地方。木兰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木兰县,因境内大木兰河而得名。通河县:

  民国二年(1914年),改大通县为通河县,因境内大通河而得名。延寿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同宾县为延寿县,取境内蚂蜒河之蜒,并改为延,取境内长寿山之寿,故名。尚志市:

  1988年,改尚志县为尚志市。  1946年,改珠河县为尚志县,为纪念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烈士而得名。五常市:

  1993年,改五常县为五常市  民国二年(1913年),改五常府置五常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五常厅置五常府  清光绪八年(1882年),改五常堡置五常厅  五常堡因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而得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