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代表作)墙裂推荐

竹林七贤魏晋间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的合称。他们生活在司马氏加紧向曹魏统治集团争夺政权的黑暗时期,崇尚老庄,倡导自然,集结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代表作)墙裂推荐

 

竹林七贤魏晋间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的合称他们生活在司马氏加紧向曹魏统治集团争夺政权的黑暗时期,崇尚老庄,倡导自然,集结于山水竹林间,纵酒酣歌,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但竹林七贤的志趣品格并不相同,当司马氏兄弟相继执政后,他们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有的被司马氏所杀害,有的仍纵酒放诞,以避害全身,有的依附于司马氏,为时人所轻视。

他们的文学成就也各不相同阮咸、山涛、王戎三人都无诗歌传世向秀仅存《思旧赋》一篇,抒发对亡友的怀念之情,清凄悲怆,向称名篇刘伶仅存诗二首,其《酒德颂》,风格与阮籍《大人先生传》相近嵇康、阮籍是“七贤”中诗文大家,“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成就最高,影响亦大,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通晓文学、音乐,反对名教思想,崇尚老庄,有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论》《养生论》等传世。

他曾先后任浔阳长、中散大夫等官职,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幽愤诗作者:嵇康年代:汉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忧肆妲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创痏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疎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寃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鴈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祗搅予情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生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心焉内疚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阮籍(世称:阮步兵,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诗人,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性格孤僻,天赋异禀,八岁可写文章,酷爱儒家,不慕名利。

曾被迫出任蒋济的椽属,不久告病辞归他40岁时任步兵校尉,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赞同老庄“达”的观点,强调天人统一,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作品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咏怀诗其五  晋 阮籍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车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忧生,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一大主题这些忧生之作,有的表现孤独苦闷的心理;有的表现对谤谗祸乱的恐惧;有的表现人生如梦的悲哀;有的则表现惜时叹逝的情怀,本篇即为其五。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为何与山巨源断交?魏晋时期是个充满动乱、专制黑暗的时期,同时又是文学自觉、人性复苏、个性张扬的时期。

由于司马氏专权,借名教铢除异己,使一批文人学士隐逸韬晦,或用不同方式独抒机心,以不满于现实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司马氏篡权后,嵇康对魏室的同情也无可厚非,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心中理想的破灭家世儒学的嵇康对儒家仁爱忠恕之道理想的信笃被司马氏借名教旗号铢除异己的卑鄙的黑暗现实所践踏,以至喜怒不显于色的他孤愤、抗争。

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并非真得与山涛断交,而是借此向世人渲泻自己积年的愤懑,极度讽刺那虚伪的礼教与此同时了也进一步表白自己:“至性达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愿意:“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足矣。

”饮酒过度,以酒慰平生,实则是嵇康誓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追求个性精神独立,寄托理想,消除苦愁的方式,因为他的内心的愤恨、痛苦在酒的外在形式中得以消释了向秀(约公元227年-公元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 武陟)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向秀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但两者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逼迫,使魏晋士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 思旧赋魏晋 · 向秀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

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酒德颂刘伶 〔魏晋〕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

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北芒客舍诗刘伶 〔魏晋〕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

他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曾参与晋灭吴之战,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等职,后来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坐罪免官,累迁尚书令、司徒公,于305年7月11日去世,谥号“元”代表作品有《华陵贴》。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作品有《律议》、《与姑书》“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唐代琴曲《三峡流泉》传出自其手注:由于历史久远,历经战乱,唐以前诗人之作存世不多,有能发现古本者,必为珍宝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