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如沐春风什么意思(若临秋水,如沐春风什么意思)全程干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如沐春风什么意思(若临秋水,如沐春风什么意思)全程干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因此,君子每天都负重前行,如军队离不开辎重。

虽然享受尊容,却不会沉溺其中为什么万乘大国的君主,还是以轻率的态度治理天下呢?轻率之举就会失了根本,浮躁妄动就失去了主宰这一章字数不多,重点就说了两个字“重”(厚重)和 “静” (安静)上一章老子说:人要效法大地厚德载物的精神——“。

人法地”这一章说,人如果想载物而不被物载,首先要根基稳重,如果头重脚轻势必要翻车,所以说“重为轻根”那“重”和“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试想一个狂躁不安的人遇事能够稳重、沉着应对吗?显然不能“静为躁君”,。

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掌控躁动不安的情绪,才能宁静沉稳,遇事才能慎重,不轻浮君子只有保持安静、厚重才能举重若轻,宁静致远这就像军队中一定要有辎重(载运粮食装备的车)随行,才能远途征战:“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圣人君子如果能形成这种默默无言,静静前进,负重载物的精神,“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即使身处荣华富贵之中,依然能超然物外,泰然处之但是,这谈何容易啊!那些掌控天下的君主王侯,常常不知自重,轻率行事,“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这样轻举妄动的后果就是“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因轻率和躁动失去了根基和主宰这一章对静和重的论述中,我们能看出老子所主张的君子风度应是:厚重、沉稳,不轻率、轻浮,也不能急躁、妄动,“纵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其实,在生活中,能做成一些大事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身上都要有这种持重沉稳的品性:既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或困难就失态、失控;也不会因为一点利益好处就轻浮失德只有具备了“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修为,才能扛得住压力,担得起重任,历代的名人将相无不如此。

这样的君子风度老子在第五十八章还有进一步的阐释:“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思是君子能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有光芒但亦知内敛这是多么令人尊敬又向往之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形象啊。

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君子之风,一定会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若临秋水般的舒适和静气也只有这样真正的君子修为,才能“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享得了荣华富贵,又能超然于物外可谓“既能入世,也能出世”,自如而洒脱。

往期文章:老子的千古密语——《道德经》感悟(26)人为什么会自欺欺人呢?——《道德经》感悟(25)快速了解一个人的方法——《道德经》感悟(2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