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23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答案)硬核推荐
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新课标I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怎么样,看到这样的作文题,你有什么思路吗?
今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正式开启6月7日高考首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分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汕头等地直击高考第一现场为所有勇敢追寻梦想的年轻人加油鼓劲!
直击高考第一现场【广州】早晨7时30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门口的车流量逐渐增大,交警设置车辆分流通道。
家长带着宠物前来,看着孩子进入考场。
在广州市第四中学门口,不少考生还在抓紧时间复习。7时20分左右,考生陆续进入考场,家长在水马外遥遥目送。
在广州市第七中学考场,一对考生父母穿着特制的红T恤为女儿加油打气。
在广州市第六中学,7时30分,校门口已站立着不少送考的家长。校方人员、安保人员、志愿者们各司其职,为考生送上暖心给力的保障与祝福。
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家长们亲手制作“金榜题名”纸扇,为孩子们加油助威。
一家人上阵,为考生齐加油,并在学校门前合影留念。
在广州市南武中学考场,考生进场时接受严格安检。
在广州市天河中学,家长早已守在住宿区门口。他们手举班牌,拉起了横幅,等待着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走出。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高喊着励志的口号,通过特别设置的“凯旋门”前往考场。
在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考点,一位学生忘带身份证,心急如焚。在场民警接到求助后,马上指引其到考生服务点,仅用5分钟就备好了临时身份证明,确保该考生顺利参加考试。
在广州市培正中学,陈女士告诉记者,在学校“中门”送考,有“一举高中”之意。她表示,“我比孩子紧张,但我跟他说尽力就好。”说话间,即使隔着长长的马路和校道,她的眼神也一直没有离开正在步入考场的孩子。
【佛山】一列铁骑整装待发,维护现场秩序——
7时45分,荣山中学12辆大巴依次停在佛山二中门口。荣山中学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让学生于7时25分在校内集合并出发,每个班一辆车。“我们608名学生,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一名考生架着拐杖踏入考场,老师一边搀扶,一边叮嘱:“慢慢走,不要急。”
8时整,现场警务人员正式将考点周边道路封闭,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静有序。
现场,仍有不少家长目送考生排队进入考场。
8时30分,佛山市顺德一中考场外,学生正有序进入考试教室。
【东莞】据了解,今年东莞中学考点共设置56个考场,另设备用考场4个,1626名考生在此应考。早晨7时20分,东莞中学考生陆续走向教学区自习室,执勤交警也已早早就位,指挥考场周边交通。
今年考点安检措施升级,考生入场实施“2+1”智能安检(2次金属探测仪+1次智能安检门)。这是考生接受第一次金属探测仪检测——
在东莞光明中学考场,很多父母早早在门外等候,翘首以盼,希望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孩子。妈妈们身着旗袍,祝福考生旗开得胜。“东方一号”班的妈妈们组团来给孩子鼓劲,拍照记录这宝贵的人生一刻。
【深圳】今年,深圳夏季高考考生达5.77万人,在全市10个区共设54个考点,2075个考场。数万学子豪情满怀、整装待发——
在深圳福外高考点,老师、家长都穿着红色的上衣,希望为考生带来好运气,为考生加油助威。
【珠海】在珠海一中,寇女士特意买了几十束向日葵送给考生,“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祝孩子们加油,考上心仪的大学”。
【汕头】聿怀中学外马校区学生登上爱心送考大巴,稳稳地驶出学校。
在汕头全市41个考点,汕头公安均已提前到位,交警、巡特警、派出所、最小应急单元等力量合力护航平安。
【梅州】忘带身份证?请找移动警务车!7时30分,五华田家炳中学考点、水寨中学考点,3名考生前往移动警务车,寻找民警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广东近20年高考作文题汇集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吗?2022 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 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 材料作文
2019 材料作文
2018 材料作文
2017 材料作文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6 漫画作文2015 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2014 胶片与数码时代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2013 富翁捐助三家庭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2012 选择生活时代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2011 回到原点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2010 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2009 常识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2008 不要轻易说“不”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2007 传递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 雕刻心中的天使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2005 纪念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4 语言与沟通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
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
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 郁离子· 冯妇》 改编)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
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2003 感情亲疏和认知事物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十二年磨一剑,且看今朝!祝所有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李嘉诚(李嘉诚办公室挂的字画)速看
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对联,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
论语(论语十二章)一篇读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投诉电话12391)居然可以这样
- 普通话报名官方入口(普通话报名官方入口2023网址)一看就会
- cio(cioud.huawei.,com官网)满满干货
- 陕西省人力资源考试官方网(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学到了吗
- 中考时间2023年时间表(中考时间2023年时间表出成绩时间)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