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南北朝时期的朝代顺序)没想到
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为止,北朝与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北魏,由鲜卑拓跋部建立,北朝的第一王朝,传12帝,实行子贵母死制度。
北朝(南北朝时期、北方五朝的总称)北朝(439-581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亡北齐)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为止,北朝与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历史上最血腥的王朝—北魏
圈足青铜鍑北魏(又称元魏、拓跋魏),由鲜卑拓跋部(鲜卑的一支,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畜牧迁徙、射猎为业,习惯上称为“北部鲜卑”,源于东胡)建立,北朝的第一王朝,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实行
子贵母死制度1、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338年,部落首领什翼犍(shí yì jiān,320-376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人,57岁时,被禀性愚昧、残暴不仁的逆子拓跋寔shí君所弑杀)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
(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376年,被前秦苻坚(fú jiān,338-385年,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第3位君王,重用王猛等汉族士人,抑豪强、重农耕、兴水利、倡儒学、办教育,实行汉化,统一北方,48岁时被后秦开国君主姚苌cháng所杀)
所灭2、拓跋珪、建立北魏386 年,15岁的拓跋珪(371-409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什翼犍之孙,对外击败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晚期沉湎酒色,39岁时被弑)趁苻坚
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立代国,改称魏王,建立北魏398年,定国号为“魏”,从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迁都至平城(山西大同),正式称帝,实行汉化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3、拓跋焘、统一北方395—439年,北魏灭亡后燕、后秦、大夏、北凉、西秦、北燕等割据势力。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408-452年,鲜卑族,北魏第3位皇帝,在位29年,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宋对峙,推进汉化,“随俗而治”,确立死刑复奏制度,为宦官宗爱所杀)统一北方
4、拓跋宏、厉行汉化改革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鲜卑族,汉名元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终年33岁)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
,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大力推行汉化5、北魏分裂六镇之乱后,北魏内乱迭起,争战不息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孙,510-53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伤风败俗,26岁时被宇文泰毒杀。
)被权臣高欢(496-547年,鲜卑化汉人,原籍河北省景县,专权东魏16年、北齐奠基人,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所逼,西逃关中,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灭亡。
北魏-陶马一、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青年起兵,建立北魏,杀姨夫、娶小姨,昏庸被弑)
云冈石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造像拓跋珪(371-409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什翼犍之孙,对外击败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晚期沉湎酒色,39岁时被弑)1、寄人篱下、窜伏流离。
376年,代国灭亡后,苻坚(fú jiān,338-385年,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第3位君王,重用王猛等汉族士人,抑豪强、重农耕、兴水利、倡儒学、办教育,实行汉化,统一北方,48岁时被后秦开国君主姚苌cháng所杀)
将6岁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随其母献明皇后贺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本姓独孤,字洛垂,小名没根,拓跋什翼犍的外甥,前秦名将)部落。
代国(315-376年),西晋末年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地方政权、北魏的前身2、复立代国、建立北魏386 年,在贺兰部为首的诸部支持下,16岁的拓跋珪趁着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兵败、国内大乱之机,复立代国,改称魏王
,建立北魏对内,励精图治,实行拓跋珪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占领了河北地区大片土地,成为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政权之一395年,25岁的拓跋珪于
参合陂(cān hé bēi,内蒙古凉城东北)之战,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战略,以少胜多,大败后燕慕容宝(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第2位皇帝,燕成武帝慕容垂第4子),坑杀4万降兵,加速了后燕的灭亡。
3、迁都称帝、入主中原398年,28岁的拓跋珪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402年,32岁的拓跋珪于柴壁(山西襄汾西南汾河东岸柴庄)之战,反击并围困后秦军,击溃后秦姚兴(姚苌嫡长子,。
后秦第2位皇帝,陕西西安人),遏阻了后秦东扩的势头4、晚年昏庸、遇子弑父执政晚期,拓跋珪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多疑、不睦兄弟,服食寒食散,暴虐好杀,大臣们因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被诛杀409年,贺夫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嫔妃,也是
拓跋珪的小姨,皇次子拓跋绍之母)有过失,拓跋珪欲杀之清河王拓跋绍(道武帝拓跋珪次子,贺夫人之子,与其父拓跋珪爱妾万人斯通,年终16岁)与宫中守兵及宦官串通,当晚翻墙入宫,刺杀了39岁的拓跋珪长子拓跋嗣(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长子,392-423年,字木末,鲜卑族,北魏第2位皇帝,宽厚弘毅,在位14年,年终32岁)诛杀拓跋绍一伙。
天兴七年金币二、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承前启后)1、少年封相、勤王登基403年,12岁的拓跋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后秦皇帝姚兴女婿,392-423年,字木末,鲜卑族,北魏第2位皇帝,宽厚弘毅,在位14年,年终32岁
)被封为齐王、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后,因其母刘贵人按“子贵母死制”被赐死,拓跋嗣哀而不能自胜,触怒拓跋珪,被迫逃匿于外409年,其弟16岁的清河王拓跋绍杀父,18岁的拓跋嗣入城诛杀拓跋绍、贺夫人共10余人,。
即皇帝位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招纳汉族士人参政,推行汉化改革,劝课农桑,打击贪官豪强2、北伐柔然、南征刘宋410年,19岁的拓跋嗣御驾亲征,北伐柔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是东胡鲜卑直接后裔)。
柔然听闻、仓惶逃走;414年,拓跋嗣再次亲率大军讨伐柔然另外,修筑两千里长城北御柔然422年-423年,31岁的拓跋嗣南征刘宋(此时,南朝宋国君系第2位皇帝:少帝刘义符,后被顾命大臣废杀),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
3、积劳成疾、英年早逝423年,32岁的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积劳成疾,旧病复发,病逝。
北魏-鎏金镶嵌高足青铜杯三、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用兵如神,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纷争混乱局面,被太监宗爱弑杀)1、监国继位422年,15岁的拓跋焘(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408-452年,鲜卑族,北魏第3位皇帝,结束
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宋对峙,推进汉化,“随俗而治”,确立死刑复奏制度,为宦官宗爱所杀,在位29年,年终45岁)受封泰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不久被立为皇太子423年,16岁的拓跋焘继位,恪守节俭,推进汉化,尊崇孔子、以儒家学说统治百姓思想,以楷书为制式字体、方便文化典籍的世代流传。
2、大破柔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24年,拓跋焘亲征,北伐柔然,大胜而归;425年,拓跋焘再次北伐,柔然北遁迫使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424-449年的25年间,拓跋焘共13次北伐柔然,击溃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扩地千余里,后。
设六镇抵御柔然入侵。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此后,柔然一蹶不振。这是继汉武帝重创匈奴之后,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乐府民歌《木兰诗》,与东汉献帝刘协期间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3、灭亡三国、统一北方①425年-430年,拓跋焘攻伐胡夏(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大夏,407-431年,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
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史称“胡夏”,仅存24年),尽得关中之地,胡夏名存实亡②436年,北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辽宁朝阳),北燕(十六国时期高句丽族慕容云、汉族冯跋bá建立的割据政权)灭亡③439年,拓跋焘亲征灭亡。
北凉(十六国时期汉族段业、匈奴族沮渠蒙逊建立的割据政权)自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用14年、结束了134年的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北魏之下,与南朝宋隔江对峙但,多次渡江进攻刘宋均以失败告终,未能实现统一中国。
4、平定盖吴、民族高压445年,关中地区爆发盖吴(418-446年,西羌卢水胡,北魏时期农民起义首领)起义;38岁的拓跋焘亲征,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446年,拓跋焘平定盖吴之乱在镇压过程中,拓跋焘对沿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力图以民族高压政策来扼杀反抗斗争。
佛教进入中原后,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权在镇压盖吴起义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446年,拓跋焘宣布佛教为邪教,下诏灭佛5、国史之狱、崔浩族灭450年,70岁的崔浩(381-450年,字伯渊,。
河北省故城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累拜司徒)因在主持编纂国史过程中,直书揭露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下令族诛6、晚年弑杀、遇弑而亡晚年,拓跋焘脾气暴躁、诛戮过多,且常在杀人后、后悔莫及,甚至在中常侍宗爱(401-452年,连杀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2位皇帝,历史上第1个封王的宦官)煽动下,逼死了24岁的太子。
拓跋晃。452年,宗爱怕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诛杀,弑杀了45岁的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陶女乐俑四、南安王 拓跋余(傀儡、即位当年被弑)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后,拥戴南安王拓跋余(?-452年,字可博真,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魏第4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拓跋晃异母弟,喜酗酒、声色犬马)
为帝拓跋余即位后,知得位不正,厚赐大臣、收买人心,将国库挥霍殆尽于即位当年,宗爱谴小黄门贾周(宦官)将其杀害五、北魏文成帝 拓跋濬(tuò bá jùn,英年早逝)452年,南安王拓跋余的侄子、13岁的北魏文成帝。
拓跋濬(440-465年,字乌雷,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魏第5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孙,太子拓跋晃长子,在位13年,年终26岁)即位,诛杀宗爱和贾周等人,灭其三族。在位期间,平定内乱,实行怀柔统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452年,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复兴佛教,453年,下令建造云冈石窟(yún gāng shí kū,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
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造像最高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万余尊);458年,文成帝拓跋濬颁布禁酒令,酿、酤、饮者皆斩之465年,26岁的拓跋濬病逝六、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
(颇具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之风、最年轻的太上皇、离奇早逝)1、少年即位、冯太后听政465年,12岁的拓跋弘(454-476年,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魏第6位皇帝,在位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终年23岁)即位
,崇文重教,兴学轻赋。
文成文明皇后~冯太后,私生活混乱466年,26岁的冯太后(出身北燕王室,汉族与鲜卑族混血,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441-490年,河北衡水人,二度临朝称制,执掌天下15年,不耐守寡、秽乱后宫,49岁得病后死,史称“文成文明皇后”)。
派军包围乙浑府,杀死擅权的乙浑(献文帝即位后,把持朝政,屠戮大臣,悖傲不法)因局势混乱,冯太后临朝听政2、杀冯氏情夫、被逼禅位470年,献文帝拓跋弘愤恨后宫淫乱,诛杀李弈(冯太后最爱的宠臣),“太后不得意”。
之后,冯太后逼献文帝拓跋弘退位471年,18岁的献文帝拓跋弘,欲禅让于京兆王拓跋子推(献文帝拓跋弘之叔父),遭宗室大臣和宦官联合反对,无奈禅让于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467-499年,鲜卑族,汉名元宏,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长子,北魏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33岁积劳成疾而终),被迫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3、大破柔然、离奇暴毙472年,柔然来犯,太上皇拓跋弘御驾亲征,大败柔然,逼柔然后撤几千里。
475年,太上皇拓跋弘在平城北郊举行大阅兵仪式,天下震动476年,朝廷突然宣布戒严,23岁的献文帝拓跋弘暴毙,死因不明(时人多言系冯太后因情夫而杀之)七、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元宏,全面推行汉化、却娶了其大奶奶冯太后的2个侄女为皇后、被绿病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厉行汉化1、受禅继位、嫡祖母听政471年,5岁的拓跋宏(467-499年,鲜卑族,汉名元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北魏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在位28年,年终33岁)。
受其父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禅位即位,由祖母文明太后冯氏抚养成人,冯氏再度临朝听政477年以后,37岁的冯太后(拓跋宏嫡祖母)开始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识地进行汉化2、勤政迁都、全面汉化。
490年,49岁的冯太后得病去世,23岁的孝文帝拓跋宏亲政,重用汉族士人,在各方面进一步实施改革,全盘推行汉化494年,27岁的孝文帝拓跋宏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
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496年,29岁的孝文帝拓跋宏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奚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
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盛于唐,终于清,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3、孝文帝南伐、被绿498年,孝文帝元宏南伐萧齐(此时,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先后废杀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篡位为帝)。
,击败雍州刺史萧衍,得知南朝齐明帝萧鸾病逝,北魏孝文帝元宏下诏称“礼不伐丧”,竟退兵了另外,孝文帝元宏南伐期间,其太后冯润(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冯太后侄女,比丈夫元宏长一辈但年龄相仿,逼废其亲姐姐第一任皇后,人尽可夫、秽名远播。
)与高菩萨(宫中执事,本是医生)等男宠们私通,颇有其姑母冯太后之风,孝文帝元宏听闻后、震惊病倒499年,33岁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病逝八、北魏宣武帝 元恪(笃信佛教、取消子贵母死、外戚专权)499年,17岁的。
元恪(483-51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8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次子,在位16年,年终33岁)在鲁阳登基即位,六人辅政,扩建新都洛阳、巩固孝文帝元宏的改革成果,废除了子贵母死制度,外戚高肇(?-515年,高句丽族,宣武帝
元恪之舅父、姑父,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女婿)专权500-508年,对南朝梁(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攻取四川之地,国势盛极一时在位后期,笃信佛教、大量兴建寺庙佛像(光寺庙就建了1.3万多所、上行下效)。
,盛产贪官污吏、起义不断,朝政黑暗,北魏开始衰弱515年,33岁的孝武帝元恪病逝515年,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大乘教叛乱,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北魏动员10万军队将之镇压九、北魏孝明帝 元诩(幼年继位、被其母弑)
1、幼年继位、被母毒杀515年,6岁的元诩(宣武帝元恪次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510-52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9位皇帝,在位13年,被毒杀时19岁)幼年继位523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戍卒和各族人民对胡太后等专权、高层统治不满,发动反抗北魏统治起义镇守晋阳(山西省太原市)的尔朱荣(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岳父,493-530年,字天宝,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奸雄)凭借着镇压六镇起义,壮大了势力。
528年,因不满胡太后(?-528年,胡氏,甘肃省镇原县人,宣武帝元恪嫔妃、孝明帝元诩生母,精于权谋,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权臣高肇,临朝称制,略得佛经大义,淫乱纵情)专权和秽行,北魏孝明帝元诩密诏其岳父尔朱荣
进京勤王因密诏外泄,灵太后胡氏及其男宠郑俨(yǎn,河南开封人,强壮英俊)、徐纥(hé,山东寿光人,奴颜媚骨,信佛教),将年仅19岁的元诩毒杀2、河阴之变36岁的尔朱荣听闻,拥立长乐王元子攸(507-531年,字彦达,河南。
洛阳人,鲜卑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少年时为孝明帝元诩的伴读)为帝,攻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她立的3岁小皇帝扔到黄河淹死后策划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循河西至河阴、引百官于行宫西北百官聚集之后,尔朱荣于河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将2000多名官员屠杀殆尽,安排自己部下任朝廷要职,控制了北魏军队,以此完全掌控了北魏朝政,史称河阴之变。
古代中国地理名著:郦道元《水经注》期间,郦道元(?-527年,河北涿州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著《水经注》(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十、元姑娘(傀儡,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在位不足1日)528年,曾经专权的灵太后
胡氏将刚满一个多月的元姑娘(528年-?,孝明帝元诩独女,在位不到1天)谎称为“皇子”,并立为帝,当日被废,河阴之变后下落不明十一、元钊(傀儡,即位当年爆发河阴之变、被尔朱荣淹死)灵太后胡氏立废元姑娘后,又立不足3岁的。
元钊(526-528年,北魏第11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曾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天下震惊,晋阳军阀尔朱荣遂起兵勤王,与胡太后一起被沉入黄河淹死十二、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诱杀尔朱荣、被尔朱兆勒死)528年,。
尔朱荣拥立元子攸(507-531年,字彦达,河南洛阳人,鲜卑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北魏第12位皇帝,少年时为孝明帝元诩的伴读,在位2年,年终24岁)为帝,并将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元子攸为皇后530年,24岁的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诱杀了38岁的北魏掘墓者尔朱荣和42岁的太宰元天穆(北魏宗室大臣)等人尔朱荣虽杀,但尔朱家族的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契胡兵士兵临城下,孝庄帝元子攸被尔朱兆(契胡族,尔朱荣堂侄)生擒531年,尔朱兆把24岁的元子攸
勒死在晋阳的三级佛寺十三、元晔(傀儡,被高欢杀)530年,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诱杀后,尔朱世隆(500-532年,尔朱荣族弟,被高欢杀)拥立22岁的元晔(yè,509-532年,字华兴,小字盆子,河南洛阳人,。
性轻躁、有臂力,北魏第13位皇帝,拓跋晃曾孙)即位称帝531年,尔朱兆俘杀24岁的孝庄帝元子攸之后,失去利用价值,被尔朱世隆逼迫禅让,降为东海王532年,24岁的元晔被高欢(北齐王朝奠基人,渤海高氏,496-547年,出身
怀朔镇兵户之家,鲜卑化汉人,专权16年,终年52岁,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赐死十四、北魏节闵帝/前废帝 元恭(傀儡,被高欢毒杀)531年,元晔被尔朱世隆逼迫禅让,34岁的广陵王元恭(498-532年,字修业,。
河南洛阳,北魏第14任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532年,35岁的元恭被高欢(北齐王朝奠基人,渤海高氏,496-547年,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鲜卑化汉人,专权16年,终年52岁,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毒杀
十五、北魏后废帝 元朗(傀儡,被高欢废杀)531年,高欢信都(邢台)起兵后,册立19岁的渤海太守元朗(513-532年,字仲哲,河南洛阳,北魏第15任皇帝,章武王元融第3子)为帝532年,高欢(北齐王朝奠基人,
渤海高氏,496-547年,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鲜卑化汉人,专权16年,终年52岁,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击败尔朱集团,废杀20岁的元朗十六、北魏孝武帝 元修(北魏末代皇帝、与3个堂姐妹公然姘居乱伦、被宇文泰毒杀。
)1、高欢击败尔朱集团、立孝武帝元修
高欢,北齐王朝奠基人,渤海高氏,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鲜卑化汉人,专权16年,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531年,晋州刺史高欢(北齐王朝奠基人,渤海高氏,496-547年,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鲜卑化汉人,专权16年,终年52岁,其次子。
高洋建立北齐)信都(邢台)起兵、反抗尔朱氏,翌年逼近洛阳,政局动荡,平阳王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532年,高欢击败尔朱集团、攻入洛阳,毒杀节闵帝元恭,诛杀东海王元晔、后废帝元朗,拥戴23岁的元修(北魏孝文帝。
元宏之孙,510-535年,字孝则,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末代皇帝,性沈厚、学涉、好武事,终年26岁)登基为帝,并娶高欢长女、但无感情。
农业科学技术巨作:贾思勰《齐民要术》533年,青州高阳郡太守贾思勰(山东寿光人,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开始著作《齐民要术》(农业科学技术巨作)。2、孝武帝元修西逃、北魏灭亡
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逃投奔宇文泰534年,元修与高欢争权失败,西逃长安,投奔关中夏州刺史宇文泰(507-556年,字黑獭tǎ,内蒙古武川县,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实际控制人,北周
奠基者),后被宇文泰毒杀,改立28岁的元宝炬(西魏文帝,507-551年,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字子明,河南洛阳,鲜卑族,西魏开国皇帝,在位16年,年终45岁)为帝,史称西魏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
另立11岁的元善见(孝静帝,524-552年,孝文帝元宏曾孙,有孝文风,被高欢次子高洋毒杀,在位16年,年终29岁)为帝,10日后迁都邺城,史称东魏。自此,北魏灭亡,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事业编(事业编报考条件要求)燃爆了
和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招录的规模要大得多,1月份就已经出了不少公告了,之后每个月都有上万岗位等着大家去报。…
-
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湖北省人才事业单位考试网官网)奔走相告
22日,记者从湖北省人社厅了解到,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新鲜出炉”啦!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将组织省直事业单位采取统一笔试…
- 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湖北省人才事业单位考试网官网)满满干货
-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30字)真没想到
- 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夏令营)快来看
- 2023年元旦(2023年元旦致辞)干货分享
- 2023年元旦(2023年元旦致辞)居然可以这样